猪细菌性高热病的传播特点及防控措施

来源 :养殖与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高热病是指由多种病原引起、以发热为突出症状的猪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病猪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0~42.5℃、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等。引起猪发生高热病的病原较多,包括病毒和细菌,其中细菌主要有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弓形体、猪附红细胞体等;加之,临床上多表现为混合感染,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了解其传播特点,搞好预防工作,是有效控制猪高热病的重要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彩色血流成像(CDFI)检查对海上作业人群小腿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海上作业人员小腿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CDFI观察并配合Valsalva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对兔体温的影响。方法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兔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
目的探讨以甲状软骨上角疼痛为特点的症候群的命名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2年5月—2012年12月发现和治疗的以甲状软骨上角局部疼痛为特点的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这些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9/5的农作物被霉菌毒素污染。其中的黄曲霉毒素B1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能残留体内、损害肝脏、破坏免疫、引起出血,仔猪和雏鸭等对其非
目的探讨部队中青年于部脂肪肝的患病率与体质量指数、年龄、血脂、血清酶等因素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驻福州某部663名男性中青年干部健康体检报告的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