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汉语“数+量+之+名”结构中“之”的作用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kon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汉语"数+量+之+名"结构是普遍的语言现象,其中的数量结构属于事物的量化成分,从"对焦点敏感"的形式上看是句中焦点;然数量结构成为焦点不仅源于量化成分,还源于指示代词"之"的复指强调,"之"的存在,是数量结构成为焦点的一种外在显性标记,意即"之"是一个焦点标记词。
其他文献
《人民日报》日前发文称,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中等收入的“拉美陷阱”,以权力支撑财富的“西班牙幻影”,创新乏力的“日韩困境”……当改革从“摸石头”进入“深水区”,各种
7月11日,全国部分省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会议在苏州工业园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苏州市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建设方案已经基本形成,即将完成申报。根据
日前,“2012第十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在北京九华山庄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年会以“加速转型,给力创新”为大会主题,共有1073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