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多年,咋治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今年77岁,发现水肿性结肠炎已经37年,最近疼痛剧烈,一天大便三四次,感觉胃肠灼热。我试了中药,效果不太好,请问西医有什么好方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勇答:该患者可能是诊断为结肠炎合并肠黏膜水肿。但由于不明确他具体是哪种类型的结肠炎,所以初步给患者两点建议:一是口服泌特消化酶和培菲康,调理肠胃,从而缓解大便次数增多和胃肠灼热症状;二是做便常规检查和肠镜检查,观察肠黏膜变化,取活组织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并根据结果进一步治疗。
  建议患者到正规大医院的肛肠科接受检查和治疗。此外,高龄患者饮食应注意少辛辣刺激。同时,冬季注意腹部保暖。
其他文献
提到广州,你一定想到了美食;而说起古镇,你又必定情系江南。但相比于江南的商业化古镇,广州的古村落基本还维持着尚未被开发的模样。破旧的老宅是它们对历史的致敬,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是它们对传统的保留,它们安静却又有味道,就像广州这个城市热闹又沉得住气。  大概是因为广州的每一个古村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画面感,所以才觉得它们和旅行更配哦。  红山村——坐公交赴一场春日的约会  春来乍到,红山村的桃花先热闹
期刊
用中药对抗肿瘤  在肿瘤治疗方面,西医的治疗手段固然有效快捷,但在中医看来,化疗、放疗和手术都属于祛邪伤正的手段,有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感觉。化疗、放疗后,白血球受到影响,头发也掉了,饭也吃不下去,这样的治疗对患者损伤很大。所以我不主张晚期肿瘤患者放化疗,吃中药进行调理即可。而且从实践中可以看到,晚期患者带瘤生存,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也很好。  吃饭、睡眠、排便是病人生存的关键,如果吃睡排都好
期刊
过了旧历二月二十一日,我今年(注:此处应为2002年)是五十岁。  到了五十,人便是大人,寿便是大寿,可以当众说些大话了。  差不多半个多月的光景吧,我开始睡得不踏实,一到半夜四点就醒来,骨碌碌睁着眼睛睡不着,又突然地爱起了钱,我知道我是在老了。  明显地腿沉,看东西离不开眼镜,每一个槽牙都补过窟窿,头发也秃掉一半。老了的身子如同陈年旧屋,椽头腐朽,四处漏雨。  人在身体好的时候,身体和灵魂是统一
期刊
提起“三高”,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就像三道坚实的屏障,堵住了现代人通往健康的道路。  在忙于和“三高”作斗争时,第“四高”已经悄然出现,并成为强大的疾病新因素,它就是高尿酸。权威专家带您认清高尿酸的真面目。  10%国人患上第“四高”  据估计,我国痛风患者约有1200万,血尿酸值过高的人约有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数值赶超甚至紧追糖尿病(0.92亿)、高血压(2亿
期刊
在认识自我走向老年人年龄阶段后,必须对自我衰老与年老(或老年)有一个全面认识,才能科学养生保健,实现康养结合。  老年是整个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年龄阶段(60岁以上),进入这个阶段的机体,即为老年机体。衰老是个动态过程,就整个机体而言,不同的脏俯(器官)衰老速度不同,不可能绝对化而要个体化。因此对衰老进程应有如下认识。  普遍性:衰老是同种生物在大致相同的时间范围内都可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且几乎所有生
期刊
传统医疗行业有许多诸如挂号难、支付不便捷等大家切身感受过的痛点,基于这些痛点与需求,各互联网大佬和创业团队开始强势进入医疗行业,互联网医疗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的最后一座金矿。那么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传统医疗行业将会发生哪些改变?互联网医疗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就医体验?  互联网医疗想象空间巨大  享受就医服务只需手指轻轻一点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简单说就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具体表述就是以互联网
期刊
一种营销方式最近引起人们的关注。报道称,某企业营销人员在小区组织各种分享会,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产品有多好。说到实验,人们与它产生联想的多是“科学”字眼,但企业这种“实验”,在我看来,却实实在在是种另类营销。  其实,类似营销方式并非独创,各路电视购物和直销产品往往都会采用这种方式。大多数消费者都不具有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科学逻辑,但很信奉“眼见为实”,思路很容易被营销人员带到沟里去。  这
期刊
快乐是一生的追求。英国《流行病学与社区健康期刊》刊文发现,老人若能有更多积极的情绪,不但提升幸福感,更有助于健康长寿。因此,上年纪了也要不断追求老有所乐,下面这剂专家开出的快乐妙方可以送给所有的老人。  想生气时数到10  常言道:“气大伤身”,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表示,受前额叶功能退化的影响,老年人的情绪控制力较差,稍有不如意,更容易急火攻
期刊
“多穿点,外边冷”,“多吃点,别饿着”,“怎么我说什么你都不听”,“我之前在单位的时候”……这些千篇一律的话,老人却每天雷打不动地唠叨,有用的没用的从早说到晚。为什么人到老年,就都变得这么爱唠叨呢?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心理要获得健康,需要各种环境因素的丰富刺激。如果缺乏这种刺激,人就会变得呆板而神经过敏。老年人从工作或劳动岗位退下来后,就会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一些“不顶用”的事情上。譬如热衷于回
期刊
问:我今年50岁,出现了更年期症状,老出汗、失眠、心烦,这个月没来月经,上个月也只有少量月经。此外,我患有子宫肌瘤(刚查出,最大的3厘米,无不适感)、乳腺纤维瘤(双侧乳房都有,但无不适感),请问我这种情况适合补充雌激素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产科主任韩世愈答:子宫肌瘤和乳腺纤维瘤都是补充雌激素的相对禁忌症,因为它们都依赖雌激素生长。因此,这类患者能否补充雌激素要视更年期症状的严重程度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