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英语特色课实践与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在市民外语学院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市民学员的学习问卷调查,探索学员学习动力,研究学习策略,开放学习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力争打造有成都特色的市民英语学习课堂,为成都国际化和建设学习型城市贡献力量。
  【关键词】市民英语;调查;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余建军(1975.08- ),男,汉族,重庆人,成都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远程教育方向研究。
  成都正在全面加快迈向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步伐。建设国际化学习型城市、构建终生学习体系是成都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国际化城市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频繁而深入,整个城市的英语水平也应能满足这个客观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大量专业外语人才,而且对普通市民也提出了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述求。普及市民英语教育,鼓励市民学习和应用英语,既是推进英语教育社会化的一种实践模式,同时也是全民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一、英语教育社区化的趋势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目标。学习型社会是以社区文化为背景,广泛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社区,是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社区。同时也满足了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其道德、情操、智力、体力和审美、创造美的能力高度统一、和谐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的大力发展,整个世界日益融为一体。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一门通用语言是了解世界发展趋势,获得成功的必要素质。世界上,英语在大约60个国家享有官方或半官方语言的地位,可以说不懂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将很难与世界沟通、交流。英语的重要地位已使它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开放性程度、发展潜力等的一个重要标准。学习型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指以学习型组织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能保障和满足社区各年龄段成员的基本学习权利和积极主动终身学习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区,学习型社区对市民的外语能力的要求,促使我们展开了对市民的外语学习的调查。
  二、市民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方法调查
  为了了解市民英语学习兴趣性及学习条件,探讨依托社区大学推进市民的英语的措施,我们从社区市民英语学习的实际出发,依托社区市民学习班的学员为研究目标,调查、了解在国际化学习型社区构建进程中市民英语学习的现状,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筛选有价值信息,最终总结出市民英语学习的实践经验。我们随机选取了100多位市民,做了如下的问卷调查。(附录市民英语学习调查表)
  1.学习兴趣。就“英语学习是否重要”,在调查中有90%的学员选择“重要”或“比较重要”,67%的学员认为英语对目前工作和生活有影响,这些数据反映了市民基本能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中也可以看出市民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渴求度很大。大部分人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还是比较认可的,但当被问及“您学习英语的动机”时,有33%学员选择“亲属在国外”,时常探亲,38%选择“旅游”,就是想学习的占了12%,这些数据表明了大部分人的学习目的很明确,有学习的动力。但是当我们问到学员的基础的时候,纷纷表示零基础,或者会简单的几句口语,高昂的学习兴趣和薄弱的基础形成反差,让市民学员对英语学习望而止步,不能坚持学习和积累,对英语“又爱又恨、由爱到怕”,进而不喜欢语学习了。
  2.学习方法和手段。调查中,52%的学员会使用手机APP,知道用微信来学习,但是很少用软件来学习英语。36%的市民根本不懂使用手机软件,更没有移动端学习的体验。都知道用收音机来听英语,但是不方便。92%的学员希望系统学习英语,然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另外,在社区大学进行了英语课程的授课情况下只有32%的学员反映英语学习能正常进行;那么没有社区大学英语课程的授课的情况下,能正常进行英语学习的人应该是更少了,因此市民能坚持正常英语学习的条件要得到保证。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市民英语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不够,市民缺乏有效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指导;其次,市民英语教育的对象比较单一、狭窄,调查表明,学习外语的群众主要集中在退休年龄段, 普及范围不够,教育的对象有待于扩展;再次,市面上几乎没有合适的教材和学习资源,要不就是知识太深,要不就是英语900句,缺乏情景教学和趣味性。这样就让我们思考市民英语学習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材建设,学习手段等问题。
  三、市民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改进
  1.加强组织和管理,构建终身学习理念。对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经验,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形成多方参与的常态化工作状态。引导市民认识终身学习对于个人生活质量和价值提高的重要作用,营造学习外语的共同远景。让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外语学习中,需要政府行政机构、社区的教育机构及居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市民认识到终身学习是一种美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宣传创建学习外语的氛围,激发居民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2.打造体系化市民英语学习体系。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多渠道的市民英语教育体系,就是要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扩大外语教育的对象。“多层次”即对于教育对象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零起点的居民,可从ABC学起,对于较高水平的可以到高级班学习,“多类型”即根据不同的需求实施多种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对于大多数居民应着重口语与听力的训练。“多样化”即使用教材的多样性,由于居民水平的不同,应配以不同的教材。“多渠道”即利用多种方式,到正规学校、培训学校学习外语还可以利用社区的退休教师结对子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功能学习英语。可以通过学校式、家庭学习式与网络式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适宜、自由选择的英语学习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扩大英语学习的对象,符合社区学习人性化的原则。   3.设计开发实用的教学资源与平台。从成都市自身的特色出发,整合高校、社区及行业的力量,打造适合成都市民的英语学习教材和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团队,组织编写市民英语教材,内容应因学习对象和学习层次的不同而有深有浅,也应根据时间的发展、学习层级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内容, 以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程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开发多媒体资源,让市民随时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同时也能统一在网上进行管理。成都社区大学领导重视并大力支持本土英语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资源的开放,组织重点教师和专家编写的《实用英语口语》,说英语游世界,满足了简单易学并且实用、通俗等特点,让一大批精力充沛、时间宽裕的市民寻找青春记忆,弥补以前的缺憾,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学习中过好自己的下半生。
  四、线上线下 游学体验的特色教学活动
  信息网络技术、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发展融合必然催生微课的建设。市民英语学习也应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丰富大家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微信课虽然简短,但其效果明显,意义非凡,是線下面授课程的有益补充。
  微课资源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能体现多方面的英语学习便捷性和生动性,词汇系列:头脑风暴式记单词、生活中找单词;语音系列:国际音标、名人演讲、看美剧学发音;阅读系列:化整为零阅读法;写作系列:化简为繁出美文;听力系列:数字专题、情景专题等等,受到学生好评,访问量达到上万。
  另外,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学以致用的体现。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能让学员离开枯燥的课堂教学环境,到新鲜的环境中活用活现,另一方面体现英语学习交流的本质。社区大学组织的赏花学英语的活动,采茶品茶学英语的活动,就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让他们实践中学习,纷纷表示好记好用。英语角,英语汇报演出都是课堂学习有益的补充。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化城市化对市民自身提高有了更高的要求,建设英语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不仅能促使城市的国际语言环境日益优化,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且还能获得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机会。我们的市民英语课堂正是在此指导原则上,希望以优质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包容的教学态度打造一门特色课、精品课。
  参考文献:
  [1]宋楚平.MOOC背景下行业英语微课资源建设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5,01.
  [2]孙海燕,李艳慧.建设英语环境,提升城市形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3]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05-12.
其他文献
【摘要】《封神演义》和希腊神话作为中国和西方早期的神话故事,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分别展现了东方和西方的早期民族精神。本文将以《封神演义》与希腊神话为研究文本,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审美观、民族信仰及民族性格,試图深层挖掘中西方民族精神的不同及相似之处,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从而对跨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封神演义》;希腊神话;民族审美观;民族信仰;民族性格  【Abstract】As
【摘要】本文通过对情景教学法的教学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指出其作用机制,提出具体的工作原理和指导原则,强调英语语言教学中情景设置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通过笔者教学中的实例展示了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种典型的活动及其优越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英语;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彭新叶(1971-),女,湖南保靖人,土家族,现就职于湖南省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本科,小学高级,研究方
【摘要】“互联网 ”的理念是互联网在传统行业应用过程中的新提升。随着经济、科技等的迅猛发展,“互联网 ”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在现行的高校英语教学中也逐渐将该思维融入其中,这是高校英语教学水平全面提升的新标志,同时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助于整体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 ” 高校英语 微课 慕课 翻转课堂  英语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
【摘要】游戏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一种课堂学习途径。使用游戏教学,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更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英语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这对提高游戏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游戏;兴趣  【作者简介】曾丽娟,甘
【摘要】针对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单一,与当今社会脱节这一现状,本文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来实施高职英语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并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结合高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以市场的需求为重要导向,将岗位的具体要求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促进英语教学与就业的衔接。  【关键词】互联网;工学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就业  【作者简介】张庆月(1979.10-),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摘要】在语篇分析中,主位推进模式是实现其语篇功能的重要手段。研究者可利用其抓住语篇本质、弄懂结构,从而构建形式、语义及逻辑连贯的学术语篇。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选出科技期刊Science 2015年初到2016年末25篇英语摘要为语料分析,指导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论文写作。  【关键词】英语摘要 语篇连贯 主位推进模式 语篇本质  一、引言  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展现了作者把许多具有内
【摘要】中英两种语言有着明显的符号性差异,然而差异背后深刻存在的是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思维和逻辑差异。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这种差异,并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深刻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旨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浅析,并试探性地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逻辑思维;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李妍(1987-),女,陕西人,硕士研究生,陕西
【摘要】英语中存在诸多容易混淆的句型结构。本文从谓词逻辑的角度辨析英语复合宾语结构与双宾语结构,揭示其差异,以便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易混淆的句型结构。  【关键词】谓词逻辑 复合宾语 双宾语  一、引语  关于英语复合宾语结构与双宾语结构某些特征、差异,国内已有方文礼、李国南、张志勇、陆丹云等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本文试以逻辑语言学中的谓词逻辑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二、谓词逻辑  命题可以分为主目
【摘要】当前,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作为重点,把育人作为教学的根本。尤其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已经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并形成了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实践性教学法的内涵,然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高校开展大学英语实践性的具体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领域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实践
I. Introduction  Press conference is an essential medium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especially for the Foreign Ministry press conference, which serve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 country’s policy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