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声作品歌唱的发声与吐字方法解析

来源 :通俗歌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美声唱法来说,在17世纪,意大利最先开创了这一唱法。美声唱法具有自身独特的演唱方式,并且对吐字与发声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本课题主要分析美声唱法在中国作品演唱过程中吐字与发声的方式,从而能够使美声唱法在我国作品的演绎中获得积极进步。
  【关键词】美声唱法;发声;吐字;汉字
  前言
  由于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国家,而对于意大利语言与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意大利语在发音过程中,主要是竖咬字、向后靠咬字的规律;而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发音应该要求横咬字、向前靠的咬字的方式。因此,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应该积极注重咬字吐字以及发声等,尤其是在发声与咬字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合理的方式。所以,笔者主要针对于此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能够使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声乐歌唱中得到积极发展。
  中国作品的美声歌唱发声与吐字方式分析
  (一)针对汉字发音特征进行发声与吐字
  对于汉语来说,具有音乐性特征。而作为一种多辅音的语言形式来说,主要是通过单音节的形式构成文字。主要有字头、字腹以及字尾等。并且具有四个声调。在我国声乐教学过程中,在发声与吐字等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另外,在演唱过程中注重对以字带声、以字传情等的运用。而在美声唱法中需要积极改变这种汉字的发音方式。首先,针对字头来说,属于发音的起始阶段。在美声唱法中,需要声母与韵母的分离,分开前后嘴。在子音发声过程中应该遵循敏捷、快速的原则,对母音共鸣腔体应该进行保护。而对于母音来说,具有独立性。因此,在咬字过程中,需要轻、短,比较敏捷。如果字头重会造成母音送出的障碍,就会影响声音的位置。在咬字过程中,应该让唇、齿以及舌头、牙齿的相互配合,才能在喉咙中形成咬字与吐字的位置。因此,应在发声前准备好。其次,针对字腹来说,也是所谓的韵母。对于韵母来说,应该积极延长,在吐音过程中应该注重圆润。韵母对于声音的流畅、圆润以及统一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美声唱法中,云母中需要美化音色,改变力度与增减音量等等。因此,需要夸张地表现韵母。在汉语中,韵母具有单韵母与复韵母之分。单韵母在演唱过程中与意大利文的母音比较相似;而在复韵母的发音过程中,清晰响亮的是前面的母音,而后面的母音比较弱化。对于前响复韵母来说,演唱过程中,应该将前母音的共鸣作用发挥出来。另外,还分为后响复韵母以及中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的歌唱过程中,吐字需要将后面母音共鸣作用积极发挥出来;而在中响复韵母来说,在歌唱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中间母音的作用。总之,对于单韵母与复韵母来说,应该将母音放在鼻子后面,通过上方的头腔共鸣,才能使音色具有一定的美的特征,又能使吐字更加清晰,以此将歌曲的感情积极表现出来。最后,对于字尾来说。在美声唱法中,应该需要归韵,并且在归韵过程中应该注重轻、短。对于汉字的字尾来说,主要有13辙。在演唱过程中,应中间部分的快速唱出来,另外在此延续过程中还要加一些鼻音。而对于一些复音字来说,如灰堆、油求以及怀来等等,在吐字过程中口型变化较大,还要积极调整口腔,使吐字更加清晰。另外,在归韵过程中,应该注重位置的高度,应该高位置进行归韵,以此能够使旋律更加流畅。
  (二)对美声形象与共鸣位置进行训练,促进声音的稳定性
  作为歌唱的基础,就是呼吸。对于美声唱法来说,主要是借助胸腹式呼吸式。在吸气的过程中进行发声,使呼与吸形成对抗。另外,在吐字过程中应该找到合理的支点。发声过程中,吐字的部位主要位于喉咙。咽部主要出于一种管状,才能使声音出于高位置上,以此咬字与吐字都会在一个通道里进行。针对一些技巧与方式掌握不够熟练的初学者来说,应该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发声练习中,主要是哼唱或者唱元音形式来进行。另外,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在元音前加辅音“m”。再唱好元音后,应该进行转换练习元音的形式,使其在高位置之中。对于转换元音的演唱过程中,能够使声音状态更加稳定,而且能够帮助咬字与吐字等。在转换元音过程中,应该注重连贯性,使气息与共鸣能够统一。直到声音状态更加稳定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咬字与吐字训练,从而能够使美声唱法的吐字与发声更加合理。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唱法,对演唱方式以及咬字、发声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美声唱法在中国作品的运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咬字与发声技巧。积极训练美声唱法的共鸣位置,使声音的稳定性得到一定提升。另外,针对我国汉字演唱注重“字正腔圆”的方式,美声唱法在中国作品的演唱过程中,应该加强字与声的积极统一,使字与声能够得到完美结合。最后,在演唱过程中,还要注重汉语中的发音特征,针对此进行美声的发声与咬字,从而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使人们能够真正了解与体会到美声唱法的魅力,以此促进美声唱法在我国民族的积极运用与发展,以此能够在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中注入生命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沁.汉语合唱咬字吐字之特性[D].上海音乐学院,2013.
  [2]李新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
  【作者简介】
  刘晓絮(1996~),女,黄淮学院,研究方向:美声。
其他文献
【摘要】在声乐演奏中,男高音往往占据着比较特殊而重要的地位。由于生理原因,男性在发高音方面并不占优势,因此,在声乐演唱中女高音较为普遍,男高音则比较少见,这也奠定了男高音独特的地位。民族唱法是演唱民族声乐时常见的一种方法,由于民族声乐较其它音乐更具有民族特色,包含了各异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唱法上难免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例如声音的特色、演唱技巧的特色等,民族唱法中的男高音也需要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
期刊
【摘要】随着音乐领域的不断发展,美声唱法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对于美声唱法来说,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捧,随着演唱风格的不断完善,使得美声唱法已经逐渐发展成熟。美声唱法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且作为抒情性音乐剧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了文艺复兴阶段中的重要产物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基于此本文针对美声唱法中男中音的演唱与训练相结合的运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期刊
【摘要】气息对于人的内涵来说是生命力的体现,表现在外则是精气神。在音乐艺术中,气息调节作为一项技巧,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决定着音乐作品中的感情。扬琴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在演奏过程中运用琴竹触弦,与吹管乐器不同,扬琴初学者在开始时经常会陷入误区,在演奏时只重视动作技巧的训练,忽略气息的协调。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不能把一部作品的意境、应有的气氛、情感等表达出来,也就是一部作品没有被演活。本文旨在根
期刊
【摘要】本文从正确认识小号女高音入手,来浅析小号嗓子的歌唱技巧、作品选择及从生理角度作简单的分析,以求能够为学习小号女高音演唱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小号;女高音歌唱技巧;生理条件  引言  小号女高音我的理解是小嗓子的女高音。很多人认为,小号的嗓子唱不好歌曲,更有人认为小号儿嗓子唱不了高音,可是我不那么认为,我甚至认为,小号儿嗓子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  一、关于对小号(嗓子)的认识和定位 
期刊
【摘要】在声乐演唱者的专业舞台表演中,与钢琴艺术指导的密切配合是表演成功的一大关键。如何与钢琴艺术指导配合对于演唱歌曲,尤其是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歌曲,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本篇文章将主要从声乐演唱者与钢琴艺术指导的主次关系、交流、密切配合和实例回放(以东北民歌《看秧歌》的和伴奏过程为例)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声乐演唱者;艺术指导  声乐演唱者在借助自身基础素质处理好歌曲后,要达到上台表
期刊
【摘要】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他们自己国家的文化,知道中国传统戏曲的更是寥寥无几。当然也就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究竟有多宝贵,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保护民族音乐文化更是高校教育的职责。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途径以及音乐教育要注重的几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前言  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的音乐民族文化,以此来促进我国优秀民族文
期刊
【摘要】对于舞蹈来说,是人类生活中最为直接与活跃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表现艺术与动态的造型艺术。人通过利用自己的肢体来进行表现,可以传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情感,所以说舞蹈是人类的审美意识与情感表达上的一种动态形式。基于此本文针对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艺术;审美特征;欣赏分析  前言  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舞蹈主要是利用身体作为语言来
期刊
【摘要】我国群众声乐培训工作质量之所以获得全面改善,可以说完全依仗于文化馆,可因为相关培训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限制,未免使得培训过程中遗留严重的理论-实践和技巧-情感的控制比例失调迹象。  【关键词】文化馆;声乐培训;传统弊端;创新举措  前言  透过客观层面观察认证,文化馆的核心存在意义,便是积极引导和辅助社会大众参与到各类艺术实践项目之中,顺势满足他们的自我素质修缮和艺术审美需求。尤
期刊
【摘要】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其能为任何乐器或人声伴奏的伴奏能力也得到了公认,尤其在声乐艺术中,钢琴运用强势的伴奏能力为不同类型的声乐演唱保驾护航。声乐艺术的伴奏往往会选用乐队伴奏与钢琴伴奏两种方式。钢琴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唯一可与乐队相媲美的能独立承担伴奏任务的乐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也逐渐发现,钢琴在声乐艺术中的伴奏不仅完美的衬托了声乐艺术本身,并能够对声乐艺术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关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许多演唱方式可以相融合,由此可知,这种音乐演唱形式,有效的打破了传统的演唱模式,这也充分说明了音乐在发展的道路上在不断的创新。为了充分的了解演唱方式如何有效的连续在一起,本文将对女生美声与通俗两种唱法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女生美声;通俗唱法;融合  前言  如果站在传统演唱方式的角度分析,女生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唱法。站在当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