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如意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有陌生人通过微信邀请你去郊区旅游,你会贸然赴约吗?也许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不会接受邀请,可是我却欣然允诺。按照我和这位“陌生人”在微信里的约定,国庆节的第二天早上8:30在古城的现代嘉园小区集结。不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我看了看时间,距离约定的8:30已经过了2分钟了,我连忙在微信里联系他,他立马做出回应道:“我已经准点把车停到你的楼下。”我连忙询问他的车号。没过2分钟,他的小车缓缓驶向小区门口,我一看车号,果然是他告诉我的车号,他摇下车窗,我扭头一看,不由得发出“呀,原来是你呀?!”
  这个“陌生人”,叫刘华,我早在6年前就见过他,不过我没和他说过一句话。我和他的父亲刘荣逵先生很熟,近年来,刘荣逵先生致力于非物质真冷之谜及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并发现了“真冷”,之后又发现了发现万有引力根源,我曾经主持过“刘荣逵高工非物质真冷研究学术研讨暨新闻发布会”、“发现万有引力根源新闻发布会”。
  刘华近两年在北京平谷区花了两百万元租了五百亩山地,种了桑树,养了很多蚕,作为北京药用蚕桑基地。
  其实我认识刘华很早,但是也就是混个脸熟,彼此之间连个囫囵话都没说过,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位沉默寡言,不善于交际的人。可是在驶向平谷的车里,他很健谈,与我早期对他的印象判若两人。他告诉我中国是最早发明种桑饲蚕的国家,蚕神是中国民间信奉的司蚕桑之神。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蚕桑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无论是古代统治阶级还是普通的中国劳动人民都对蚕神有着很高的敬意。
  他还告诉我北京先蚕坛曾经有多处。明嘉靖九年(1530)正月,在安定门外建坛,后“礼部上言,皇后出郊亲蚕不便”,嘉靖皇帝乃召见大学士张孚敬、尚书李时议对前先蚕坛于西苑,“曰:‘朕惟农桑重务,欲于宫前建土谷坛,宫后为蚕坛,以时省观,卿等视其可否?’”于是在次年十月,该筑先蚕坛于西苑。
  我们到了他租的山地,名曰“饮沟坡”,据史载是明代皇后娘娘率领众妃嫔到寺庙祭祀时候临时休憩、饮茶的地方。我和刘华站在海拔约400米的山巅上,他向我说出了自己满满的计划和企业愿景,一是扩大桑叶种植面积,增加养蚕规模;二是和中国农科院聯合搞太空蚕的科普基地;三是在山上种植各种中药材;四是发起成立北京养蚕研究会,把北京源远流长的养蚕历史给接上。
  我们往山下看,有很多株柿子树挂满了果实,像一只只彤红的小灯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我对刘华说,古今画家都喜欢把柿子入画,大多把画题名为柿柿如意,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刘华接了一句道:“事事如意好!”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