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感调控 上好体育课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8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情感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而且随时都在变化之中,体育教学的情感,则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与个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心理体验,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发展个性,提高上课质量和创造力。相反,消极的情感必然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讨厌该老师上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因此,体育课上必须关注情感调控。
  
  一、情感调控的双重性
  
  情感调控就是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对各种情感变化给以促进或抑制,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饱满的、稳定的情感状态。体育教学中的情感调控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学生的调控,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一定活动的主体,其情感活动的量和质有其规定性,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注意容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即注意的范围是有限的。个人的情感有时也会随群体情感变化而变化,学生这一个群体更有其特殊性,会随时受主导人——教师的情感影响,因此,要想成功地驾驭学生的情感变化,必先驾驭自身。体育教师要把教学需要当成自身情感发展的唯一取向,通过内心情感和表情的控制,给学生的永远是积极、热情、自信和沉着冷静的表现。而那种消极、懈怠、萎靡不振或者过激的情感,不能自然流露。所以,作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知识修养。
  
  二、掌握好情感调控的时机
  
  体育课与其它课相比,有其特殊性。体育课是思维与身体练习相结合的综合课,体育课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变化丰富而强烈,尽管教师在课前进行了详尽的考虑,但在实践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教师的言行等会让学生在实际上课中情感出现偏差。对于这些不好的因素一有苗头便及时制止,往往会事半功倍;如果一种倾向形成一种气候后再去改变,不仅难度大,而且造成的损失也难以弥补。如要上一堂素质练习课,教师设计的运动负荷较大、难度高,在上课前当教师给学生讲解本课的要求后,学生心理就会产生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女生,有可能准备活动不能充分做到,把精力用在后面。这样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教学目的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教师不及时进行调控,学生以后可能会就讨厌上该类课。所以,对于可以预料的情感变化,可先设计好情感调控方案,按教学程序有步骤地实施。比如,对于相对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开始上课时应采取激发措施,调动积极性;否则,学生带着消极的情感进行练习,就不易调控或效果不明显。
  
  三、情感调控中多采用激励法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性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在教学中多运用激励手段,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把握其内在潜力,尊重、理解、关爱学生,适时捕捉其“闪光点”并及时表场。如在跳远课上有一个个子很矮的同学跳得近,老师不妨这样讲,某某同学虽然个头不高,但动作不错,有爆发力,通过努力练习一定会跳得更远。这样学生本人就会从心理上产生安慰,就会自觉努力地去练习,教师的组织教学就会顺利实施。
  
  四、情感调整的方法要得当
  
  情感调整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例如,有的学生性格开朗、积极向上,面对困难会主动去解决。而有的同学在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则产生消极情感,练习时畏手畏脚、止步不前,甚至不愿去练习。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冷静处理学生的对抗心理。这时教师应避开学生个人情感,抓住群体情感,以豁达的气度、坦荡的胸怀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扭转话题,避其锋芒,决不能针锋相对甚至冷嘲热讽,待学生消除戒备后,通过信任、亲切的谈话进行教育。比如在铅球课上,教师做完讲解示范后,请一位同学来做一遍,而这位同学脖子一扭,头一歪,说:“不会!”这种口气让谁见了都会生气,课堂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同学们都看着教师咋办。此时老师应冷静地问道:“同学们,刚才我讲到什么地方啦?”教师的宽容会打破课堂的紧张气氛,消除师生的心理隔阂,使本堂课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五、情感调节具有适度性
  
  适度是指情感调控应达到的力度和产生的效果,针对不同个性、心理品质及承受能力,在情感调控中要掌握好分寸。一般范围较大或需要集体表扬的问题,则宜做集体调控,利用群体情感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上长跑课时,由于比较枯燥,学生一想起心里就会害怕,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群体情感、集体主义精神来激发学生。而对于个人调控的尺度则显得十分重要,对个别个性张扬的学生则宜采用奖惩并重的方法。调控手法的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及个体差异而定,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总之,在体音课教学中,调节好师生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在掌握好高超的教学技巧的同时,能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中去从而产生良好的影响,整堂课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他文献
受挫是人生所不希望遇到的,但又是人生的常见伴侣,可谓在人的一生中都要常经历受挫。挫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有的人面对挫折倒下了,有的却面对挫折勇往直前,走出了困境,获得了成功。  在学生的学习中,也时常伴随着受挫与成功,面对难题多少学生不愿前行,面对考试多少学生缺乏自信力,学习中,不少学生缺乏主动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品质,缺乏受挫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本人提倡受挫教育,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学习中
期刊
托尔斯泰告诫我们:“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处于兴奋不已的思维状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乃是造就万物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而课堂教学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让课堂活跃起来。这便是培养学生创新的起点。  一、变“教堂”为“学堂”,激发学生大胆创新  创新是创新教育的灵魂,是國
期刊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和理论依据。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现的潜能,由他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通过组织和整理,进而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是可能的。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使学生通过利用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过程的机会。  以下就学生主体性与自主
期刊
【摘要】文化名人自杀的文化实质是文化名人的思想感情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导致了文化名人的孤独,这种孤独导致了文化名人的自杀。于是,死便成了一种对极端精神的感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关键词】文化名人 思想苦旅 文化现象    屈原怀石投江了,王国维投湖自尽了,亚里士多德投厄里帕湖自杀了,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自杀了,海明威开枪自杀了,傅雷上吊了……文人自杀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生命旅途中的思想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构建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播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这表明,新课程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
期刊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研究三个主要变量,即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情感准备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自己担当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和服务。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望、闻、问、切”的教学方法。    一、望——教师眼里的学生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状态和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就要对前两个变量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教师掌握了解学生的学
期刊
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所涉及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里,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联系自己
期刊
近年来,电教媒体运用于各科教学之中,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以电教媒体自身的现代化教育优势,完全可以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变“重教”为“重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客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以直观的感知。在《政治常识》教学中,讲述的知识很多,都与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尽管教师讲课也联系了实际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高举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更倡导加强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我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总是遵循“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要重视情感教学”这一原则。  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的体验比其它艺术更有力。音乐能更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更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不能使音乐缺少音乐美感、缺少情感魅
期刊
运动损伤是体育学科中又一个新的代名词,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动损伤是经常发生的。发生运动损伤不仅影响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运动损伤应该引起我们体育教师的关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呢?我觉得要想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要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加强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克服麻痹思想,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