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小康关键在农村

来源 :中国国情国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gnan80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后,制定的至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从总体上的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在农村。
其他文献
介绍了目前国外深水盆地大陆坡油气勘探成果,结合中国海域深水盆地地质概况与油气勘探现状,指出了中国海域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的方向和领域。
概述了2006年1—5月我国主要石化产品市场的特点,预测了2006年下半年我国主要石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近几十年,全球经济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和扩张,起重要作用的足无论在任何领域都建立了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这些方式又不断地演变成金融、技术和共同行动的文化基础。比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这是经济内外部失衡的集中表现。应当高度重视它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相关政策,校正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
改革开放之初,基于当时土地资源条件和劳动密集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以土地资源粗放扩张的方式如土地资源使用优惠政策措施、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等来吸引资金、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的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公益性事业,气象产品小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提供一项气象预报信息产品需要大量的气象探测资料和计算机资源,其成本核算是相当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004年以来金融市场化改革与金融结构的变化在中国经济渐进改革的整体思路下,金融改革相应地经历了一个由增量到存量的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权改革是关键,也是一场攻坚战。理
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而存在,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生产就难以持续下去,消费需求是生产发展的“第一个限制”因素。鉴于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阶段,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然而,我国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由于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