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军歌是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重要途径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军军歌的主要功能和时代魅力,就如何让军校学员从军歌中汲取精神营养,培育战斗精神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唱响军歌;军校学员;战斗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00-01
  军歌是军队用来激励官兵士气的歌曲。我军自组建以来,一直与军歌相伴成长,在歌声中前进,在歌声中壮大。唱响军歌是我军培育战斗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特有优势。当下,多元社会文化激荡思想,冲击军营,少数军校管理者对军歌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一些军校学员对军歌也怀有偏见,认为不如流行音乐“潮”、“美”、“新”。这些思想上的偏差弱化了学员的战斗精神,影响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军军歌的主要功能和时代魅力,就如何让军校学员从军歌中汲取营养,弘扬主旋律,培育战斗精神做出一些探讨。
  一、我军军歌的主要功能
  战斗力的强弱始终是军队的生命。综观古今中外,鼓舞士气,激励战斗精神一直是军歌最重要的功能。毛主席曾这样高度评价抗日歌曲在八年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可见,军歌是催征的战鼓,其铿锵有力的旋律、壮怀激烈的歌词,是激励官兵强军豪情的冲锋号角,也是培养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有力武器。
  (一)军歌能培养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结合各部队传统和任务特点,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培养部队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这一论述深刻表明,打造强军文化应紧紧围绕强军目标,通过强军文化的独特影响力,把官兵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充分激发出来。军旅歌曲是强军文化精神的生动体现。回想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歌谣”与红军将士一起踏遍千山万水。怒吼的《黄河大合唱》让敌人心惊胆寒,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伴着英雄儿女血洒疆场。就像舒曼评价肖邦的作品“好比是一门门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嘹亮军歌的豪迈音符始终伴随着人民军队八十多年来走过的铿锵脚步,成为激励一代代官兵奋勇拼搏、建功沙场的号角,也是培育当代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重要因素。
  (二)军歌能培养牺牲奉献的英雄血性。军歌多以军人的步伐为节奏,其昂扬豪迈、步履铿锵、群情振奋的特点使其成为我军军营的一道亮丽风景。军歌的雄浑之美、悲壮之美、淳朴之美能激发军人牺牲奉献的英雄豪情。
  在我军成长壮大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军人正是唱着军歌,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而牺牲奉献。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将士唱着军歌,不怕流血牺牲,克服重重困难,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的艰难险阻,经受了饥寒伤病的痛苦折磨,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将士们唱着《大刀进行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高唱着《黄河大合唱》,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抗美援朝时期,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高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创造了松骨峰和上甘岭等战役的辉煌战史,创造了战争奇迹。
  二、唱响军歌,培育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策略探讨
  唱响军歌,是对军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对军校学员进行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发扬唱响军歌的优良传统,让军歌更加嘹亮,激励学员顽强的战斗精神呢?
  (一)贯彻条令法规,落实好唱响军歌的制度。动,坚持队列集会有歌声……”这就要求军校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唱响军歌是落实习主席大力发展强军文化所倡导的具体行动,必须坚持好、落实好。要做到凡是集体活动都要先唱歌、拉歌,部队走到哪里就把歌声带到哪里,要在部队的每个单位、每个场所都能听到激情嘹亮的歌声。其次要抓好规范管理,为歌唱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实施的经常化和有效化。各级政治部门要担负起组织职责,结合军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唱军歌活动的规章制度,保证学员学唱活动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
  (二)培养文艺骨干,发挥好唱响军歌的作用。首先,军校文化工作者应进一步深入部队基层,把握时代脉搏,倾听官兵心声,吸取营养收集素材,努力创作出健康向上、寓意深刻、旋律优美、官兵爱听易唱的作品。其次,应注重发现和培养文艺骨干,强化其音乐素养,尤其要增强他们对军歌历史背景的了解,把握作品内涵,从文艺素质的培养上发挥高唱军歌在凝聚军心士气、激发战斗精神、锻造打赢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员在唱军歌活动中把歌曲背景、作者意图、作品风格和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激情地唱出军歌的优美雄壮,感受到唱响军歌的独特魅力,由“要我唱”变为“我要唱”,使唱军歌活动成为军校群众性文娱活动的一部分。
  (三)创新形式方法,搭建好唱响军歌的平台。军校要紧盯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强化战斗精神,要善于巧借时机让学员们大力唱响军歌。例如,利用新学员入校之际,通过组织唱响战斗歌曲,帮助他们培养爱党报国的信念,领悟我军宗旨和使命,坚定从军尚武的志向,使其在入伍之初就打上爱军精武的烙印,树牢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结合部队野外驻训、实兵演习等时机,组织学员演唱战斗歌曲,点燃他们“当兵上战场、打仗逞英豪”的壮志豪情,培养敢打必胜的战斗品质,引导他们以昂扬的战斗作风,推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借助参加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维稳处突等大项非战争军事行动,组织学员唱响战斗歌曲,鼓舞他们不怕艰难险阻、不怕风险困难、不怕流血牺牲,坚决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完成任务的坚强决心;在“九一八”、“八一”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学员唱响军歌,引导官兵不忘历史耻辱,牢记使命责任,以更加进取的精神状态履行好肩负的职责,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通过组织“我爱唱军歌”军营卡拉OK、红歌鉴赏会、歌咏比赛等活动,大力营造军校唱响军歌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官兵创作、学用军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欣赏品味,在潜移默化中砥砺血性豪情,培育战斗精神。
  参考文献:
  [1]胡辉,《军歌嘹亮震长天》,[J] 第21页,《战略参考》,2011年第11期
  [2]王军,《军歌的功能作用》,[J] 第325页,《时代报告》,2011年第9期
  [3]李友云,《唱响军歌历练精兵》,[J] 第121页,《学习月刊》,2011年第11期
  作者简介:朱烨昕,女,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系副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师幼互动成为国内外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师幼互动的概念、内涵;师幼互动的类型、模式;师幼互动的现状、基本特征;师幼互动的功能;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幼儿生理特征,教师情感、语言、观念;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这几个方面做了以下综述。希望唤醒沉睡在权威温床的教育者。  关键词:概念;模式;基本特征;影响;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1病例患者,男,60岁,以左侧丘脑出血,继发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入院、人院后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治疗。治疗过程中病人一直处于清醒状态,于入院第六日诉咽痛、低热、以
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对学生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相关的人事工作的时候,需要更加的谨慎和仔细,在落实人事工作的时候,以学生为本,强化教师人员的基本
色彩语是民族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怎样才能把握并活用日语色彩语对许多日语学习者来说是重要的问题.本论文首先对『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小学其它学科教学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和时代的需求相契合,另外一方面还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相契合。本研究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之间的关系为开篇,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最后给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一项重大现实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内在依据。而社会利益结构分化过程中
目的 :通过对人肝癌细胞株 (SMMC 772 1)转染TGF β1基因及反义TGF β1基因 ,观察该细胞PAI 1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电穿孔法进行基因转染 ,并用Westernblot、Northernblot
【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初中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就必须认识到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本文就农村初中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整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的明显特点体现为校内的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起完成专业教学任务,也就是“双导师制
[要旨]閩語は福建省内の語である.閩東語、閩南語、閩北語、閩中語、莆仙の五つ方言体系に分けられる.閩北語は、シナ?チベット語族、シナ語派、閩語に属する言語である.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