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指标结合MRI影像学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TB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动态观察脑脊液细胞学、生化指标检查、头部MRI检查,并接受治疗。结果 TBM患者颅内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初次检查(P<0.05)。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低于初次检查,氯化物水平高于初次检查(P<0.05)。38例平扫显示脑膜增厚。105例脑膜病灶分布在基底池,5例脑膜病灶分布在侧裂池。81例患者出现多栗样病灶。脑实质多栗样病灶平扫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直径>5mm栗样病灶伴灶周水肿,增强扫描发现小结节状强化。伴脑内结核性脓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见环状强化。伴脑梗死患者为腔隙性梗死,病灶分布于基底节区。并发脑积水患者脑室系统扩张,以侧脑室最明显。80.91%痊愈、19.09%无效、3.64%死亡。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白细胞计数、中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脑脊液蛋白、葡萄糖、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升高。MRI呈脑实质多栗样病灶、脑膜增厚,增强扫描发现小结节状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