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假阳性问题分析

来源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假阳性”现象,易造成人们的恐慌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从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质量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核酸检测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标本质量、试剂耗材、仪器性能、人员培训、实验操作、消毒清洁及结果判读等多种因素均可能造成结果的假阳性.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保证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内蒙古西部口岸地区蜱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该地区蜱传疾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9年4月和9月,采用人工小时布旗法在内蒙古满都拉口岸、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策克口岸、鄂尔多斯航空口岸、甘其毛都口岸地区采集游离蜱,用体表检视法采集黄羊、骆驼、牛等动物体表的寄生蜱.用PCR法检测蜱标本中的森林脑炎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伯氏疏螺旋体、粒细胞埃立克次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贝氏柯克斯体.结果 共采集到蜱970只,经鉴定为亚东璃眼蜱187只、草原革蜱674只和草原血蜱109只.
目的 分析广州市高校大学生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8所广州市内高校的513名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02名被调查者的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2.99%,得分中位数为5.00分,接种意愿率为84.66%.文化程度为本科(OR=2.111)、硕士及以上(OR=2.101),认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OR=15.355)、平时会主动了解健康科普知识(OR=1.547)、通过网站获取新冠肺炎疫苗信息(OR=4.22
新冠肺炎疫情从2019年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结合新冠病毒的特点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现状,梳理疫情防控中海关的职责及采取的措施,分析海关在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难点,并提出口岸应对传染病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