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在思维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广西教育A(小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教师往往将我们的教学活动的目标锁定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掌握的目标上,而忽略了对孩子思维品质的提升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rn一、引导思考,“收放自如”是关键rn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思考来源于教师的发问.可是,现在许多课堂的问题设计,往往只能看到学生的思维结果,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过程的显现.那么,怎样的问题设计才能充分显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呢?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到北京没到过琉璃厂,就不算真正到过北京。”1984年刚到北京上学的时候,我听到了这句话。记得第一次上“史学方法”课时,是贾敬颜先生授课,贾先生学识渊博,是中央民族学院研究辽金史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关键词】生成 教学方向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53-01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利用课堂生成,才能实现良好的师生对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课堂生成会偏离教学方向,使教学陷入尴尬,此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处理,调整教学进程。  一、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字词  学生的思维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的课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