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发现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计算能力即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为计算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表现在,一听就懂,一做就错,速度慢,错误率高,导致部分学生的丢分现象较多,有的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加强计算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理解计算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简便计算567-199学生易错写成567-200-1。我设计一个学校分书的情境:学校一共购进567本书,三年级一共有199人,错发给三年级200本,还剩下多少本书?让学生明白先减去200,再找回一本(加上1本)列式为567-199=567-200+1=367+1=368。再进行推导,剖析规律:567-199=567-(200-1)=567-200+1=368,199变成200-1,但要加上小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符号(“+”变“-”“-”变“+”)。减法简便计算的方法是学生难以掌握也是教学的难点。通过设计具体情境,先发200本(先减去200),再找回1本(再加上1)。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算理,通过算式的演算,推导,帮助学生剖析了错误的原因。并且我通过对比计算加强括号里加减符号的变化,如:234-(200+34)与234-(200-34),让学生在比较中懂得了算理,加深了印象。
  二、合理使用教材,开放计算教学过程
  计算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可能学生当时能够理解,但不会留有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表象积累,会对学生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讲“减法的验算”时,教材直接用“减数+差”,或者“被减数-差”这两种方法来验算结果,学生完全是死记硬背,印象不深。我合理使用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明明拿100元钱去买书,花了87元钱,还剩多少钱?学生计算后,想一想:怎样证明计算是正确的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师问:“谁来说一说怎样想?”生答:“从100元里减去13元,看是否等于87元,也就是原来的钱减去剩下的钱,看是否等于花掉的钱。”还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剩下的13元钱加上花掉的87元钱,看是否等于原来的100元钱。“刚才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两个数学算式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怎样列式呀?”这样引出减法的验算方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减法验算的算理,同时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并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爱学习数学。
  三、通过动手操作,突破对难点的理解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維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就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如:四年级笔算除法中“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学生新接触的知识,所以对算理不能理解,尤其是商为什么写在个位而不是十位上,学生有的似懂非懂。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小棒,把92根小棒,每30根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学生分完后,发现可以分3份还剩2根,3份就是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3要写在个位上。这样在动手操作中,学生明白了算理,突破了难点商的书写位置,并加深了记忆。
  四、运用迁移规律,注重算理和法则的掌握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时要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学会解决计算问题。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法则”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再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38.4÷24”,在学生明确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后,把复习题改成“3.84÷2.4”,在学生尝试计算中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明白被除数、除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商不变,从而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整数。这里的教学就抓住了“把除数是小数转化为整数而商不变”小数除法法则算理的关键。接着,我又设计了把除数变成整数时,要使商不变被除数的几种情况(小数位数比除数多,比除数少)的练习。从易到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然后,出示例4:2.434÷0.17=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独立解决,并边计算边叙述解题思路。从而归纳出计算法则,这样,就使新的法则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获得了实际意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真正的理解了算理。
  五、开放解题方法培养发散思维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和解题方法创造性,潜移默化开放数学思想。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合适于自己的方法,做到算法最优化。如:在讲解乘法分配律时,我鼓励算法多样化。我设计了求长2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镜框的周长,学生列出:①25+25+4+4+=58;②25×2+4×2=58;③(25+4)×2=58,学生说出了以下三种方法:①把两个长加上两个宽,求出周长;②是把长乘2加上宽乘2,求出周长;③先用长、宽的和再乘2,求出周长。学生说出几种方法后,教师就板书出几种,但是最后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加强算理交流,促进算法多样化、优化算法。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书写整洁、美观习惯,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今年农历2月初8(阳历3月6日)是彝族一年一度的马缨花节,是“红墙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成立的日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不断增加,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地基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的增多,城市管理的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后勤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当前小区在停车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在停车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就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具有积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的不
摘要:舞蹈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演员作为将舞蹈这门艺术进行表现的人,其自身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舞蹈的艺术感染力。舞蹈演员的自身修养能影响舞台表现和对其对作品的解读等。  关键词:舞蹈演员 自身修养 艺术感染力 作品解读  舞蹈是一种用肢体来进行表达的艺术,综合性较强。有灵魂的舞蹈都是肢体动作和情感的完美结合,舞蹈的艺术美是否能充分地体现出来,舞蹈演员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一般都会要求舞蹈演员有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在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主任 管理方法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管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从任职那天
摘要:“学生说题教学法”概括地说就是让学生用“说话”的方式发表自己(或相互讨论)对习题的审题与分析、解题的方法与思路、解题的过程与体会以及对习题的评价为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学生从被动的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解放出来,使他们逐渐地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逐渐地树立起创
租借汽车  乐乐长大了,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听说现在市面上有共享汽车可以租借,非常开心,因为他已经考取了驾照,正好可以租一辆车去旅行。  于是乐乐来到了借车点。汽车只剩下两辆了,一辆白的,一辆蓝的。他看中了那辆蓝车,他刚要办手续,不料一个青年说:“我比你先到,这辆蓝车我租了。”乐乐说:“你不是还没办手续吗?怎么能说你已经借了呢?”“算你有理,你看停车场每一格上面都有号码,其中停着汽车的两格里的号
期刊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也面临着重大变革。纸质图书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电子图书应运而生。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图书馆特点,在信息技术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形象和读者服务水平,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文章论述了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内容,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和策略。 The professional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