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桂花树

来源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要是问我娄底一小什么东西最吸引人,那我要告诉你,当然是我们校园里升旗台左右两端的桂花树!
   到了鲜花盛开的春天,桂花树上长出了许许多多淡绿色、只有小拇指大小的嫩叶,嫩叶虽小,但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因为它们正为快要来到的夏天做准备呢!
   初夏时节,叶子更绿了,尤其是那些新生的叶子像是一片片绿色的翡翠。远远望去,桂花树就像一把大绿伞。我们小同学总喜欢爬到桂花树上,找一个结实的树梢,悠闲地坐在上面,一边乘凉一边聊天,那可是一种享受。
   太好了,秋天终于来了!因为那可是桂花树开花的时候啊,我怎么能不高兴呢?现在虽然还没有到桂花开的时候,不过我已能闻到淡淡的桂花香味了,但还不够浓,应该10月份左右才会开吧!等啊等啊,终于等到桂花盛开了!整朵花只有我的小指甲盖那么大,颜色黄黄的,四片米粒般大小的花瓣,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花蕊,像一个沉睡在妈妈怀抱里的小宝宝。一簇簇桂花长在树枝上,亲密地挨在一起,时间长了,香味就浓了,十几米外就能闻到清香,整个校园都沉浸在花香之中。
   寒冬腊月,桂花虽早已凋零,但树叶却没有掉落。桂花树还像以前一样郁郁苍苍笔直地站立着,像士兵那样永不低头,守卫着我们的“城堡”,要是有敌军侵犯我们的“城堡”,“衛兵”一定会马不停蹄地冲上去,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这就是我们校园的桂花树,春天绿意盎然,夏天枝繁叶茂,秋天花香四溢,冬天郁郁苍苍,桂花树成为了学校里的一道风景线。
  (指导老师  林秋悦)
其他文献
爸爸与妈妈,  就像水与船。  爸爸是水,  妈妈是船。  开心时,  爸爸便把顺水走的妈妈,  往前推了一米!  生气时,  爸爸便把逆水行的妈妈,  往后推了一米!  伤心时,  妈妈不走了,  爸爸也减慢了水速,  一波又一波地冲来,  妈妈便时上,时下……  这时,“风”外婆出场了,  把一场矛盾来调解。  最后,爸爸和外婆一起,  把妈妈推向了碼头——  朝天门!  (指导老师 刘侠)
期刊
正所谓“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自古以来,六月的荷花,开得鲜艳,开得热烈,不仅吸引人们专程出门赏荷,更是引得文人墨客为它写下无数名篇。这次,鲁小班就带着国学班的各位同学,跟着诗人的脚步,一起去领略一番古诗词里的荷花美!  一 观荷景  刚走到荷塘边,鲁小班和同学们就被荷花的高颜值惊艳到了。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是圣洁、祥和、高雅之花。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真是一种享受啊
期刊
那天,我喉咙突然又干又痒,很想咳嗽。我担忧地想:糟糕,会不会是烦人的咳嗽君又“找上门”来了?   第二天一早,我赶紧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我的母亲大人。母亲大人一得知此事,立刻紧张起来,急忙从医药箱里拿出常备药——甘草片,让我赶紧把甘草片吃下去。这下,我的舌头可不愿意啦,说:“这么苦涩的东西,我可不愿意让它经过我的地盘!”大脑总司令马上接腔:“你快让它进去,这可是母亲大人派来对付咳嗽君的救兵。”舌头听
期刊
拜师按《礼记·内则》规定,儿童十岁时出门拜师求学,不论是进私塾,还是在学府,都要行拜师礼。先秦时期,初次拜见老师是以“束脩”(即十条干肉)作为礼物,并举行相应的拜见礼节,以表达敬意。   后来,儿童求学的年龄大多提前到七八岁,拜师的见面礼已不再限于干肉,但人们仍然把送给老师的酬劳称为“束脩”。拜师的仪式也一直延续下来,只不过根据儿童家庭的地位及经济状况不同,拜师仪式之繁简有所差异而已。   古代的
期刊
在古代,也是有教师节的哦。古代教师节分N种,就算同一年里,“教师节”也远远不止一个。   古代的大小节日,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教师节”!在特定的节令,一学年开始与结束,或者学塾开办与关闭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向塾师送银钱或礼物,这被称为“節仪”。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为“节敬”。   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果说“小节日”型的“非正式教师节”有点多,那么“正式教师节”就
期刊
哎,我的妹妹又开始哭了,那哭声就像有人敲响了大鼓,让人听了十分难受。   我无奈地躺在床上,回忆起以前没有妹妹的美好时光。那时我每天都能一觉睡到天亮,不会被别的声音打扰。早上起来精神非常好。可是一有了妹妹,我每天早上都会顶着两个大大的熊猫眼去学校。上课的时候,我经常觉得眼睛酸涩,不停地用手揉眼睛。   更糟糕的是,妈妈让我自己睡,因为她正在坐月子,我跟她睡的话,我晚上乱踢被子,可能会让妈妈患上风湿
期刊
其實你们是由地球上一批极为出众少年的基因,在月球上培养出来的克隆人!
期刊
一年之中,最怀念、最热闹的日子,无非是那充满年味的除夕之夜了。   过年时,全家人围在桌子旁边,叙旧、聊家常,好像是许多年没见的老朋友。   吃年夜饭时,妈妈把菜上齐了,有年年有“鱼”、红烧排骨、金鸡独立等十二道菜,整个屋子里的人,没有谁不被浸在饭香里。这时,大家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妈妈的手艺是不容置疑的,一上桌我便狼吞虎咽起来,好像有人和我抢似的。   吃完年夜饭,必须做的就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
期刊
上兴趣小组课时,周老师神秘地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好奇极了,一个个都很兴奋。她停了一下才慢慢地说,“吃板栗!”   周老师的话刚落音,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叽叽喳喳的声音。   肖杨皓轩说:“我吃过板栗,可好吃啦!”   殷燦说:“板栗?我要装一口袋。”   刘宇鑫说:“啊,我不喜欢吃板栗,它有点硬邦邦的。”   不等我们说完,周老师端来了一个钢丝果盆,里面装了满满一盆板栗,看
期刊
“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来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看到宏大的兵马俑坑,我的心情异常激动,然后,平复了心情,走进了三号坑。宏大、辉煌、凝重、华贵……这便是兵马俑武士们带来的强烈感受。   顺着长长的走廊,挤进人群,站在高处鸟瞰,千姿面态的兵马俑映入眼帘。武士俑高大威猛,俨然一副即将奔赴战场的严肃表情,好像誓与对方死拼到底;将军俑身材更为高大,“将军肚”微微隆起,显得十分沉着冷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