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课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效果研究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skateco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是高中生进入大学的基础阶段,提高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每位高中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借助于心理健康辅导课为载体,探讨如何有效帮助高中生正确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大学。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
  正文
  近年来,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都屡创新高,这直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严峻。而高中阶段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教育,在每个学生的发展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中阶段开展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大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在高考志愿选择和填报中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报效祖国。那么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心理辅导课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借助于心理健康辅导课,对高中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从而帮助高中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为科学选择专业和大学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
  祁县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903名,其中男生362名,女生541名,学生年龄16-17岁,平均年龄16.3±0.2岁
  2 研究方法
  在本学期开始之前,查阅了相关资料,确定了本次心理辅导课的内容,内容具体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共7课时,具体内容如下表:
  


  在课程进行之前和结束之后都让每位同学填写了一份自编的开放式《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份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到如下四个方面: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专业认识和大学认识。问卷共发910份,回收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10份,有效率89.0%。
  3研究结果
  3.1 高一学生的自我认识情况
  


  从上述数据中发现,高一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课之后,对自己的认识情况有所改善,这说明借助于心理辅导课为载体,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情况,为更好的选择专业奠定基础。
  3.2高一学生的职业认识情况
  


  从上述数据中发现,高一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课之后,对职业的认识程度也加深,这说明借助于心理辅导课,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为将来更好的就业奠定基础。
  3.3高一学生的专业认识情况
  


  从上述数据中发现,高一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课之后,对大学中开设的专业有了一定的基本认识,这说明借助于心理辅导课,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专业,避免将来填报志愿时候的盲目状态。
  3.4高一学生的大学认识情况
  


  从上述数据中发现,高一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课之后,对大学有了一定的基本认识,这说明借助于心理辅导课,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对大学的认识和了解,为将来大学的选择提供依据。
  4 讨论
  近年来,由于大学毕业人数的剧增,大学生的就业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也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大学校园里,已经陆续开展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一系列课程,而且从各个方面渗透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建立良好的基础。
  高中阶段作为大学的基础阶段,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尤为重要。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较早的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2]。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教育系统中,高中阶段中强调分数现象一直存在,而且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许多学校基本缺乏相应的课程及专业的老师,所以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时比较盲目,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及所要选择的专业和大学更是一无所知,这直接导致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错选专业,影响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所以在高中阶段开设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尤其重要。
  心理辅导课在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借助于心理辅导课,为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涯规划课程,课程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自我的认识(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对职业的认识、对专业的认识和对大学的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我们发现在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原来的一无所知状态有所改变,例如对自己的了解增多,对专业的认识更加全面,对大学的了解也更加深入,而且对将来所要选择的专业也信心满满,对学习的兴趣也提高。
  从上述分析来看,借助于心理辅导课,对高中生开展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建立对自己合理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大学及相应的专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双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郝从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浅议[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27(2)
  [3]陈娜.英国:注重中学生涯教育[J].上海教育,2007,(01B):38.
其他文献
一、 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小A,女,汉族,11岁,某五四制学校六年级学生。父亲在私营企业上班,母亲是一名教师,家中有一个4岁的弟弟子在上幼儿园,家庭环境较好。经调查与询问,父母家人均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小A今年11岁,有一个四岁的弟弟,在弟弟出生前,是家中的重心,弟弟出生后自我感觉家人对姐弟俩有偏向,尤其奶奶最是爱小
期刊
摘 要:心理耐受力的高低关系到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与发展,心理耐受力的强弱则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爱迪生也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经济虽然发达了,社会也进步了,但身边的孩子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却越来越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解决呢?本文进行了具体介绍
期刊
摘要:通过对104名小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情况的调查,探讨小学生性别意识现状并以结果为依托,反思教学中的不足。采用《国小中高年级学童性别意识与图像性别表征之调查研究》中的“国小学童性别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于石景山古城第二小学的小学生群体而言,其整体性别意识较弱。其中,各个学段的学生其性别平等意识较强,高于临界值;性别特性、性别认同、性别角色和性别理想意识较弱。以四年级学生为代表的中段学生性别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各种信息的大量涌入,增加了学生对事物的鉴别和行为选择上的复杂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更加凸显。因此,在教学中要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更要对小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科学的引导。而学校体育工作则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充分发挥体育课的优势,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引言  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与教材、教法研究相比,很容易被老师们忽略。本文从对学习情绪的认知、学生学习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学习情绪调控策略几方面阐述了学生情绪与教学效果间关系,并据此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即学习情绪的课前准备、课堂调控、课后延续。  【关键词】学习情绪 教学效果  一、引言  作为管理者只有走进课堂所看、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一名与老师发生肢体冲突的一年级小学生辅导为案例,展现了关注情绪、调整认知、重塑行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辅导过程中,通过关注个案的情绪,让个案还原事实等方式,以构建师生间尊重、平等、信任的关系;通过询问、接纳、面质等心理辅导技巧,引导个案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学会用语言而非肢体表达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构建关系;尊重接纳;中立态度;等待批评相;认知领悟  一.案例背景  楼道里,班主
期刊
摘 要:我校是西城南区的一所老校,每年都组织新生进行网上心理测试。学校希望通过科学方法了解新一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次调查结果发现:2014级新生心理状态总体良好,初一年级明显优于高一年级,男女生差异不大。  关键词:新生 心理健康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新生测试工作是我校一项常规心理工作,每年都由心理教师负责组织刚入校的学生进行网上心理测试。通过测试,我们要了解新一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期刊
摘 要:遵循教学具有教育性的原则,心理活动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在开发潜能,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同时,在实施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达到了塑造学生心理、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达到了育德之功效。  关键词:小学心理活动课 品德教育 融入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指中小学各学科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归纳和分析,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将个人实例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提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看法。从而促进读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充实的动力。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内涵 发展  一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
期刊
内容提要:学校教育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以个性化教育为目标,以培养本班级的学生健康心理为指向的“班本心理课程”的建构,完全出于班级内部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是以发展本班级的学生健康心理为目标指向的。班本心理课程是以班级为平台,充分利用班级资源,以满足班级学生发展需要为宗旨,由班级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班本心理课程是以班级学生为本位的课程,它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的心理需要,不但解决班级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