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4起职业性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事件调查

来源 :中国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复合布加工企业发生职业性急性乙酸甲酯中毒事件的特点与原因。方法 以广东省4起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事件涉及的复合布加工企业、工人和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和职业病诊断资料,结合“广东省职业卫生质量控制平台”中搜索到的乙酸甲酯使用情况,对乙酸甲酯和(或)甲醇接触导致职业性化学中毒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4起中毒事件均发生在生产工艺相同的复合布生产加工企业,共导致5名工人中毒。中毒患者临床上均出现眼部损害,严重者导致失明,与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临床表现类似。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显示,4家涉事企业均存在车间布局不合理、通风不良和未规范配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A复合布加工企业在正常生产时采样检测结果显示,上胶岗位空气中的乙酸甲酯和甲醇水平均最高;其中,甲醇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分别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以下简称“超标”)10.1和31.9倍。C复合布加工企业在生产1 h后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甲酯的CTWA、CSTE最高分别超标5.3和2.9倍;甲醇的CTWA和CSTE均不超标。B和D复合市加工企业分别在停产5和14 d时采集车间空气检测,均检出乙酸甲酯,CSTE最高为189.34 mg/m3;但均未检出甲醇。配制复合布胶水使用的原辅材料挥发性有机组分中,均存在峰面积百分比较高的乙酸甲酯,最高为67.81%。除A复合布加工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中的甲醇峰面积百分比较高(最高为28.86%)外,其他3家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中甲醇的峰面积百分比均较低(最高为2.29%)或未检出。中毒患者血、尿中甲醇水平最高分别为257.31和359.52 mg/L。生产状态下,工人血、尿中甲醇水平最高分别为71.46和116.98 mg/L。A复合布加工企业的2例中毒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乙酸甲酯、甲醇)中毒;另3家企业的中毒患者被诊断为职业性急性重度化学物(乙酸甲酯)中毒。结论 职业性乙酸甲酯中毒,特别是乙酸甲酯与甲醇混合接触导致的中毒具有隐匿性,存在群体性发病的风险,易造成严重后果。对工作场所空气、原辅材料和中毒患者、工人生物样品进行乙酸甲酯、甲醇检测分析有利于明确中毒原因。
其他文献
欧洲委员会的甲烷减排策略已于近期出炉,这一步使欧洲成为减少甲烷污染的国际政策先锋。欧洲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地区,对甲烷的排放和泄漏问题关注已久。人类活动排放的甲烷可能占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25%,这些甲烷来自工农业生产、化石燃料使用和填埋场垃圾。降低油气中甲烷的排放是减缓气候变暖速度最直接、最经济的有效手段,并且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补充。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道,油气工业在当前技术水平下能够减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