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云冈石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云冈石窟景点中的优势,使用Unity3D、3ds Max等技术,构建了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云冈石窟景点虚拟漫游系统,并借助文本、音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使用户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全方位、细致地考察云冈石窟景点的各窟室内外构造和漫游整个景区,足不出户便可领略云冈风情。
  关键词:文化传播;虚拟漫游;三维可视化;动态交互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5-0070-03
  引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山西省大同市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和曾经的北魏国都,有着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一系列北魏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些文化遗产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传统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存在只能够使用文字、二维绘画或者照片等方式,且不能很好地展示出文物本身的三维形态和当时条件下一些相关的科技水平、雕塑工艺等更全面信息的弊端。而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云冈石窟景点中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在文物考古方面使用了一系列的三维数字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很多成功之作,如陕西兵马俑的数字化景区旅游的实现等。这些实践对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所说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云冈石窟的应用中有自身显著的优势:①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易与使用者交互,实现对云冈石窟各景点的实时动态查询功能;②采用二维地图与三维虚拟景点场景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使用户既能享受常规二维地图表现出来的优越方位感,又能得到三维技术呈现的真实感和沉浸感;③使用漫游一体化、光影一体化等三维一体化与漫游技术,营造更为自然和逼真的室内外漫游视觉体验;④景点整体的介绍和各窟的具体介绍都配备有实时的语音解说功能,使用户随时都有紧跟导游介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⑤景点大到整个场景,小到每个构件,都附有详细的多媒体资料,如相关的图片、文本、动画、音视等信息,这些资料结合实时渲染的三维模型对古建筑的档案管理、考古等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云冈石窟中的应用
  笔者所采用的建模工具为3ds Max,数据库管理工具为SQLServer 2005,动画制作软件为Flash。
  1.搭建总体设计框架
  对云冈石窟开展的三维信息可视化工作,主要包括信息采集、重建模型、搭建场景、动画制作和语音录入、漫游处理、功能实现及后期完善等方面。
  (1)信息采集。这是以后各制作阶段的基础,通过实地拍照处理和在互联网搜集等方式获取云冈石窟的二维化信息,如图片、文字介绍等。
  (2)重建模型。利用第一步搜集到的各類信息对云冈石窟的模型进行重建,主要工具是3ds Max。
  (3)搭建场景。主要是使用第二步建立好的模型,创建完整的场景,包括地形、周边环境等,搭建过程是在3ds Max中完成,最后导入Unity 3D中。
  (4)动画制作和语音录入。使用Flash制作动画并链入场景,录入语音讲解石窟区各景点介绍。
  (5)漫游处理。在Unity 3D中实现漫游功能,实现实时对各景点查询。
  (6)功能实现。在第五步实现了漫游,接着给各场景的布局实物上建立按钮,实现与用户的交互,该过程中会使用到SQL Server数据库,在其中搭建好数据库后与Unity进行连接,通过点击鼠标调出数据以实现各用户的操作。
  (7)后期进行观察和完善。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并不断完善,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三维可视化技术在云冈石窟中的设计与实现
  (1)模型的搭建与设计。
  以第六窟为例,它的雕刻是云冈石窟所有窟中最为精美的,两层结构十五米高的方形塔柱直接窟顶,塔的四面和周围墙壁没有一块不曾雕刻的地方,东、西、南、北四面都开出大型佛龛。除去北面“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外,其余各面都有对应坐佛,东面交脚菩萨,南面释迦牟尼佛,西面阿弥陀佛,佛龛更是各不相同。在对中心塔柱建模时可以选用长方体,再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进行模型的处理,这主要是考虑到上层的四角都雕有方形九层塔。在建模时要将这四周的塔建出来。洞窟的四壁在建模时采用面片建模最为方便,考虑到观看者只观看洞内的场景,除了南壁以外基本一张面片一张贴图。在南壁的建造上要将门的位置和天窗的位置留出来。使用3ds Max搭建中心塔柱和四周墙壁并贴图完成后的效果图如图1所示。
  (2)使用Unity 3D中搭建场景。
  界面设计是人与机器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为了更好地表现云冈的文化风情,带给观赏者更好的视觉享受,登录后的界面色彩上选取石窟群的颜色为主色调,搭配蓝天白云,视觉清晰。通过点击按钮“石窟区”“游览区”即可选择想去的景点。登录后的界面如图2所示。
  点击进入游览区,使用鼠标或键盘可以360度全方位漫游云冈石窟各游览胜地,如云岗石窟区、昙曜广场、佛光大道、灵岩寺等,点击右下角的地图可弹出放大并快捷选择到达目的地,效果如图3所示。
  通过登录后的界面选择和游览区的地图点击都可以方便地到达石窟群区,石窟区首界面设计简洁,并嵌入了关于景点的女声解说,使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用户可以通过首界面的查询对话框,输入想要到达的窟穴,也可以通过鼠标操作实现对石窟的选择。
  (3)制作佛传故事动画。
  仍以第六窟为例,除了方形塔柱和周围墙壁,下层还有保存完整的三十多幅浮雕,描写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以来的佛传故事,整个石窟既烘托出佛国世界的神圣与庄严,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使用户对第六窟有更丰富的认识,笔者使用Flash将该窟的“右腋诞生”“抱子返城”和“相师占卜”等佛传故事壁画制作了动画,点击在第六窟中对应的壁画位置,即可观赏到生动逼真的动画。上页图4是“释迦牟尼佛右腋诞生”的动画截图。
  结束语
  本文笔者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使用Unity3D、3ds Max等工具,为云冈石窟景点提供了翔实的数字化表示和逼真的交互式展示。为了使用户自然、方便地了解其设计方式和细节,除了可视化技术一般的景点缩放、平移、旋转和自由漫游等人机交互功能外,笔者还将重点放在多模态可视化、室内外三维一体化表示与漫游和多媒体属性查询上,并制作了有关各石窟佛传故事的动画,使得用户观赏石窟的感受更为丰富。最后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云冈石窟景点的文化传承和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鹏帅,冯冬敬.三维可视化的研究现状和前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7):134-136.
  [2]吴月琴.云冈石窟18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5(6):92-94.
  [3]李俊山,王蕊,李超军.三维视景仿真可视化建模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徐青.地形三维可视化技术[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吝春妮(197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应用、远程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受山西大同大学科学研究项目(2015K3)资助。
其他文献
编者按:今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30周年纪念日。130年过去了,马克思的思想魅力没有因时间久远而消失,它依然像世界最高处的灯塔光芒四射。特别是在当下西方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球发展的一抺亮色,更彰显着马克思的思想光辉。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组织中外专家主题研讨了“永远的马克思”,本刊围绕“当代世界为什么仍需要马克思”这一话题,整理摘编了相关专家的观点。  当代世界需要马克
我想起了“不经意间”这个词,发现它了不起,不仅贯穿了人生的重要阶段,也导演了人生的很多重要片段。人的命运,人的幸福,人的灾难,人的许多重大事情,在大多情况下,是在那不经意间抉择、创造、酿就的。  不经意间认识了一个姑娘,与她有了来往,产生了愛恋,之后与她结婚了。姑娘深情地对情郎说,我们怎么会在不经意间认识呢,那可是上天把我们配在一起了。爱河中的小伙激动地对姑娘说,我们不经意间成为天生一对,是缘分啊
对青少年技术发明评估的标准,最根本是看它对人类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从总体上要看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分析,要从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这“四性”来判断发明质量高低。  一项好的发明,首先就要具备新颖性。新颖性是发明质量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新颖性指的是在提出这项发明以前(包括在报送参加发明比赛和展鉴以前),或是在申请专利以前,没有出现过同样的东西或是同样的方法(这里说的同样,是指同样的技术
文风是末,官风是本。治文风要先治党风、政风,特别是官风。  文风后面是政策,是制度。纵观历史,每当一种不好的文风得到治理时,社会也就大前进一步了。  在中国历史上,凡社会变动都会伴随着文风的变化。这也好理解,文章、讲话、文艺作品都是表达思想的,形式要服从内容、表现内容。一个人在戏台上穿戏服,在球场上就穿运动服,服装随着动作内容变。在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闭幕之后,各方面的工作都待一变,文风亦有一
编者按:本刊在今年第5期回顾了历次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并重点概述了2016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第一部分——学习。第7期则主要介绍其第二部分——教学。本期继续介绍其第三部分——领导力,了解美国教育部怎样从管理的角度来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  ● 目标解读  领导力是2016NETP主体内容的第三部分。其目标是在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角色和责任中嵌入对基于技术的教育的理解,建立州、地区和当地基于技术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3.72%。针对地域广阔、农牧区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落后等实际,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把农家书屋建在群众最需要、最方便、最受欢迎的地方。目前,全区已建立5451个农家书屋和1700多个寺庙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和所有寺庙,有效缓解了农牧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用书难问题。  寺庙书屋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根据各寺庙的僧尼人数、寺庙规模等具
我原是湖北省浠水县洗马镇平角桥的小学老师。1998年退休后,发现当时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想买上一本书要跑到县城,来回得几十里地。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萌生了在家里办一个“知识小屋”的想法。  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就难了。摆书要书柜,一个书柜当时要花七八百元,为了省下钱多买书,我买来三棵松树锯成木板,做成四个简易书柜。书柜有了,我又开始四处筹措图书。我印制名片,作为“介绍信”到县科技局、农业
此刻,我站在壶口瀑布的山坡上,脚下便是滚滚东去威震峡谷的黄河。  忽然间,我仿佛听到远方传来激越的《黄河大合唱》,仿佛看见了词作者光未然的身影。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  《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创作的大型组诗。它以黄河为背景,气势磅礴地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斥了侵略者的残暴,广阔地展现了
《战国策》载,齐宣王时,首都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而后风气蔓延全国,“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乃至“不修守战之备”,待到秦国攻城之时,军民皆只有束手降敌,史家论为亡国之兆。  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从共产党人极其简朴的生活中,斯诺发
语出自《新唐书》,为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  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像太子一样,生活也极为奢侈,大臣们不敢谏言。唐太宗由于对李泰的宠爱而对其行为也极为宽容,并说“当日尧制造漆器,舜雕刻其案板,谏言者不下十人,并且没有停止,此等小事又算什么呢?”褚遂良谏言说:“雕琢害力农,纂绣伤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意思是说:“雕琢和纂绣之事虽小,却会劳民伤财,奢侈糜烂的开始就是国家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