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体东南部变质岩的成因与中-新生代造山作用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m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地区分布的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这套岩石在中-新生代经历三期变质作用,形成了三个变质带,它们是:(1)米林变质带,经历了高温中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峰期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830~900℃和0.9~1.3GPa,变质时代为90~80Ma的晚白垩世;(2)八一变质带,经历了低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625~679℃,0.4~0.55GPa,变质作用时间为55~50Ma的始新世;(3)布久变质带,经历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温、压条件为615~663℃和0.5~0.8GPa,变质作用时间为32~26Ma的渐新世。研究表明,拉萨地体东南部的中高级变质岩系的原岩主要由形成在晚古生代的沉积岩和古生代-新生代的岩浆岩组成,变质沉积岩的物质源区具有格林威尔和泛非造山作用的构造热事件记录,表明拉萨地体具有冈瓦纳大陆的构造亲缘性。我们认为,拉萨地体东南部的晚白垩世高温中压变质作用发生在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向拉萨地体之下俯冲所导致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过程中,始新世的低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印度与欧亚碰撞和深俯冲的新特提斯洋壳断离过程中,而渐新世的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之下的持续俯冲,地壳加厚过程中。因此,拉萨地体东南部的高级变质岩揭示了俯冲/碰撞复合造山带上盘中、下地壳的组成与构造演化历史。
其他文献
摘要:优美和崇高是美学的两种不同的具体形态,也是西方美学的两个基本范畴。因此,分析和把握优美与崇高,是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审美的领域中,他们建基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体现了人类存在体验的不同方面。  关键词:美学;优美;崇高  优美的审美形态的审美对象,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一般来说是给我们一种精神上舒畅,予以一种正面的,愉悦、平静、松弛的感觉。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
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既是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行政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无隶属关系地方府际关系的内涵及其竞争与合作类型的基础上,指出它们之间应建
如何运用设计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儿童用品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具有情感内涵的产品,已成为设计师广泛关注的课题。分析儿童消费群体的心理特点,了解国内儿童用品情感化设计的发展
图书情报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知识服务必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浅析了信息服务如何向知识服务转变,指出,这一转变已
青藏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问题,牵动着该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以文化教育与社会经济等诸多变量的内层关联为视角,是研究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由此
近年来,盆山体系研究已经成为大陆动力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为了进一步理解大巴山前陆的构造演化,解决该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与中国石化南方公司合作,20
为更准确全面地分析混凝土坝体蓄水初期的真实工作状态,根据热传导和渗流理论,提出非稳定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的控制方程。用Galerkin方法将方程在空间域和时间域进行离散,编
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中的分级指标为区间数,区间的下界点值和上界点值差异很大,近似呈指数变化。基于该认识,提出了一个湖泊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的新模型——相对距离测度模型(RDMM
本文通过模拟降雨模型试验,用高精度摄影测量、GIS技术和分形理论,对不同雨强条件下小流域模型次降雨径流侵蚀力和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变化及其动态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