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颂扬人道主义的独特影片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sl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影片《第四十一》是20世纪50—60年代俄罗斯“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是一部颂扬人道主义精神、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影片。
  关键词 人道主义 教条主义 公式化 爱情悲剧
  
  20世纪俄罗斯电影(应该说是俄罗斯苏联时代的电影)曾有过几次辉煌阶段。二战时期,俄罗斯电影遭到严重破坏,故事片的生产基本停止,然而,在战后。电影事业又遭到“无冲突论”、“粉饰现实”等错误倾向的干扰,故事片生产逐年下降,这与当时联共(布)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极左的关于文艺问题的决议是分不开的,这些决议的共同特点是反对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落后现象和消极态度,不允许揭露阴暗面,从而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中形成了公式化、概念化、回避矛盾、粉饰现实等现象,这一时期出现的影片《金星英雄》《幸福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典型。1956年,苏共20大召开,会议批判了“个人迷信”,在文艺界也批判了美学上的各种教条主义、清规戒律和庸俗社会学、以及固步自封等现象,电影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就在此前不久,基辅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助理丘赫莱依向厂方递交了一份拍摄《第四十一》的导演计划,但遭到了拒绝,这位年轻人并不甘心,便跑到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多亏当年在国立电影大学学习时的导师罗姆和尤特凯维奇的顶力支持,厂方采纳了丘赫莱依的计划,即使这样,在拍摄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电影《第四十一》是根据老一代著名作家拉甫列涅夫于1924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1927年,导演普罗塔诺夫就曾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过。但那是一部黑白无声片。为此也曾有人阻止过丘赫莱依别再冒这个险。但他在电影大学导演系二年级就读时曾观赏过这部早年间的影片,当时他就产生了重新拍摄此片的想法,因为他对故事内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四十一》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早在1929年,我国翻译界老前辈曹靖华先生就把该小说译成中文出版了,后来各地多次再版,该书还受到鲁迅先生的推崇。故事发生在国内战争时期,一支红军小分队在突破白军的包围之后,走向沙漠,小分队里有一个叫玛特留卡的女神枪手,她百发百中,已经打死了四十个敌人,在射击第四十一个敌人时,目标竟然消失了。一次战斗中,抓获了一名白军军官,政委命令玛特留卡和两个战士从海上将俘虏送往司令部,因为他携带口头密令。在海上航行时,遇到了风暴,两位战士牺牲了,只有玛特留卡和俘虏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俘虏也奄奄一息,马特留卡为了完成押送任务。对俘虏多加照应,几天过去了,俘虏苏醒了。在特定的艰苦条件下,二人互相支撑着,有照应、有矛盾、也有争执。但是两人相爱了。最后他们等到一艘帆船的出现,船上是白军官兵俘虏欣喜若狂地忘记了玛特留卡的存在,急忙奔向自己人,这时玛特留卡突然想起政委的话:如果遇上白匪,绝不能留下活口。她举起了枪,瞄准了白军军官,她爱着的这个人竟然成了她枪下的第四十一个。
  当时,很多人担心如何处理这样的情节,年轻的姑娘爱上了一个敌人,然后又枪毙了他,如果把敌人表现得让人同情,观众就会原谅那个姑娘对敌人的爱情,那么打死他就不可能原谅了:如果把敌人表现得可憎吧,打死他就很应该,但观众就不会原谅她的爱情了。
  但是,丘赫莱依还是勇敢地承担起了导演的职责,他说:“我恰恰要拍一部影片来表明,阶级斗争不是一个数学现象,不是按照算术公式来进行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复杂得多的现象,因为我认为,我们的许多影片把阶级斗争描写成了某种简单的东西。像是一架两边重量不等的天平。敌人总是被描写得非常幼稚,怪模怪样,而朋友则显得既高尚又善良。这种影片不会使年轻人受到教育,反而只会误入歧途”。
  当时电影大师罗姆在场也说:“好极了,要是每个人都爱上一个敌人,然后把他枪毙了,那该多好”。当然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是在那时,当个人迷信的后果在苏联国内还有很大影响、当人们开始克服这些影响时,争执是相当激烈的。
  当时吸引导演的正是故事本身,它写出了阶级斗争中个人的命运的变化有多么复杂,虽然已有了不少有关革命斗争的影片了,但革命和内战在人们生活里既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同时也是一个悲剧性的现象,因为俄罗斯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很多影片几乎全是一个样,一本正经。慷慨激昂,都是概念化的,而丘赫莱依认为惟一的立场,是“艺术必须诱导人。感动人:艺术必须给予审美的快感,必须唤起人们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能够促成惊天动地的、值得骄傲的、美好的事业”。
  导演丘赫莱依在自己的处女作《第四十一》中所致力表现的是渗透着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物和情节,着力刻画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观念冲突,同时坚决摒弃了那些生硬的所谓“阶级斗争”的成分。
  导演首先对改编剧作按着自己的理念进行了大胆的舍取。比如说剧本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玛特留卡在孤岛上爱上白军军官时,她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思考,有几个在途中牺牲的战友的影子向她走来。甚至面前还出现了政委叶甫秀柯夫的影子,大家都在质问“你怎么敢爱上一个白匪军官?你怎么敢背叛我们的革命事业?”随之影子消失了,于是玛特留卡开始思考自己的“反革命”行为,而导演基于自己的整体构思和人物性格的发展,便毅然决然地删去了这一情节,摒弃了这一生硬的“阶级斗争”威分,当然删掉剧本中不恰当的有关情节还不止这一处。
  导演在影片中着力于对人性的宣扬我们知道,人性中包含着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理本能)和社会属性(主要是阶级属性,当然还有其它的社会性)。这两个方面在影片《第四十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看到,导演着力描写了一些细节,通过这些细节,使得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比如,红军战士在分享最后的水的场景中,玛特留卡在喝了一小口之后,把水壶递给了白军俘虏,红军战士看到之后,没有任何人对此提出异议。导演用这一细节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并非红军只会有憎恨的一面,而也是有人性的一面。
  再比如,红军战士经过艰苦跋涉后,终于得到吉尔吉斯居民的款待。他们休息在帐篷里时,有一段白军俘虏和玛特留卡谈论写诗的情节,这时导演着意刻画的白军军官也非传统上的反面人物,虽然他是敌对阶级的代表,也并非总是凶像毕露,而也是一个热爱生命、富有幻想、厌倦战争、渴望和平的活生生的人。二人交谈之后,玛特留卡得到一些有关写诗的启发,这时女战士嘱咐他休息,并让他发誓不能逃跑,并且还给了他一条毛毯御寒,这种对人性的描写也区别于之前许多电影里的情节。
  玛特留卡出身贫苦渔家,热爱蓝色大海,当她押送白军军官在海上航行时,她发现了军官的一双眼睛犹如大海一样碧蓝,也正是这一双蓝眼睛成为女战士命运中的转承点,而且在 几次关键时刻都涉及到了蓝眼睛的描述与刻画,也正如女战士所说:“真是一双招惹人的眼睛啊”!正是这一双眼睛拨动了少女的心弦,从而促使并主宰了女战士爱情悲剧的发展。
  风浪打翻帆船。两个红军战士牺牲了,只有女战士和白军军官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这是影片中最主要的情节了,两个阶级对立的人物,基于朴实的人性,为了生存下去,就得相互依存,特别是上岛之后,出身于贵族的公子哥儿经不住风浪的暴虐而几天昏迷不醒,挣扎在生死线上,女战士基于人性的本能和完成任务(将携带重要情报的白军军官押送司令部)的意念,对俘虏悉心照料,挽回了垂死的生命,也从而加深了感情,同时也改变了白军军官对红军战士的偏见。两个人在孤岛上的生死相依,孤男寡女在特定环境下由互助而相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爱情注定也是悲剧性的。导演通过很多细节来铺设悬念,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感情与心态。
  在表现二人感情发展的过程中,导演也并非平铺直叙,有理想的冲突,有立场态度的对立,有感情的温柔,也有矛盾的爆发。特别是女红军战士听了俘虏对布尔什维克的辱骂之后,她扬起手来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这一记耳光表现了两个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也能说明女战士最终击毙第四十一个敌人的情理。
  影片最后的场面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对影片主题的揭示。女战士和白军军官在争执爆发后沉默很久才又和好如初,但是二人内心是不平静的,都在期盼早日离开这荒凉无助的孤岛。一天,突然发现海上有船帆,二人狂喜之极,但当俘虏发现船上是自己人时,他那逃生的意念和获救的喜悦突然爆发了,忘记了身边喜爱的人,狂奔而去,竟不顾玛特留卡的呼唤声,这时她想到了政委临别时的话:“遇到白匪时,不能留下活口”。女战士出于阶级本能,扣动了扳机……“蓝眼睛”倒在血泊之中,玛特留卡这时意识到了打死的正是自己心爱的人,便飞奔而去,扶起军官的身子狂呼道:“我这是干了什么?睁开眼睛看看吧,我的蓝……眼……睛……”。这最后的场面是极其震撼的,这悲痛的呼喊给观众带来了沉重的思考。
  影片《第四十一》的成功在于青年导演丘赫莱依的不同凡响的独特理念和大胆弘扬人道主义的浪漫情怀。但是,却不能忘记影片摄影师乌鲁谢夫斯基的功绩。他那卓越的摄影造型和画面的情绪渲染赋予了影片强烈的效果,为影片增色不少。当时乌鲁谢夫斯基在国内电影界已经是很有名气的摄影师了,特别是在40年代末他所拍摄的影片《乡村女教师》已为他在电影界奠定了较高的地位。这一次他和初出茅庐的丘赫莱依合作,难免有些俯视的态度,但是,在艺术上逐渐融洽的协作,将影片《第四十一》打造成了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杰作。
  我国电影界前辈郑国恩先生曾著书写道:“乌鲁谢夫斯基的创作实践和他的观念一样富有耀目的光辉”。“乌鲁谢夫斯基认为电影画面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应该是电影语言的一个词汇,不能随便摄入”。他“重视摄影造型的加工表现作用,重视画面的情绪渲染,尤其是对电影画面中的环境刻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风景“有自己活的生命”,是表达情绪的词汇”。
  影片中许多场景都有着“自己活的生命”,都在渲染情绪,表述感情。我们仅举影片中的沙漠和大海两组镜头来说,足以看出摄影师的追求和匠心。
  影片一开始就是广阔无垠的茫茫沙漠,狂风怒号,沙土弥漫,乌云笼罩着大地,画面上一小队人朝着观众走来,灰蒙蒙的画面几乎看不清战士的面目,但是他们顶风抗沙,不畏艰苦,蹒跚而来,画外音讲述着那艰苦的年代。我们知道了这是从强大的敌人包围圈中突围出来的一支红军小分队,他们一个个精疲力尽,在沙漠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一个又一个倒下了,战友们用干枯的树枝做成十字架,树立在了沙漠堆上。无望而冷酷的沙漠显示了恶劣的生存环境,突出了扼杀生命的狰狞画面,同时,艰苦的环境造型又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坚毅无畏。一场战斗过后。小分队夺得了维持生命的水和粮食,小分队战士的心情有很大的改变,尽管还有风沙劲吹着沙丘上的孤草。但那明亮的色彩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影片里的沙漠场景已成为俄罗斯电影的经典段落。影片中大海的摄影造型处理也是很有特色的,摄影师以景写情,深深地刻画出来了男女主人公的心情和性格。战士们押着俘虏在大海上航行,平静的海面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波浪汹涌,战士们搏击着,这预示着主人公的险恶命运。两个战士被恶浪冲走了,只有男女主人公漂流到了孤岛上,他们坐在火边烘烤衣服时,大海趋于平静,在夜幕下海水泛现出闪闪的亮光,给人以一种安全的感觉。白军军官经受不住风浪的折磨,七天七夜昏迷不醒,在他昏迷中狂喊乱叫时,摄影师用汹涌波涛渲染男主人公的情绪发作,让观众同样感到十分震动,从波涛中看到了他挣扎在生死线上。玛特留卡的细心照料使白军军官挽回了生命,特别是她听到了军官讲述了有关鲁滨逊的故事之后,二人的感情升华了,相爱了,摄影师用较长的画面表现了大海的状态。也不是平静的海面,更不是波浪汹涌,而是层层叠叠海水冲击着岸边,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的此刻心情。有人说,乌鲁谢夫斯基不是在拍摄,而是在“描绘”《第四十一》中的场景。
  影片《第四十一》获得了国内的一片掌声,尽管审查机构对个别情节提出了意见。建议剪掉,例如男女主人公上岸烤衣服时、几乎赤裸着身体背靠背坐着的镜头,当时这种场面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的,但导演坚持了自己的态度,成为俄罗斯电影史上的首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毕竟当时对“个人祟拜”的批判引发了苏联社会各个层面的活力,所以影片不仅在全国获得了一片喝彩,也令国外的电影人和观众刮目相看。在第1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影片《第四十一》因“剧本的独特性、人道主义和诗意情调”为俄罗斯电影首次获得了一项特别奖。
  影片《第四十一》是一部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富于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优秀作品,也是20世纪50~60年代俄罗斯“新浪潮”电影的开山之作。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红色经典”在消费文化背景下普遍存在着被稀释和“泛娱乐化”的现象,鉴于其被戏说、误解及泛化,对“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进行一场保鲜运动实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红色经典改编    正如福柯先生所言:“一个语词只有进入特定话语的范畴才能获得意义,也才有被人说出的权力。否则,便要被贬入沉寂。特定的话语背后,总体现着某一时期的群体共识,一定的认知意愿。”“红色经典”作为特定时
图片故事是许多摄影人喜欢的一种拍摄类型,在读图时代,它也是颇受广大受众喜爱的一种阅读模式。  之所以称之为“故事”,自然不可能由一张照片说明问题,所以图片故事多以组照的形式出现。一般来讲,作为评选参展的组照,眼下通常规定为8~12幅。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能引起读者,甚至评委的兴趣,用图片打动他们?本期关注,就这一话题与您展开讨论。    “打眼”的照片放前面    喜欢拍组照的影友都有这样的经验。
[摘要] 美国电影《似是故人来》讲述的是一个曾经对妻子恶意相向的战俘犯人,战后归来冒名顶替农场主带领全镇人购买土地、种植烟草、发家致富,陷入两难抉择时,为维护大家的利益不惜自我牺牲、视死如归的感人故事。故事通过起伏跌宕、真假难辨、扣人心弦的生动情节,向人们展示一个道理:恶,有时可以变善,变善的条件是爱、信任和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舍生取义的“恶”人,照样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永远值得敬仰。  [关
摘要 杨阳导演的艺术信仰和艺术水平的完美结合使其作品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我认为,悲剧精神、人文关怀与理性光辉是其作品的三个关键词。其一,其主人公虽然身处悲剧困境,但有着坚持反抗的悲剧精神;其二,对剧中的人生遭际、悲剧命运充满温暖的人性关怀:其三,在处理审美客体的时候,特别是在审视悲剧遭遇时,作为审美主体的杨阳秉持着理性的标杆。悲剧精神,人性关怀,理性光辉是杨阳电视剧作品的三个关键词。而且三者之间构成
[摘要]2007年由周防正行编剧并导演的电影《即使那样我也没干》讲述的是一个青年被误控诉并争取自己清白的故事。与一般的司法电影相比,该片并没有沉溺于“法官是正义的使者,最终冤屈得以昭雪”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大量细节控诉着日本的刑事司法体制的弊端。  [关键词]《即使那样我也没干》控诉 刑事司法体制 弊端    1996年,以《shall we dance?》一举囊括日本学院奖14个奖项的日本导演周防
摘 要: 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唢呐艺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影响颇大,在农村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地位重要,影响特殊。遗憾的是,这一颇具特色的徐州地域文化现象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作者认为,对徐州唢呐艺术的研究,既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需要,又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州唢呐艺术 研究意义    2010年,由徐州睢宁
赵延年先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第一根线条最重要,是不能马虎的,只有在极其严格的训练下才出得来。后来所有的线条都来自第一根线条。”以我的理解,赵先生其实就是在强调绘画的基本功。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有需要技的东西,都要有基本功作铺垫,这就是我们常常在说的童子功。古代私塾教学的描红、临帖、背帖等一系列学书方式都有其严格的规范。  既为童子功,那么,功力的修炼对年龄就会有很严的要求和限制,因为它是对
[摘要]影像是人们展示世界的一种方式,其中电影蕴含的,是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一部经典的电影,就像一本充满人生哲理的册子,每一个读者都能诠释出属于自己世界的那分意义;一部经典电影,也像永远变换着的启示录,一个人能在人生的不同时段,发掘出电影不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电影魅力所在。重读奥斯卡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发现崭新的哲学智慧。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 胆怯 纯洁 抵抗 远离    一艘豪华的游
摘要: 高校公共选修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备受关注的同时,选修课的开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公共选修课问题对策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开设选修课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原学科的基础上加强素质教育、促进个性发展、拓宽
摘要 在科技、经济、文化的合力推动下,绘画、摄影、虚拟视像等视觉文化传播媒介日益多元化,视觉文化的传播也得到广泛普及。其中作为虚拟视像之一的电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形式。电影是如何在它的虚拟世界里建构现实的?我们如何更好地去解读一部电影?通过文类逼真和文化逼真两个角度对战争电影《黑鹰坠落》进行分析,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一定的回答。  关键词 文类 文类逼真 文化逼真    战争题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