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靠什么度过“缺盐岁月”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_gz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国民党加大了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的力度,他们在江西南昌设立了食盐火油管理局,苏区周边各县下设食盐火油公卖委员会,推行“计口售盐”“封锁匪区办法”,宣称不让“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落入共产党手里。
  当年中央苏区境内不产盐,435万军民每月耗盐量至少也要15万斤以上,一时之间造成食盐供应空前紧张,盐价暴涨,一块光洋在白区可买7斤盐,在苏区却买不到自身重量的7钱3分,所谓“盐顶七钱三”,还常常有价无市。
  食盐供给,人人平等
  中央苏区没有盐吃,只能取硝土作原料,熬制提炼食用硝盐。硝土哪里来?老屋墙上,地窖里面,甚至棺材底下的泥,挖来煮出硝。这种土法熬制的硝盐又苦又涩,吃多了还有毒。
  当时周恩来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是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军事和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苏区党和军队掌舵人。但周恩来坚持执行最低食盐定量标准,每人每月一律供应旧秤4两食盐,折合市秤才0.25斤。
  1933年夏,中央苏区经济严重恶化,盐荒加剧,周恩来因为长期缺乏盐分,晕倒了,直接从马上掉下来,情形很危险。
  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与女儿女婿同住,在红色医院当医生。周恩来的身体状况让她很着急。她从硝盐厂打听到:只要能挖到20斤上等硝土,就可以换取二两硝盐。
  每天下班后,她挑着担子带着锹四处转悠挖硝土,大家都在挖,她越走越遠,终于找到了安治乡一个废弃多年的茅坑,茅坑墙上的土砖硝霜很浓。她挥锹刨土,不料土墙坍塌,她来不及躲避,摔进2米多深的坑里。幸亏有老乡经过,才把她救出来,送到红色医院。
  周恩来一向孝敬岳母,但这次她伤愈后,他发了一通火,并把岳母辛苦换来的硝盐送给了中央红色医院。
  食盐供给,人人平等!毛泽东坚持每天食盐的最低标准,不多占一分。有一次罗荣桓从前线带回两担优质海盐,分配给每位中央领导3小包,毛泽东三送三拒,在他的带动下,两担海盐全部送去了中央红色医院——当时药品奇缺,伤员只能用食盐水冲洗伤口。
  当年中央苏区关于食盐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查阅史料,朱德与彭德怀都说过。其实,“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是当年中央苏区共产党员的共同价值观。
  “夺盐战争”与“赤白贸易”
  1934年1月25日5时25分,一声巨响,无数呐喊,红军将福建沙县的城门楼炸塌了,大军涌入城内,经三小时巷战,攻克了沙县,红军将士开心啊:城里,好多好多盐!
  红军在沙县县城里,缴获了大量食盐,还有粮食、布匹和各种武器,这些缴获物资均为中央苏区所紧缺。
  打沙县的是红三军团,大伙儿在城里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开国上将王平时任红三军团第11团政委,他后来回忆说,接到命令赶到指定地点与红一军团换防,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见到王平第一句就是讨盐,“林彪看到我们穿戴整齐,还带着不少东西,非常高兴,头一句话问我们有盐没有,我们把盐和腊肉分给红一军团一部分……”
  中央苏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打破食盐禁运:大力发展公营商业、发展消费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实行适度宽松的税收政策、加强对外贸易干部的培养,为保障流通,稳定市场,还设立了国家银行,发行货币、股票、兑换券、公债券……
  多管齐下,政策对头,白区的商人都乐于跟苏区做生意,后人将之称为“赤白贸易”。尤其是食盐贸易,由于苏维埃政府实行保护和鼓励私营商业发展的政策,深得民心,苏区群众和白区开明商人千方百计藏匿食盐,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封锁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苏区。
  人民群众冒险送盐
  电影《闪闪的红星》有个细节:潘冬子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潘冬子是虚构人物,但这种送盐方式,是真实的故事。
  《闪闪的红星》故事发生在红军主力部队长征离开中央苏区之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部队,渡过了堪称中共党史、军史上最艰难的三年时间。在敌人残酷的封锁与围捕之下,红军游击队只能隐藏在深山老林中,风餐露宿,有时一天要换几个地方。
  在《赣南游击词》中,陈毅写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这是真情实感。如果没有人民支持,这三年南方游击战争,怎么可能坚持下来?
  敌人采取各种办法,封山封坑、移民并村,想阻断红军与群众的联系,但群众利用初一、十五开禁日上山打柴的机会,带些粮食、盐、咸鱼和报纸、情报,在深山里到处丢,让游击队去拾。
  靠近大山的村子,敌人来搜山搜村时,群众就在山内山外、村内村外、墙头、树梢、窗口等地方做暗号,游击队看到这些暗号就及时避开了……
  如果说,在红军长征前,群众冒险带盐进苏区,一部分是为了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当中央苏区已经沦陷,红军主力已经远去,国民党军队已对苏区进行了残酷清洗报复之后,这些群众,为什么还会冒着生命危险,用潘冬子的模式,为藏在深山中的红军送盐?只能说:因为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预演”,群众发自内心信赖中国共产党。这正是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每到周末,海淀剧院门口的知春路总会堵车。  原本的双车道只剩下一条,因为外侧车道完全成了停车场。一辆辆等候在路边的私家车上,背书包戴眼镜的学生们行色匆匆,出入于各个课外班。拥堵最严重的银网中心,同时也是课外机构的大本营。  这里驻扎着新东方、学而思、立思辰等数十家机构,上百间教室,几百张课桌。一个孩子就算不去公立校,也可以在这栋20层大楼里完成K-12阶段的全部课程,甚至包括留学申请。  人们常说
期刊
对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农村生活的人来说,供销社是他们无论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还是售卖农副产品都离不开的地方。在很多地方,供销社是当地唯一的“购物天堂”。  曾经红极一时  “买东西的人总排着长队,有时候为了吃顿午饭,不得不临时把前门关上,卖完一批人后让他们从后门出去开始吃饭,然后再开门接待下一批买东西的人。”一名供销社老职工说,那时候,谁家里要办喜事,要早早跟售货员打招呼,请他们帮助备货。
期刊
135天后,覆盖着褐藻和淤泥的“凤凰号”挣脱了深海的桎梏。  “四个月了,终于拉上来了。”2018年11月17日,肇庆少年小林在朋友圈写道。“凤凰号”打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但在真正看到这艘船的那一刻,小林只觉“物是人非”。  2018年7月5日,载有105人的“凤凰号”在泰国普吉岛海域的风浪中翻覆,事故造成47人遇难。  打捞沉船时潜水员死去  小林没有想到,“凤凰号”会被困在45米深的安达曼海
期刊
紧迫时间表  路师傅在北京某大型电商公司做物流司机,是一家老小的经济支柱。他每天在北京东南六环的马驹桥与北京市各个物流集散点间往返送货,日均行驶里程大概150公里,经手货物一万单左右,一个人,没有同伴。  去年11月底,路师傅一家人从北京距马驹桥车程十分钟的易和居搬到了河北廊坊市安次区新开发的某小区,单次通勤路程从此多了40公里。他必须凌晨3点起床,4点到马驹桥,5点发车,6点开到西三环,8点第一
期刊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初冬到初春,是流感的流行季节。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接种疫苗是最好的自保方式。但在疫苗如此短缺的今年,北京的居民们要更小心,才能安全度过这个冬天。  “没想到打疫苗这么难”  因流感疫苗短缺滋生的担忧,正和西伯利亚冷空气一起逼近。  一周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小萌抢到了一家私立医院放出的100支疫苗中的1支,她把这归结于幸运——因为当时她刚好在刷手机,用手机迅速完成了预定。这10
期刊
“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姿态,将带动其他国家也这样做。”  “法国和英国会不会效仿?其他欧洲国家呢?”  “我们印度人非常妒忌,因为英国人曾掠夺很多印度古代文物。”  ……  各国网友的跟帖,评论的是意大利将796件(套)中国文物归还中国。这是今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期间,颇受国人关注的事件,也引起世界各地人们瞩目。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并非今年以来首个向中国归还流失文物的国家。今年
期刊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成年单身人群已达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5%。其中,近半单身人群集中在20~29岁,一部分是由于经济原因被迫单身,另一部分则是主动选择单身。而庞大的单身人士则带动了新的消费态势——单身经济。  刮起了“Mini风”  一份来自天猫榜单的“小报告”显示,过去10年,从快消品、家电、家居,到美妆护肤,人们的日用品在集体变小、功能更细分:迷你微波炉销量增970%、迷你洗衣机销量
期刊
说起武侠、侠客似乎一定要有一身“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绝顶功夫,然而,真正侠客以侠义为要,武不过是手段,末节而已。  秦汉游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史记》里,有两种列传特别引人注目。一是游侠,二是刺客。让人诧异的是,不论是勇于献身的刺客第一人专诸,知恩图报的聂政,还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在司马迁眼里,居然都算不上侠。  那谁才能算是侠呢?  春秋末年,楚国请巧匠公输班制造攻城器械
期刊
“我们以前只有被挑选的权利,只能指着大牌吃饭,”模特郑薇说,但这次,“我们不会去走秀的。”对模特来说,个人选择罢秀几乎等同于赌上职业生涯。  坏消息是11月21日上午11点30分进入张婷(化名)手机的。  按照计划,当天晚上,意大利奢侈品牌Dolce&Gabbana(简称D&G,中文名杜嘉班纳)将在上海举办一场名为“The Great Show”的大型时装秀。  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张婷刷到了那条事
期刊
10月22日,在墨西哥塔帕丘拉,一座临近危地马拉的南部边境城市,一大群衣衫不整、神态疲惫的人走在边境高速公路上,速度缓慢但齐整,像迁徙的角马群那样浩浩荡荡。  这幅场景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图片上。这些人来自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希望取道墨西哥进入美国,实现自己或家庭的移民梦。  艰难的北上之路  来自中美洲的“非法移民”大军从2018年3月就开始了。当时有1500多人规模,最后約有八名妇孺被允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