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诗古微》研究述略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p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魏源《诗古微》是清代《诗经》研究的重要著作,魏源从今文经学的角度对《诗经》的微言大义进行阐述,在清代考据、训诂盛行的学术环境中独树一帜。本文对《诗古微》的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魏源 《诗古微》 研究现状 内容 价值
  一、魏源及《诗古微》成书概述
  1.魏源其人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隆回人。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道光二年中举,六年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撰《皇朝经世文编》,十九年重订《诗古微》。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订立,他感慨时事,发愤著书,根据清朝掌故写成《圣武记》,二十五年中进士。咸丰七年(1857年)卒于杭州。
  魏源生于清朝由盛转衰时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进步思想家。在满清政府风雨飘摇的年代,魏源走在时代的最前面,主张改革弊政发展经济,“师夷长技”,抵抗侵略,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魏源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一样,也是举着复古的旗帜来宣传改革的思想,《诗古微》即是这样的产物。
  2.《诗古微》的成书
  汉初儒者传《诗》,有齐(辕固生)、鲁(申培)、韩(韩婴)、毛(毛亨)四家。西汉时,今文经学受到尊崇提倡,《齐》、《鲁》、《韩》三家《诗》都立了博士,地位显赫。《毛诗》虽未立学官,但也在私相传授。到了东汉,古文经学的影响扩大,《毛诗》也立了学官。今古博通的古文经大师郑玄,集汉代古文经学《诗经》研究之大成,为毛氏《诗诂训传》作笺,称《毛诗传笺》。他在笺注中采用了不少三家《诗》说,实现了《诗经》研究中今古经学的融合。自《毛诗传笺》问世后,三家《诗》渐衰。据前人研究,《齐诗》亡于魏代,《鲁诗》亡于西晋,南宋以后,《韩诗》亦亡,仅存《外传》。自汉历唐,《诗经》学的研究没有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到了宋代,疑古之风盛行,《诗》学家们力求打破毛、郑之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时他们想到用三家《诗》来对证。朱熹《诗序辨说》时采《鲁》、《韩》以抑《毛》,《朱子语录》中尝言《汉书》、《文选注》及汉魏诸子多引《韩诗》,拟采辑备考而未果。至宋末王应麟作《诗考》,便开始了三家《诗》遗说的搜辑工作。其后,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清范家相《三家诗拾遗》、徐敖《诗经广话》,搜辑益多,渐趋完备,然多嫌片段,且按而不断。魏源在范、徐辑本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整理与引申,写成《诗古微》,意在“发挥《齐》、《鲁》、《韩》三家《诗》之微言大义,补苴其罅漏,张皇其幽渺,以豁除《毛诗》美刺正变之滞例,而揭周公、孔子制礼正乐之用心于来世”。
  二、《诗古微》其书
  《诗古微》是魏源对《诗经》进行专门讨论的重要著作,魏源以“古微”名书,是为了表明其书主要是阐明古代经学的微言大义,与当时经学多勤于考据、训诂等有所不同。
  《诗古微》有初刻本和二刻本两个版本。初刻本成于道光初年,仅上下两卷,内容多针对《诗经》本身的具体内容而发。初本刊行后,魏源并不满意,不断增补,于道光十九年定稿为上中下三编共二十卷,内容较初刻本更丰富、详尽,除了对《诗经》本身问题的阐述外,还加入了更多经世致用的思想。
  《诗古微》初刻本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正始篇》、《诗乐篇》、《三家发凡》、《毛诗明义》等;下卷包括《三家发微》、《齐鲁发微》、《鲁诗发微》、《韩诗发微》、《三家通义》、《三家同义》、《三家异义》和《集传初义》,内容比较简略。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各有藏本。
  《诗古微》二刻本分卷首、上、中、下三篇。卷首对齐、鲁、韩、毛四家的传授历史作了考证。上篇通论全经大义,一卷为《诗四家异同》;二卷为《诗序集义》;三卷为《夫子正乐》及《毛诗四始义例》;四至六卷主要落实《雅》、《颂》的时代世次。中篇十卷答问逐章疑难,这部分主要是讨论各诗的主题。也有对历史、地理及礼乐的考证。下篇三卷,其一《辑古序》,对于各诗主题,按照魏源重排的次序,取毛或取三家,简明列出,可以说是中篇的提要;其二《诗外传演》,辑录了刘敞、顾炎武、惠士奇、庄存与等人的著作以及王夫之的《诗广传》,它们都是引《诗》之体,表达了魏源的政治理想,如不能巧言令色,柔佞保位,不能政以贿成,要重视人才等等。二刻本后收入《皇清经解续编》。北京图书馆及复旦大学图书馆均藏有二十卷本。
  相比较初刻本从整体上发挥三家今文大义,二刻本更注重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更加发扬“以三百篇为谏”的今文传统。提出了许多的治理国家的措施。也对最高统治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都是在初刻本中不曾谈到的,表明了魏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诗古微》研究现状简述
  在清代《三家诗》研究领域,一般以辑佚为主,如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相对而言,《诗古微》是一部更具独创性的著作。然而,对《诗古微》的评价,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李兆洛、刘逢禄为之作序,盛赞《诗古微》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杨守敬在《重刊(诗古微)序》中说:“魏先生默深《诗古微》张皇幽眇,归之大道……狂若发蒙,盖二千年之绝学,天实启之,非踅言(谬言)也”,盛赞之至;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今文学之健者,必推龚、魏”;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站在古文经学的立场上。抨击魏源不守今文家法。择说杂糅混乱,其学可谓“不古不今,非汉非宋之学也”,略有门户之见。
  《诗古微》作为传世的《诗》学名著,尽管不免有所缺失,但也有其独到的学术价值。现代学术界对《诗古微》越来越重视,研究越来越深入。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专门的《诗古微》的专著问世,但是涉及清代學术史的著作中,一般均会提及《诗古微》,甚至作重点介绍。如戴维《诗经研究史》对龚自珍的《诗》学研究仅简单提及,对魏源的《诗》学研究则有相对详细的评述,指出“在三家诗失传之后,并未有人在发挥三家微言方面超过他的。”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今文学派说诗与三家诗遗说的搜集研究》一文中也重点讨论了《诗古微》。此外,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洪湛侯《诗经学史》也对《诗古微》有介绍和评述。   总的来说,《诗经》学史类著作对《诗古微》的评述还嫌简陋,介绍性内容偏多,分析文字太少。研究《诗古微》的期刊论文近些年有所增加,为《诗经》研究史专书论述《诗古微》提供了参考资料。综观这些期刊论文,对《诗古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古微》刻本的介绍与考证,魏源对三家《诗》、《毛诗》的态度,诗旨和诗序的问题以及对《诗古微》的文学阐释等几个方面。
  目前学术界对魏源《诗古微》的研究成果很多,比较重要的专题论文有六篇:
  1.何慎怡:《〈诗古微〉版本述略》《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2期
  2.李瑚:《魏源〈诗古微〉臆说》《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1期
  3.马睿:《魏源(诗古微)的文学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3期
  4.张启成:《论魏源的(诗古微)》《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2期
  5.曹志敏:《魏源〈诗古微〉论〈毛诗〉与〈郑笺〉》《史学月刊》2006年3期
  6.李莉莉:《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魏源研究》《理论界》2007年3期
  博士论文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曹志敏的《魏源(诗古微)研究》一部,曹志敏研究了《诗古微》中关于《诗经》基本理论的探讨、三家与毛诗的关系等,对于魏源纠正毛诗的情况也进行了分析。
  硕士论文有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阙福炎的《魏源(诗古微)研究》,阙福炎介绍了《诗古微》的时代意义、分析了魏源对毛诗的修正情况。探究了魏源解诗依据和方法并指出了魏源在《诗经》学史上的地位。
  四、《诗古微》的主要内容
  1.对《三家诗》、《毛诗》的研究
  为了打破古文经学的一尊地位,继承、发扬今文经学以经论道,通经致用的传统,魏源在《诗古微》中对《毛传》、《郑笺》颇有微词,考证四家《诗》的传授源流,指出《毛诗》传授源流不可信;质疑《毛诗序》,认为《毛诗序》非子夏所作,把三家《诗》亡佚归咎于《郑笺》;驳斥程大昌“三家无序而毛诗才有序的”观点,认为三家诗和毛诗一样有序。比如魏源在《诗古微》中提出:《新唐书·艺文志》明言韩诗二卷,卜商序,韩婴注。《水经注》引有《韩诗·周南叙》,诸家引《韩诗》,如“《汉广》,说人也”、“《假乐》,美宣王之德也”都与毛诗首语一样,则韩诗有序可证;《齐诗》最缺,然魏人张揖习齐诗,在《上林赋》注中他说:“《伐檀》,刺贤者不遇明王也。”则齐诗也有序可证;楚元王孙刘向,传鲁诗,其在《列女传》中排列了许多《诗经》的本事,如《汝坟》为周南大夫作,《燕燕》为定姜送妇作,是以魏源以为鲁诗也有序。
  2.对诗旨和《毛诗序》的研究
  魏源在《诗古微》论《诗》之二《南》,颇能体现魏源治《诗》的思想性和论说诗旨的新颖独特之处。魏源否定二《南》皆作于文王之世的说法,重新阐释二《南》被“文王之化”的观点,大胆采用三家《诗》说,同时吸收《毛诗》合理因素,比《毛序》更接近诗本义。魏源在阐发《国风》诗旨时,注重诗篇本意,就诗论诗,一般不取《毛序》“刺说”,大胆诠释那些热情奔放的爱情诗,对《诗经》作出文学阐释,以恢复诗篇的原始詩旨。其次,魏源继承班固、郑玄论《国风》注重地理风俗的做法,并与具体诗篇的诗旨分析相融合,改正了部分诗篇《毛序》解题的牵强附会。
  魏源质疑《诗序》为子夏所作,又批评《毛序》解诗的谬误,颇具批判与怀疑精神。关于诗序的问题。魏源把历代诗家对三家《诗》的错误认识,总结为三点:
  (1)《齐》、《鲁》、《韩》皆未见古序也;
  (2)《毛诗》与经传诸子合而三家无证也;
  (3)《毛序》出子夏、孟、荀而三家无考也。
  其中两点说的就是诗序的问题。魏源依据《后汉书》的记载,把《小序》分为两段,认为首句为毛公所作,而其下为卫宏所作。本意是申明毛说,但“卫序”很多时候偏离甚至歪曲《毛序》原意,造成后人误解,使《毛诗》本意湮灭不明,因而要阐明《毛诗》本旨,必须对“诗序”进行考证、正名。
  3.《诗经》文学意义的阐释
  《诗经》本是文学经典,但被儒家奉为经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包括学者把它当做封建伦理道德的教科书。动辄以“美刺”说《诗》,用诗教作为手段,达到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的目的。《诗古微》在今文学派中,对《诗经》的文学阐释,独树一帜,《诗古微》通过对《毛序》说诗的质疑,打破了经学话语在文论中的垄断,突显了文学的审美意义。魏源在《齐鲁韩毛异同论中》说:“夫《诗》有作《诗》者之心,而又有采《诗》、编《诗》者之心焉;有说《诗》者之义,而又有赋《诗》、引《诗》者之义焉。作诗者自道其情,情达而止,不计闻者之如何也;即事而咏,不求致此者之何自也;讽上而作,但蕲上寤,不为他人之劝惩也。”《诗》为作诗者之情观念的表露,是对“诗以言志”文学传统的阐释。《诗古微》提出《诗经》有“作《诗》者之意”、“采《诗》者之意”、“编《诗》者之意”“说《诗》者之意”,及“正义”、“旁义”的一些理论,都极具有文学色彩,这对于正确理解《诗经》原意,颇有补益。魏源不局限于经学研究甚至文学研究,致力于恢复“诗三百”之本来面目,解除意识形态对文学阐释的束缚,揭示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和时代因素对《诗经》的影响,为《诗经》研究的多样化阐释提供了更多可能。
  总之,魏源《诗古微》发挥三家《诗》今文之学,张显今文大义,堪称卓著,在三家《诗》研究史,及《诗经》研究史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古微》不仅在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研究魏源思想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发改社会[2010]1198号),从2010年起,连续三
伴随着国家科技文化的发展,美学文化教育早已经被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生家长所重视,如何让高雅的美学文化从艺术殿堂走入你我日常的生活已经成为了当代美术的发展趋势,
A total of 26 myopic patients(52 eyes) underwent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regenerated corneal subbasal
中华电信,台湾地区最大的整合电信运营商宣布推出基于北电WiMAX解决方案的“台湾移动保健服务”,以便能够随时随地提供移动医疗服务。
摘 要: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一下简称PLC)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让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更好地掌握PLC应用技术,本人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并且在逐步加以完善,取得了相对以前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LC应用技术 一体化教学 初步探讨 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a)-0185-01  随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普及应用,BPC及MPV的测定已成为血液学检查的常规项目.BPC及MPV在某些血液病中的变化引起了一定的关注.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动态观察了31例儿童ITP患
【正】 “师道尊严”是一切剥削阶级教育的反动传统观念,是剥削阶级在教育领域里实行反革命专政的一件“法宝”。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长期鼓吹和强制推行,“师道尊严”的
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联合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老年人因其生理特点特殊性,重要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DSP)课程概念难懂、理论深奥、公式复杂的特点,基于因材施教原则,把MATLAB仿真手段应用于高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过程。实践证明:借助于MATLAB仿真技术使课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蒸1号"辅助治疗肌张力增高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