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灌水定额对大棚种植草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wmy0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寻找适合大棚种植草莓的滴灌灌水定额。[方法] 测试不同滴灌灌水定额下大棚种植草莓的果实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 草莓整个生长过程中,生育各阶段(距地面20 cm内土层)土壤含水量控制范围为:旺长期70%~80%,团棵期60%~70%,现蕾开花期80%~90%,果实膨大期80%~90%,果实成熟期60%~70%。当灌水量在880.5~1 567.5 m3/hm2范围内,草莓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 567.5 m3/hm2后,出现下降趋势。 [结论] 在该试验条件下,灌水量为1 567.5 m3/hm2时,草莓的产量与品质最高,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草莓;灌水量;滴灌;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5-059-02
  Abstract [Objective]This paper aims to find suitable drip irrigation quota of strawberries planted in greenhouse by experiment. [Method] By testing the fruit quality,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strawberry under different drip irrigation quota.[Result]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of strawberry,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20 cm from the ground soil)scope in different stages were vigorous growing stage 70%-80%, rosette stage 60%-70%, squaringflorescence stage 80%-90%, fruit enlargement period 80%-90%, fructescence 60%-70%.When the irrigation water within the scope of 880.5 to 1 567.5 m3/hm2, strawberry yiel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irrigation water. Strawberry yield appeared a downward trend when irrigation water was more than 1 567.5 m3 / hm2.[Conclusion]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strawberry are the highest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is the best when the irrigation amount is 1 567.5 m3/hm2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Key words Strawberry; Irrigation quantity; Drip irrigation; Yield; Quality
  草莓是我国主要生产的水果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栽植面积已达6.7万hm2以上,总产量达100万t,居世界首位。草莓果实营养丰富、鲜嫩多汁、郁香酸甜、风味独特,是老幼皆宜的水果,深受人们青睐。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优势成为我国果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1]。
  草莓喜阳耐寒,怕干旱,忌积水,喜生长于湿润的环境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中。由于草莓的根系分布浅,叶片多而大,水分蒸腾量大,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2]。在不同生长期,草莓对水分的要求又稍有不同。苗期和匍匐茎生长期需水量大,要保证充足供水;开花期水分适中,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为宜;果实膨大期需水较多,田间持水量应不低于80%;花芽分化和浆果成熟期,应适当控水,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为宜。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水分要求十分严格。缺水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产量下降;水分过多易涝,导致上色差、品质低且易烂果。
  该文旨在探讨在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对大棚种植草莓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对比确定适合草莓的灌水定额,为目前北方地区设施农业草莓栽培提供量化指标,为实施草莓栽培灌溉技术提供参考数据,从而解决灌溉工作者及农户在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和栽培方法
  试验在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红莓园草莓基地大棚中进行,该基地作为怀柔区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要种植“章姬”“红颜”等来自日本的优良品种。草莓生产过程采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严格控制草莓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使用天然生物肥料培植,不添加任何农药、化肥、催大剂,生产的草莓获得国家有机认证。试验大棚长50 m,宽8 m,配备滴灌系统。试验选用的草莓品种为北京市场上常见品种“红颜”,土壤质地为肥沃沙性土,依据基地设施草莓生产常规进行管理。试验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从草莓缓苗期开始,到罢园结束,共收集2年试验数据。试验各处理以距离地面20 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为控制指标,灌水以指标范围下限作为灌水下限,范围上限作为灌水上限。控制范围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设计范围内。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控制范围见表1。
  1.2试验设计
  试验前按当地大棚草莓生产常规方法进行灌溉。试验从缓苗后开始进行,采用滴灌方式,整个大棚地面采用地膜覆盖。该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每个处理为3垄,面积均为17.28 m2[3],采取2次重复。试验阶段自旺长期至果实成熟期共灌水33次。各处理自旺长期至果实成熟期的总灌水量如下:   处理①880.5 m3/hm2,处理②1 200 m3/hm2,处理③1 473.0 m3/hm2,处理④1 567.5 m3/hm2,处理⑤1 821.0 m3/hm2。
  根据草莓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情况,每次灌水前用土钻取土,采用烘干法测量土壤含水量,并计算出应灌水量,各处理由单独的水表控制灌水量[4]。
  1.3试验数据测定
  该试验主要对草莓产量、含糖量、硬度等指标进行测定。草莓产量是指整个生育周期内商品果的总和。含糖量和硬度指标的测定则选择盛果期成熟度良好、单果重量在15~35 g、无病虫害、无畸形的草莓果实,在果实采摘1 h内,分别采用折光仪法和穿刺法测定[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灌水量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对草莓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表2)。在一定范围内,草莓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由表2可知,草莓产量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⑤。试验发现,灌水量对草莓的年前产量影响较大。与处理①相比,处理④的增产最高(98.9%),处理③次之(97.5%),处理②第3(69.4%),处理⑤第4(33.8%)。可见,草莓的年前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灌水量超过1 567.5 m3/hm2后,则出现明显下降。
  2.2不同灌水量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草莓的品质主要包括食用口感和甜度。草莓的硬度是衡量口感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口感较好的草莓硬度应在0.20~0.40。硬度太大,口感与风味不好;硬度太小,则不耐储存。从试验结果来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草莓的硬度呈下降趋势。由表3可知,草莓硬度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⑤。除处理①之外,各处理的草莓硬度值都在较好范围内。草莓的甜度与草莓品种密切相关,“红颜”品种的甜度一般应在10~12。由表3可以看出,5个处理中,处理③和处理④较高,接近11,其他处理相差不大,均在10以上,品质均在优良以上。
  2.3不同灌水量对草莓产值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对草莓的灌水量、产量与效益进行试验分析,能够选出经济效益最大时的灌水定额。按有机草莓年前平均单价160元/kg,年后平均单价80元/kg计算,草莓的经济效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由表4可知,当灌水量为1 567.5 m3/hm2时,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灌水量超过1 567.5 m3/hm2后,效益出现下降趋势。
  3讨论
  该试验是以大棚滴灌种植草莓为对象进行研究,试验结果不适用于露地栽培。试验基地采用有机方式种植草莓。草莓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农药、化肥及任何催大药剂,在自然环境下生长,产量相对于传统种植模式低,但价格具有市场优势。
  草莓作为春节前后的应节水果,受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年前价格因上市时间普遍较高。因此,草莓的年前产量对草莓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草莓的年前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草莓旺长期、现蕾期和果实膨大期若供水不足,致使草莓植株生长量受到抑制,留果数少且单果不大,最终导致产量减少。灌水量超过1 567.5 m3/hm2后,草莓前期的营养生长过剩,影响生殖生长,会造成草莓上市时间推迟,且后期水分大,硬度低,容易出现烂果与畸形,同样会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4结论
  滴灌灌水定额对大棚种植草莓生长及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在试验条件下,草莓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量超过1 567.5 m3/hm2后,年前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考虑到草莓种植生产效益,应尽量提前草莓的上市时间,保证草莓的年前产量。综合分析,灌水量为1 567.5 m3/hm2时,草莓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品质优。草莓生育各阶段(距地面20 cm内土层)土壤含水量适宜范围为:旺长期70%~80%,团棵期60%~70%,现蕾开花期80%~90%,果实膨大期80%~90%,果实成熟期60%~70%。
  参考文献
  [1]
  钱小琴.灌溉方式对草莓产量、品质和水分代谢的影响[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1.
  [2] 王志平,周继华,王克武,等.草莓结果期适宜的水肥用量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2(4):9-11.
  [3] 刘庆,连海峰,刘世琦,等.不同光质LED光源对草莓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6):1743-1750.
  [4] 孙磊,孙景生,刘浩,等.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番茄需水规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2):51-54.
  [5] 路河.日光温室草莓生产需水规律的探讨[J].北京农业,2008(18):89-92.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我国“十二五”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要求质量高,时间紧,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是困扰设计单位的重要难题,尤其是项目区现状图的测绘和踏勘工作往往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该研究介绍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地形图测绘要求,并详细探讨了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在重大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状图  
期刊
摘要  水热液化是以微藻为原料制备生物油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该研究重点介绍了微藻水热液化工艺以及微藻大分子物质的水热液化反应及其产物。  关键词微藻;水热液化  中图分类号S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4-385-04  在过去几十年中,藻类因其光合作用效率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生物产量高等独特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微藻光合效率可达6.9×104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了烟薯套作模式,有效提高烟农纯收益,促进当地烤烟发展。 [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烟薯套作与烤烟单作对气候资源利用率、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化学成分、土壤含水量、农田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较烤烟单作而言,烟薯套作模式可分别提高活动积温(≥10 ℃)、降雨、日照利用率29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可显著降低烟叶烟碱6.5%,提高垄沟土壤含水量;可增加纯收益9 57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西瓜苗期生长的影响,为西瓜工厂育苗的基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瓜为试验材料,对4种不同育苗基质进行比较,对各基质的理化指标和西瓜苗期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试验表明:优佳(T3)和柴米河(T2)中,西瓜的出苗更好一些,蔬菜基质(T4)中出现出苗推迟的现象;优佳(T3)中西瓜幼苗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干(鲜)重、壮苗指数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其他基质,
期刊
摘要针对果树园艺方向的重要专业课——《果树育种学》,就该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的经验体会,主要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设施、科研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采用正确的方法措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园艺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经验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4-355-
期刊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开县黄桷村的土壤环境质量。[方法]采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黄桷村周边的土壤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测定。[结果]研究区内大多数土壤属于清洁和尚清洁,只有一个菜地的土壤质量属于轻度污染。土壤超标的项目为镉、铅、汞。[结论]尽早找出和控制土壤污染源,防止继续污染土壤;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灌于农田的土壤属于清洁无污染,可解决生活污水污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合泸州地区生态环境并达到优质、适产、抗性好、特色突出的雪茄烟品种。[方法]2013~2014年对从阿塔迪斯公司引进4个品种进行试验,对4个雪茄烟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外观品质及内在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 XD30总体表现良好,需要在抗病性和抗旱性方面进一步验证;XM33和XD29表现较好,需继续挖掘品种的潜力;XN31表现较差。[结论]筛选出的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孔雀草的栽培技术,从而建立孔雀草盆花的最佳栽培技术体系。[方法]采用不同播种期、栽培基质、施肥方式、摘心次数对孔雀草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各处理对孔雀草观赏性状的影响。[结果]武汉地区,孔雀草于3月中旬或7月中旬播种,观赏性状最佳;孔雀草对于基质的适应性强,除在河沙土中生长不良外,其他基质中均长势良好;施用全效复合肥作基肥和每隔7~10 d施用水溶性复合肥,均能使孔雀草植株具有良好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冬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为冬瓜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自交纯合系P1(果皮深绿色)、P2(果皮黄绿色)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及回交,分析其F1、F2、BC1和BC2各世代的果皮颜色分离情况。[结果]F1代的果皮颜色表现一致,无论正、反交均表现为深绿色;F2代的皮色无论正、反交都分离出深绿色和黄绿色2种颜色,且分离比率接近3∶1;2个组合的F1代与深绿色亲本回交,其回交后代的果皮
期刊
摘要  采用全面踏查与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入海口植物群落为研究区,对该区域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征、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植物物种78种,分属36科71属;80个植物群落样地中共有植物38种,分属19科35属;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以温带、泛热带及世界分布型为主,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明显。研究区自然植物群落以芦苇群落、白茅群落、茵陈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