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疗效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疗程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y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引起成年人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作为治疗此病的重要药物,其最佳疗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如何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使患者获益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和难点.目的 探讨CVA患者疗效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疗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门诊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CVA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56例、B组69例和C组75例.患者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其中A组疗程为8周、B组疗程为16周、C组疗程为2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呼气流量峰值(PEF)〕、气道炎症指标〔白介素(IL)-10、IL-5〕、过敏指标〔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B、C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PEF、痰IL-10水平高于A组,痰IL-5水平、血EOS及血清IgE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PEF、痰IL-10水平高于B组,痰IL-5水平、血EOS及血清IgE水平低于B组(P<0.05).B、C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高于A组,C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高于B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VA患者治疗后FVC(rs=0.265)、FEV1(rs=0.326)、PEF(rs=0.417)、痰IL-10水平(rs=0.412)及ACT评分(rs=0.358)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疗程呈正相关(P<0.001),痰IL-5水平(rs=-0.386)、血EOS(rs=-0.315)及血清IgE水平(rs=-0.391)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疗程呈负相关(P<0.001).结论 随着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疗程增加,CVA患者肺通气功能、过敏情况及哮喘控制效果逐渐改善,气道炎症逐渐减轻,故本研究建议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疗程为24周.
其他文献
垂体腺瘤是第二位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糖皮质激素常作为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常规替代治疗药物,用以预防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或肾上腺危象发生.但近年随着临床对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认识程度的加深、对患者围术期激素动态变化研究的深入,并结合既往研究,使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常规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的做法受到质疑.本文就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得出对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及术前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垂体腺瘤患者,需在围术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针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
背景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CI)是临床急危重症,不同时期AICI的治疗方案不同,但临床对AICI不同时期的鉴别缺乏客观依据.目的 探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不同时期AICI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以为临床医生合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AICI患者52例,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超急性期(<6 h)13例、急性期(≤3 d)25例和亚急性期(4~10 d)14例.比较不同时期AICI患者梗死灶与梗死灶对侧、梗死灶旁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计算机和电网构成多功能复杂系统,通信设施的复杂化使智能电网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确保电力信息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必须有效识别电力信息网络存在的入侵攻击.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和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混合网络的异常检测方法,混合网络通过提取网络流量数据特征以获得较高的检测率,同时为减少模型训练样本中不同攻击类型样本数量不平衡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采用类别权重优化方法来提高模型鲁棒性.经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识别网络攻击的准确率.
背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临床主要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HIE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疗效,因此探寻新的治疗方式对提高新生儿HIE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儿均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腈类溶剂作为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体系常用溶剂之一,因其特殊的结构和较高的还原电位,不能在石墨负极表面形成较好的表面钝化膜,从而造成腈类溶剂很难在高电压全电池体系中得以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使用含硼锂盐双草酸硼酸锂(LiBOB)和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作为电解液添加剂,通过优化电极/电解液界面膜,解决因己二腈与石墨相容性差而导致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
咳嗽反射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性反射,通过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共同调控保持平衡,其刺激信号主要是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咳嗽反射不仅受脑干水平影响,且大脑中枢在咳嗽反射调控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咳嗽反射,目前周围神经潜在的调控靶点包括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及P2X3受体,而关于中枢神经潜在的调控靶点尚不明确.本文从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角度探讨其对咳嗽反射的调控机制,以期为咳嗽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