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运营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研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城市公用事业一般是对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事业的总称,它包括城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卫生、垃圾处理和城市绿化等方面。它们大多数是与城市居民休戚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大局。
  近年来,随着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就全国横向比较来看,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还比较落后,发展的速度较东部水平而言还显得相对缓慢。本文选择了中部三省河南、湖北、江西作为分析样本,同时选用城市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行业作为城市公用事业的代表,深入研究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
  二、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1.中部城市公用事业供给现状的总量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选取了中部三省的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方面2001年~2006年间的数据来说明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现状。具体指标为:全年日供水能力,全年公共交通运营数量。
  在城市供水行业,中部三省的供水能力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河南和湖北的发展速度较快(见表1)。根据表1平均数据的情况,三省平均的日供水能力由2001年~2006年增长了56万吨。而全国平均的日供水能力由2001年~2006年增长了65.9万吨。中部三省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的增长速度。以上分析说明,中部的城市供水能力相对全国来说,还比较薄弱,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数据来源:2001年~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在城市公共交通业方面,中部三省的发展情况比较好,三省平均的发展速度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从2001年到2006年,三省平均公共交通运营数量的增长了51%,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仅增长了57%,具体数据见表2。
  数据来源:2001年~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通过以上对中部三省的供水和公共交通两个方面的供给状况进行总量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供给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的规模还偏小,发展的速度慢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具体到中部各省份,发展的速度还很不平衡。
  2.中部城市公用事业需求现状的总量分析
  在对中部城市公用事业需求现状进行考察时,选取全年用水人口和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两个指标来测定和衡量。通过观察中部三省的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情况(见表3),可以看出,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01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以上情况深刻表明,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由城镇化所带来的城市人口对公用事业需求的增加。由于城市公用事业经营属性方面内在的矛盾性, 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依然受制于体制方面的桎梏, 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中部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中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分析
  中部各省市在近几年也相继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革城市公用事业。但是,目前的改革在总体上如何推进?具体的改革路径如何选择?本节我们通过比较东部发达地区的改革路径所依存的基础与中部地区实际情况的差异,拟就这些问题做深入具体的讨论。
  1.东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在比较和总结东部地区大量改革先例的基础上,来分析东部地区城市公用事业的具体改革发展路径。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城市公用事业的改革一般由放松管制开始,先行引进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外资。民营和外资在公用事业领域大发展势必会对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和民营化改革形成进一步的倒逼机制,从根本上促进了对公用事业垄断性进行市场结构重组。最后,政府主管部门在对垄断的公用事业部门进行市场化重组的基础上,对竞争化的市场进行有步骤的分类管制与协调。具体路径见图1。
  应该看到,上述改革路径是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体制、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首先,本地区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用事业放松进入管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其次,本地区高度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为公用事业打破垄断结构,进行市场化重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最后,当地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务实、开放的思想观念为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中部地区应该选取的改革路径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环境显然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从民营经济的发达程度到外资经济的发展情况,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孕育水平,中部地区都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上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改革路径并不完全适合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事实上,中部各个省份也根据这个改革路径,在城市公用事业的局部行业进行了放松市场管制和吸引外资的改革。但是,实际引进资本的情况却不是很理想。我们用中部三省2002年~2006年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见表4)
  数据来源:2002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3年,在全国进行公用事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中部的改革也随之展开。但是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部各省的公用事业投融资额并未出现大幅上升。从三省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比例可见中部地区在对城市公用事业放松进入管制的基础上,并未出现大量的民营资本和外资大举进入的情况,这给中部地区进一步对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结构重组并未造成事实上的倒逼。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东部地区的改革路径不适合中部照搬。
  通过上面的分析,作者在借鉴东部地区改革路径的前提下,并结合中部地区公用事业改革所面临的难点与问题及中部经济情况的特点,提出以下改革路径,具体见图2。
  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中部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为什么第一步要对城市公用事业的垄断结构进行市场化重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中部的实际情况决定的。由于中部地区城市公用事业这个垄断性产业由一家垂直一体化的垄断企业主导的情况下,新企业很难进入和中部地区缺乏大量的外部闲置资金来助推公用事业改革。因此,如果不首先对公用事业的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而直接去放松进入管制,引入外部资金,那么这种改革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公用事业改革陷入“启而不动”、“推而不行”的状态,并最终导致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脚步的缓慢。
  3.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垄断结构的市场化重组的具体步骤
  为提高所讨论问题的集中性,我们以城市供水和供气两个产业为例来分析如何对中部城市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重组。城市供水和供气都由水和气的生产、管道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和气的销售等三大部分组成。因此,在进行市场化重组之前,必须对它们的各个环节的业务性质进行考察,以期针对不同的产业性质,采取不同的重组政策。它们各个环节的市场结构性质见表5。
  重组公用事业这种垂直一体化的市场结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环节分离,由不同的企业来承担。自来水和燃气设备的生产和管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竞争性业务,中部各省完全可以根据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当地的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投标。从而来选择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企业。
  自来水和燃气的生产和自来水和燃气的销售业务分别处在管网的两端,而且都属于潜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于这两个环节可以实行横向分割,由多家企业竞争性生产,实行“竞价上网”。这样,自来水和燃气网络输送企业就可以不但在需求环节上选择采购成本价格较低生产企业,而且在供给环节上选择服务质量较好、收费较低的销售供应企业。
  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不但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的步伐,而且落后于本地城市化进程的要求。总体而言,中部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目前的情况下,中部各省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可行的改革路径。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下大力气推进公用事业垄断市场结构的重组,彻底打破陈旧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惟有这样,才能迎来中部城市公用事业大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王钰林:对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探讨[J].中华建设,2006(10)
  [2]BOT项目筹化与操作注意事项——以南昌自来水六厂B厂BOT项目为例[N].中国建设报,2006.12.5
  [3]河南经济体制改革进展之五: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DB/OL].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2007.2.1
  [4]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的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
  [5]毕思勇: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国外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市场,2006(11)
  [6]王久彬:中部公用事业改革缘何步履蹒跚[J].中国投资,2006(9)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基于建立一种多目标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DNA进化算法求解该问题,克服传统算法的求解速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物流配送优化调度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流配送 车辆调度DNA进化算法 优化    物流配送是整个物流过程中最为重要环节,如何实现快速而准确的配送是企业在经营方面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运用科学方法合理组织物流配送,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减少库
期刊
[摘要] 网络虚拟商品及其催生的经济业态是近几年在我国商业形态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文章通过对网络虚拟商品概述入手,从市场化的商业运作角度,尝试对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了逐项分析,从建立用户信用评定体系、界定网络虚拟货币信用、规范网络商品与服务信用三个方面对构建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信用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虚拟商品 交易要素 信用体系 商业模式    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虚拟商品以
期刊
[摘要] 本文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度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中国证券市场股改后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90%,市场对公司价值发现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股价反映公司价值信息进一步增强的实际情况,运用KMV模型基于市场价格变动信息评价我国证券市场上绩优公司与绩差公司的信用风险已比较适合,并通过实证来检验模型识别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上市公司 风险度量
期刊
[摘要] 基础美术训练建立在技能的训练与技艺熟练上,而摄影技能文化与技术文化界定上,来自商业化的市场选择,商业摄影和市场技术成为一种大众的选择。  [关键词] 美术技能 摄影技术 商业文化    一、概念  商业化以来,在美学表述中的“技术”与“艺术”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并不等同。商业化的技能和市场化的技术,一是商业摄影艺术文化,另一个则为市场摄影技术文化。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观点的分歧大致有
期刊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购物网站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开发工具ASP的功能特点,并给出购物系统功能模块,以及对购物车进行设计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思路,同时在ASP开发工具的支持之下,详细地介绍了购物车的系统结构及功能划分,并且给出了重要部分的源代码。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购物车 ASP    一、使用工具简介  ASP 是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
期刊
[摘要] 决策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本文针对不确定型决策问题举例探讨其解决办法。  [关键词] 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选优    决策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决策工作的
期刊
[摘要] 在人文与创新的关系上,可以说人文在先——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创新在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可以说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海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忧患意识”是海尔创新的源动力、“君子善假于物”是海尔的借力创新理念的文化根基、“匹夫不可以夺志”是海尔“赛马不相马”这一全员创新理念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人文途径 忧患意识、“善假于物”借力创新 匹夫不
期刊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在该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本文阐述了移动agent技术及其优点,研究了基于移动agent的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安全性的基于移动agent的电子商务模型。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移动agent 电子商务模型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和WWW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进行
期刊
[摘要] 青岛、烟台、威海作为山东沿海三市,自中韩建交以来是山东省乃至全国吸引韩资最密集的地区,这与三市对韩引资政策密不可分。本文就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的前提基础、政治基础、文化与地缘因素和经济动因进行分析,以期为青、烟、威三市完善对韩引资政策提供历史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 山东 沿海城市 对韩引资政策 背景    一、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政策的前提基础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山东沿海三市对韩引资
期刊
[摘要] 根据机电产品出口欧盟所面临的技术贸易壁垒(TBT)的具体情况,采用引力模型就TBT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TBT中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影响要稍大于绿色环保指令,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TBT 机电产品出口 引力模型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拆除的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TBT)越来越广泛地被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