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来源 :法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法精神的复兴是《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的本质特征。与以往的民法典相比,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更加精彩,俄罗斯以立法的方式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的独立地位,确立了较为宽泛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对侵害财产权而致的精神损害实行有限赔偿原则,突出了对受害人所受精神损害的关注,体现了对人格和人的尊严保护的私法理念。上述立法特色无疑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顺应保护人权法律发展的世界潮流,确立著作权人、法人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
其他文献
许多管理者整日忙于工作,以为抓住了事,就抓住了人。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吉姆·柯林斯很早就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先人后事的观点,管理者只有把人看明白了,才可以把事放心地交给这个人。  了解下属,需要掌握三种方法:聊一聊、看一看、验一验。  聊一聊——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找下属好好聊聊,收集有关他们的故事。聊什么呢?5个方面:你在哪里(是如何)长大的?爱好什么?谁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你热衷于什么?
本文介绍了确定普通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四个理论模型,它们分别是Campbell-Allen and Thorne模型、Hamilton and Crosser模型、Kook-Han Kim模型以及朱伯芳模型。通过这几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