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an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患者腔内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腔内治疗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2组患者的病变特点、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率、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变化、临床成功率、静息痛缓解率、保肢率和生存率。

结果

入组患者144例(153条肢体),糖尿病组52例(56条肢体),非糖尿病组92例(97条肢体),平均随访(15±7)个月。两组间术后平均ABI(0.75±0.17比0.78±0.17)、ABI增加值(0.40±0.20比0.38±0.20)、技术成功率(80.4%比90.7%)、围手术期并发症率(19.6%比24.7%)术后1年静息痛缓解率(75.0%比85.6%)、保肢率(91.1%比95.6%)、生存率(92.3%比9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术后1年临床成功率低于非糖尿病组(78.6%比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选择合适的腔内治疗方式以及术后规范的药物治疗,糖尿病ASO患者也能取得与非糖尿病ASO患者相似的近期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与非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的技术成功率及术后30 d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全面检索于2009—2014年期间在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上发表的有关急性与非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腔内治疗效果比较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共468例患者(急性组243例,非急性组225例)。急性组与非急性组在术后30 d
目的探讨严重肝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2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资料。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的肝损伤分级标准,结合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将患者分级为:Ⅲ级19例,Ⅳ级27例,Ⅴ级6例。52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缝合4例;清创缝合大网膜填塞16例;清创性肝切除24例;肝段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1例;肝周纱布填塞5例。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治愈48例,死亡4例。治愈率92
目的总结杂交技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夹层的高危患者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采用杂交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期8例,亚急性期15例,慢性期10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平均年龄(69±10)岁,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均>Ⅲ级,27例行同期手术、6例行分期行腔内修复术。结果33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对高糖环境诱导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和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兔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加入不同处理因素进行分组,TUNEL法测定内皮细胞凋亡,BRDU法测定内皮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的HSP70表达水平。结果高糖(33 mmol/L)培养24 h后兔胸主动脉内皮
目的总结应用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疝和(或)绞窄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经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疝和(或)绞窄疝(嵌顿疝组)89例患者临床资料,与择期手术(择期组)的1 471例患者对比。结果嵌顿疝组平均手术时间(42±8)min、平均住院天数(4.0±2.6)d和平均复工时间(9.0±3.3)d比择期组的平均
期刊
目的探讨导丝贯穿双球囊同步扩张方法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肝静脉阻塞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静脉狭窄伴副肝静脉狭窄2例,肝静脉闭塞伴副肝静脉狭窄2例,肝静脉狭窄伴副肝静脉闭塞1例。5例患者均在DSA下经"颈静脉-肝静脉-副肝静脉-股静脉"贯穿导丝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肠系膜纤维瘤病的CT影像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3月至2015年3月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例肠系膜纤维瘤病的CT影像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13~67岁。CT影像肿块最大径3.9~33.0 cm;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生长、边界尚清楚8例,肿块形态不规则、分界不清4例;肿块密度大体均匀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