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损伤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e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003
  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效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发生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也随之变化,如何根据这些变化使药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肾功能衰竭的药物代谢特点
  肾小球滤过功能显著减退: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降低。
  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蓄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可改变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
  药物的吸收。导致药物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可能的因素有:①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使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②植物神经病变、服用磷结合剂(氢氧化铝胶等)和腹膜透析患者合并腹膜炎,使肠蠕动减弱,造成胃排空延缓;③胃内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使胃内pH升高,引起弱酸类药物吸收减少;④肝脏降低了对某些药物摄取率,使其首过效应改变。如普萘洛尔在尿毒症时首过效应显著降低,血药浓度明显增高。
  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①酸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降低,而某些碱性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增加(如妥布霉素、奎尼丁及利多卡因)或不变(地西帕明),仅少数下降(吗啡、氨苯喋啶)。②蛋白结合率下降使具有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影响了游离型药物和药物总量在血浆中的比值,因而较低的总血药浓度即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蛋白结合率下降可能涉及尿毒症时低蛋白血症、白蛋白组成和结构发生异常、结合抑制剂置换药物的蛋白结合位点以及药物代谢产物蓄积降低药物与蛋白结合的亲和力等因素;③α-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是慢性肾脏疾病时弱碱性药物与蛋白结合增加的主要原因。
  肾功能不全的用药原则
  熟悉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了解药物的蛋白结合率、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肾毒性反应等。
  正确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以及营养代谢和内环境稳定状况。
  有明确的用药指征。
  选用肾毒性反应相对较小的药物,避免采用有肾毒性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方法。
  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
  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有条件时应监测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现不良反应。
  调整治疗方案原则
  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按其肾功能损害之轻重减少药物的剂量,即使应用对肾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也可因剂量之减少而避免加重肾功能损害。一般认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是测定肾功能的可靠方法,而且它与药物在血清内的半衰期呈反比关系。例如某一主要由肾脏排泄的药物,其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时,此人的药物半衰期为1小时;当肾功能减退,内生肌酐清除率为正常的50%时,则药物半衰期为2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若为正常人的25%时,则药物的半衰期可长达4小时。有人认为,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的25%时,则治疗方案应该改变。
  根据抗菌药物本身的消除特性,可以主要分成3类:①基本上经肾脏排泄而消除的药物,如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等;②基本上经肝脏与其他非肾途径而消除,非肾消除>80%的药物如异烟肼等;③有些药物肾与非肾消除都重要,肾脏排除的原形药物占给药量50%左右,如羧苄青霉素、林可霉素等。
  对①和③类药物而言,由于肾消除速度常数及肾清除率因肾衰而减小,总的消除速度常数及总清除率亦降低,半衰期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假若给药时不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那么就可能产生药物的蓄积中毒。这种变化对②类药物的总消除速度常影响很小,即对这类药物半衰期影响很小,其肾衰没有影响到肝脏代谢等非肾途径消除的速度常数,就不必在肾衰情况下来调节。
  剂量调整的方法主要有减量法和延长间隔时间法。减量法是首次剂量不变,两次间隔时间不变将维持量减小;延长间隔时间法是药物用量不变,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具体方法:①肾功轻度受损(CCr41~60ml/分、SCr177μmol/L)时:维持量减至常规量的2/3~1/2,或将给药间隔时间延长至正常1.5~2倍。②肾功中度受损(CCr10~40ml/分、SCr178~844μmol/L)时:维持量减至常规量的1/2~2/5,或将给药间隔时间延长至正常2~5倍。③肾功重度受损(CCr<10ml/分、SCr>884μmol/L)时:维持量减至常规量的1/5~1/10,或将给药间隔时间延长至正常5~10倍。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60~80岁。均经手术治愈,发病至就诊时间1~8天,其中3天以上11例。    讨 论    临床症状轻,体征不典型: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对疼痛反应亦不敏感;更由于老年人皮下脂肪少,腹壁松驰,肌肉萎缩。因此,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较差,即使阑尾化脓穿孔并发腹膜炎,局部体征也较轻,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不相符。
犬膀胱尿道结石是犬泌尿道结石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雌雄犬均可发生,主要见于中老龄犬,雄犬膀胱与尿道常同时发生结石。患病犬因结石颗粒增大引起尿路损伤性炎症或阻塞,出现尿频、
摘要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处理及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胎膜早破而早产的210例孕妇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儿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且随孕周增加,早产儿窒息、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亦明显降低。
采用机械混炼的方法制备不同ENR含量的NR/ENR/SiO2复合材料,使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橡胶加工分析仪(RPA)对NR/ENR/SiO2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
镉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毒金属元素之一,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议将镉作为食物的检测项目,1984年UNEP/WHO把镉列为近年研究的重点之一,同年UNEP提出具有全球意义的1
0.25 mL种公牛微型细管冷冻精液是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应用并已成型的先进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只处于试点阶段.为了尽快应用推广这项肉牛改良技术,辽宁鞍山市岫岩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過期流产又称为稽留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除者。其典型表现同先兆流产症状,但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在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与其他类型流产有所不同。由于过期流产生理机制原因,胎盘组织机化,可引起胎盘组织与子宫壁紧密粘连,人工方法排出滞留在宫腔内的胚胎及胎儿多选择采用清宫术或钳刮术,此法易引起出血、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感染、羊水栓塞、远期并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7BAIO7A13)  摘 要:目的:比较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与联用卡托普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92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加用卡托普利(单用组)及卡托普利、氯沙坦(联用组),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