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6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02年8月12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对于学校体育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研究新纲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对学校体育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纲要》 学校体育 背景 意义
  1.引言
  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取代了原国家教委1992年8月5日颁发施行10年之久的旧《纲要》。教育部明确规定:《纲要》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施行。《纲要》的颁布与施行,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合作与探究的体育课程文化,上好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的高校体育课程,全面准确理解与把握其新的精神与内涵,开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新局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虽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新《纲要》及其实施有很多理性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逻辑思辨,就新《纲要》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尚未全面和系统,研究新《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从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上来看,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认识和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体系和规律,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来看,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能指导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我们必须对改革所走过的道路予以客观的检视、理性的思考和自觉的反思,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2.新《纲要》产生的背景与依据
  旧《纲要》是在总结我国1992年以前四十多年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十多年高校体育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布的。我国旧《纲要》施行了10年,在旧《纲要》实施的10年中,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6月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了“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8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1999年1月13日,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作”,标志着我国教育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起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另外,20世纪末,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陆续出台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校体育行政法规。在我国内部需要和外界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政府制定出台了新《纲要》。
  我国新《纲要》正是在针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探索的基础上,在众多学者、专家、科研人员和有关社会认识的共同努力下产生的新《纲要》是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制定的。《纲要》制定,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特点。
  3.研究新大纲的意义
  研究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虽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新《纲要》及其实施有很多理性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逻辑思辨,就新《纲要》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尚未全面和系统,研究新《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从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上来看,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认识和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体系和规律,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来看,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能指导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
  新《纲要》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自上而下的一贯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一纲多本”,为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水平、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新《纲要》是对以往《纲要》的突破、创新和变革,这场变革给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怎样贯彻和落实好新《纲要》,这已成为当前乃至将来较长时间内各普通高校关注的热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虽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新《纲要》及其实施有很多理性的认识和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现有文献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逻辑思辨。就新《纲要》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尚未全面和系统,研究新《纲要》的贯彻实施情况,对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都有重要意义。从体育课程教学理论看,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把握体育课程教学的体系和规律,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从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看,是对体育课程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能指导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1992.8.5.
  [2]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庞元宁,何建文.体育课程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辅导员工作都是以政治思想辅导和常规管理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很难满足有效高效的工作需要。
小学生学习英语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与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为:坚持听说领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及采取鼓励加奖励等方法
军校大学新生兼有军人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其入学适应问题相对于地方大学生显得更为突出。分析军校大学新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帮助他们尽快建立起新的心理结构,有利于军校学员
为了提高武术教学的整体水平,武术教师在系统分析目前武术教学的现状之后,提出“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教学改革思想。本文通过对该指导思想的含义进行分析,并在此基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 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 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素质,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
摘 要:温州,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代表地。这些年温州人凭借着自己的精神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温州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温州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找出温州中小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提出对策。  关键词:温州中小企业;走出去;国际市场  温州,提起这个名字,人们便会想到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商品,白手起家、精明能干的商人,温州经济,温州模式等等,这些都
摘 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合作学习列为内容标准,其主要目的是学习重心从过去强调学生单一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合作学习既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作者就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模式,提出自己的设想。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模式建构 教学环节 小学英语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摘 要:新课标主张课堂教学要注重提高课堂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作为重庆市重点中学的初中英语教师,一直在探寻高效课堂,并把卓越课堂的建设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来抓。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在城区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
目的:对小剂量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肩关节复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94例2014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肩关节复位的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应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把它提到关系党的兴衰成败的高度来对待,用坚强的党性来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