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应着力提高四种素质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x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承担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责任,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素质,是指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职责所应具备的综合条件和基本能力。可以说,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代表大会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努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是每一位人大代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几年来参与人大代表工作的实践,笔者认为,在人大代表必备的诸素质中,应着力提高以下四种素质。
  一、提高政治素质,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良好的政治素质是人大代表政治信仰、政治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人大代表思想品德的基石。人大代表在履职的过程中要参加选举、审议和表决,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意见,宣传宪法和法律,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进工作,若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就很难代表人民行使职权,很难承担代表所肩负的政治任务。因此,作为人大代表,一定要把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来抓。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确保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通过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强化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做好代表工作,客观地分析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自觉地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善于反映社情民意,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代表履行职责的根本标准。在执行代表职务的过程中,把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行代表职责的最根本的政治任务。
  二、提高法律素质,不断强化依法行使职权的意识和能力
  民主和法治建设,是人大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人大代表在民主和法治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职责,熟悉和掌握与行使职权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在履职活动中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法、督法、普法水平,是对人大代表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人大代表无论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行使代表权利,还是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责,都是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具体实践。人大代表在履行代表职责、执行代表职务的过程中,无论是参加执法检查,还是参加视察、调研活动;无论是参加选举和会议讨论,还是参加表决,都不是随心所欲的,都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有很强的法制意识,具有相应的法律素养,按照法律法规思考和审议现实问题。人大代表应该主动学习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议事规则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宪法》《选举法》《组织法》《代表法》《监督法》《人大工作常用法律法规选编》,以及相关法律释义等学习书籍。通过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代表职务意识,掌握代表履行职务时所依据的基本法律,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从而及时、客观、准确地发现、思考和提出问题,坚定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同时,人大代表还承担着学习宣传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的义务,这也需要人大代表自身必须有很强的法制观念,做到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圆满完成人大代表所担负的工作任务。
  三、提高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代表在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更新的时代,无论是社会科学或者是自然科学都在迅速更新。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较宽泛的知识面,这不仅是履行代表职务的基础条件,也是形势和任务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客观要求。但从目前情况看,人大代表来源于社会不同的领域和阶层,他们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存在很大的差别。人大代表要想履行好代表职责,全方位地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两院”实施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书籍,积极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认真研读人大常委会下发的各种学习资料,紧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动态信息等,拓宽和汲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与代表活动相关的知识,切实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帮助自己开阔眼界,打开思路,触类旁通,更加全面具体深入地分析和审视问题,在代表人民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民政、民族等各项社会事务中,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真正提高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和水平。
  另外,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各项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评议、专题座谈等项活动,以及代表小组组织的代表活动,这些都要书写情况报告,以书面形式向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和提出建议。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书写和文字表达能力,不但善于把握群众的愿望,汲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并且能够把这些愿望、经验和智慧,带到大会的议事决策之中,全面、清晰、准确、流畅地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在管理各项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四、提高能力素质,确保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职责的质量
  人大代表的能力素质是其执行代表职务、履行代表职责能力的综合反映。人大代表要在履职过程中,认真思考,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素质。一是要提高代表审议和决定重大事项的能力。人大代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讨论、审议和决定重大问题的实际能力,是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条件。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审议、发言和表决,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参加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评议等项活动,都是在施展自己的履职才能。这个能力的基础,来源于人大代表的思考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作为人大代表要积极主动地了解党和国家在每个时期的大政方针,了解和熟知本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重大事项的决策与政务工作情况,了解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要点、重要活动和作出的决议、决定,以及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此外,还要了解和掌握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够提高审议和决定重大事项的能力。二是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调查研究是人大代表开展工作和活动的一项基本功。人大代表在履职的过程中,经常性的、大量的工作就是调查研究,很多的重要议案是通过调查研究挖掘出来的。因此,人大代表应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三是要提高社会活动能力。人大代表要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领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情民意,捕捉和分析民情信息。同时,要同本级人大常委会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上情,掌握政务信息,督促本级人民政府更好地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协助人民政府推行工作。四是要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日益成为民意汇集的重要平台和公众参与的崭新渠道。人大代表要学会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听取民意,以便使自己执行代表的活动真正建立在民意之上,执行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
其他文献
一、走出“副职是虚职”的误区  实际工作中,有些副职干部总认为上有主官统揽全局,下有部门领导或工作人员细化落实,平时工作尽可以放松一些,跟着主官随处走走,带着部属四处转转,个别副职干部甚至错误地认为副职是虚职,副官可以不管。这种思想认识,势必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岗位“空缺”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个别副职干部疏于自身管理,责任心不强,缺乏岗位职责意识。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副职干部是每一条分管战
目的将HA1077联合自体MSCs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创面,观察能否促进创面愈合。方法体外分离人MSCs。慢性皮肤创面病人4例,15个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HA1077组、细胞移植组。对照组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企开启新一轮改革,但比改革新举措更密集、更引人注目的是,各个门类的国企系统纷纷浮现大案要案和窝案。 从中石油到海外机构:国企反腐势如破竹  2013年8月到年底,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副总经理李华林,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冉新权,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地质师王道富,国资委主任蒋洁敏(中石油原董事长),中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核心内容是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争取群众的最大信任和支持,不断加深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把握群众工作的真谛,不断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坚持从“小事”做起,用真心打动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来说,他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实实
9月21日,中共中央、全国政协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这句话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虽然是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的,但针对的不只是政协工作,同时也是对全党和各级政府说的,不仅对政协工作管用,对其他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也都管用。遇事愿不愿意商量,是否善
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動,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这正像人们常说的“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如果没有那些挫折,没有那些曲折和苦涩,他也许还不会取得成功。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战胜挫折的过程。强者之所以为强者,不在于他们遇到挫折时根本没有消沉和软弱过,而恰恰在于他们善于克服自己的消沉与软弱。不过,经受过挫折,尝过苦果,也不一定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挫折
夏元吉,掌管明王朝财政27年,为官清廉贤明,朝廷倚为砥柱。“遗直如公真大度,老成当国有深谋”,清代郭嵩焘谒夏元吉墓时的诗可谓一语中的。  建文帝在位时,夏元吉是户部右侍郎,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副部长。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进驻京城时,这位“财神爷”还浑然不知地在账房里扒拉着算盘算账呢。  朱棣的兵部尚书茹常率兵闯入,绑了夏元吉交到朱棣面前,声言夏元吉“助纣为虐甚多”,激得朱棣颇为恼火,问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一句话道出了前朝兴衰成败的重要原因,这同样适用于当代以及未来。勤俭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匮乏,我们党的党员干部都能以勤俭立身,艰苦奋斗,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建立了新中国并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历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在出访途中和重要会议上,常常是历史典故娴熟运用,诗词佳句脱口而出,不仅展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温文尔雅的政治风度,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传统的体现,受到世人的称赞。无论是以诗言志抒情,还是用典故叙事说理,习近平同志用诗词典故展示着他的个性,表达着他的情感。这种不带矫饰的直抒胸怀,带来了一股新颖之风,使人们对中国领导人熟练运用本民族传统智慧来应对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