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研制和观测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新型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通过其在赤城地震台、后郝窑水化观测站和阳原地震台试验观测,证明了二氧化碳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在二氧化碳断层气和溶解气测量方面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不仅可用于台站断层逸出气、地下水溶解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观测,在改变供电模式和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可望在无人职守的二氧化碳观测台阵和活动断层探测等方面发挥作用。
  关键词:二氧化碳观测仪;红外气体传感技术;断层气;溶解气
  中图分类号:P315.6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0666(2013)04-0536-04
  0引言
  在地下流体观测中,二氧化碳在一些MS≥4.0地震之前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尤其是在MS≥5.0地震前出现的异常非常显著。这些异常不仅表现出信噪比高,而且多出现在震前半个月到一个半月内,是典型的短临异常,对破坏性地震的短临预报阶段发震时间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鱼金子等,1998;王基华等,2000;上官志冠,1995;林元武等,1998;张启明,2001;车用太等,1999;胡凤英等,2004)。
  目前,地震台站主要利用快速测定管(高小其等,2002)和气相色谱仪(朱方保等,2003)进行二氧化碳气体测试分析。二氧化碳气体快速测定管是一次性使用的,每天更换一次,人工读取测量值,只能测量累积量,不能实时测量井孔的气体百分比浓度,由于受测量方法限制,难以精确测量井下气体浓度梯度。气相色谱仪属于精密的实验室仪器,需要用采集装置获取气样,再放到仪器上进行分析测试,很难实时测量井下气体浓度分布。因此开发研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二氧化碳观测仪器就显得十分必要。
  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研制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在2011年开始开发研制二氧化碳观测仪器,分别在赤城地震台、后郝窑水化观测站和阳原地震台进行了试验观测。本文介绍了新型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通过试验观测,证明二氧化碳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在二氧化碳断层气和溶解气测量方面的可行性。
  1工作原理
  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采用红外光谱吸收原理为(NDIR)(闻明,张策,2011):二氧化碳的红外吸收光谱在波数在2 342 cm-1处有强吸收峰。其吸收关系服从朗伯—比尔(LambertBeer)吸收定律,出射光强度I、入射光强度I0和气体体积分数C之间的关系为I=I0exp(εLC),(1)式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C为待测气体体积分数,L为光和气体的作用长度(光路长度)。对式(1)进行变换得:C=1εLln(I0/I).(2)当摩尔吸光系数一定时,通过检测出射光强度,即可计算得到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由于不同气体分子结构不同,其吸收峰位置也不同,利用波数为2 342 cm-1的红外线作为光源检测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不易受到其他气体分子浓度的影响。
  2系统设计
  新型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整机由二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采集控制单片机、工控机、RS232信号传输电路、电压适配电路、显示屏、电瓶充电控制电路及仪器供电浪涌过压保护电路等组成,如图1所示。
其他文献
[摘要]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居的重要因素,研究地质灾害,对其进行治理设计,消除危害,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  [关键字]地质灾害 治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
期刊
[摘要]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文章从现场监测数据的审核、实验室内部数据的审核、数据的合理性相关性审核等方面谈了对数据的审核。  [关键词]环境监测 数据审核  [中图分类号] X8301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82-1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对环境监测全过程各环节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期刊
[摘要]由于花岗岩残积土和风化岩具有遇水软化崩解的特性,在降雨条件下,较高的挖方边坡可能失稳。以惠州某区为例,针对拟建项目大规模挖方可能引起的滑坡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护措施,以减轻对项目建设的危害。  [关键字]挖方边坡 地质灾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U416.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46-2  0引言  隨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
期刊
关键词:模拟水位观测;从属函数;变差率;趋势速率;前兆异常  中图分类号:P315.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3)01-0024-10
期刊
摘要:介绍了2011年8月11日新疆阿图什-伽师5.8级地震的震害现象。该地震使抗震安居房、铁路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震害现象的总结、震害原因的分析,指出今后抗震安居工程的关键点。  关键词:阿图什-伽师5.8级地震;地震灾害;抗震安居工程
期刊
当一个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政府部门急需要了解哪个地区地震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从而按照灾情程度合理分配救灾资源,提高救灾效率,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倪四道,2008)。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到城市之中,导致城市水资源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问题尤其突出。为确保城市用水,城市长期处于过量开采地下水的状态,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水文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及塌陷等。为减少甚至避免城市环境地质灾害,采取人工调控地下水渗流场的方式,优化地下水开发量,最终环境水资源供需矛盾,降低城市环境水文地质灾害。  [关键词]城市环境 水文地质灾害 渗流场 时空调
期刊
摘要:国际地震与火山电磁研究工作组(EMSEV)于2001年在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IAGA)、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及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的大力支持下成立。自2001年起,EMSEV一直致力于地震与火山电磁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力推进了地震与火山电磁研究。描述了EMSEV及其工作会议的概况,简要介绍了地震与火山电磁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E
期刊
摘要:介绍了山东地区7个地电场观测台的概况,选取各台2007—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包括相关系数和归零差值)、数据变化及受干扰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各台地电场观测资料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数据能够满足分析预报使用的要求。从数据质量来看,郯城、菏泽、陵阳和大山台的数据较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5,更换电极后归零差值控制在1 mv/km左右,可为地震
期刊
摘要:根据地脉动测试获得的安宁河和邛海周边地区45个场点的地脉动数据,采用谱分析方法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场地条件对地脉动谱曲线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了该区地脉动频谱特性,给出了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建议值,所得结果可以为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场地背景资料和分析依据,也可为西昌市以后的工程场地选址、场地类别划分和结构抗震设计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昌市;地脉动;卓越周期;谱分析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