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测量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儿童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挖掘武术文化的深层次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柔韧素质及武术运动成绩等起着重要作用,为儿童武术套路运动的柔韧素质发展提供良好的武术研究素材。
关键词 儿童 武术套路 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1]。这种屈伸的程度制约着动作幅度与灵活。在人类追求“更高,更强,更快”的永恒巅峰时代,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一次次推向国际奥林匹克竞技场上,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和征服人类的极限,从中获得真正的荣耀。如今,国际武术套路比赛正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对武术运动员的身体柔韧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体的柔韧素质已成为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笔者对儿童武术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探讨儿童武术运动的教学经验与问题,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昆明市尚武武术俱乐部及武术产业部训练馆的儿童武术套路运动员共20名,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为了便于研究柔韧素质的训练而采取男女生人数均等指标。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柔韧性训练的相关文献,根据运动员项目的风格特点,收集和归纳反映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柔韧水平素质的指标。
二、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一)肩关节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所得结论:肩宽与转肩两户口之间的距离小于5cm的人数占总体人数的35%,大于5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5%。
(二)腕关节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所得结论:伸腕夹角度(左)主要集中在80-85度之间,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35%,而100度以上的只占10%,而伸腕夹角度(右)主要集中在80-85度之間,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40%,100度以上的只占5%,左右伸腕夹角度存在不平衡,在训练中应注意儿童腕关节柔韧度的均衡发展。
(三)腰部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得出结论:下桥手与足之距主要集中在5cm以下和11-15cm之间,人数都为6人,占总人数的30%,而16-20cm之间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5%,说明儿童的腰部柔韧素质较为良好。
(四)腿部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表1 腿部柔韧素质调查情况
通过以上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左竖叉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cm以下的人数为11人,占总数的55%,右竖叉的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的65%,说明儿童的腿部柔韧素质左右竖叉发展不均衡,横叉人数为11人,所占总人数的55%,目前,处于柔韧素质良好阶段,但在儿童武术训练中应加强左右腿柔韧素质的平衡发展。
三、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性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一)性别、年龄
儿童男子的肌纤维长,横断面积大于女子,伸缩度较大。而儿童女子的肌纤维细长,横断面积小于男子,伸展性好,对关节活动限制小,全身仅有一半的肌纤维强而有力。因此,女子的灵活性好于男子。
(二)温度
影响柔韧性的温度有外界环境和体内温度,体内温度的调节用于补偿外界环境对机体产生的不适应。当肌肉温度升高时,新陈代谢加强,供血增多,肌肉的粘滞性减少,从而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性得以提高。
(三)疲劳程度
柔韧性和疲劳程度有关,当肌肉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疲劳时,其弹性、伸展性、兴奋性均降低,造成肌肉收缩与放松的不完善,各肌群不能协调工作,从而导致关节柔韧性的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儿童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得出柔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柔韧性逐步下降,伸缩性逐渐增强,屈伸能力逐渐变差。儿童时期的柔韧素质与成人相比,关节角度大、软骨厚、关节内外的韧带也较松弛。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都会影响柔韧素质训练,如性别、年龄、温度以及其他因素。
(二)建议
加强儿童武术运动的柔韧素质训练力度,如肩关节柔韧素质、腰部柔韧素质、腕关节柔韧素质、腿部柔韧练习,对儿童阶段尤为重要,柔韧性的好坏与武术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柔韧性又与各种身体素质相关。注重儿童武术运动的柔韧素质训练的平衡发展,避免出现左右肢力量与柔韧不平衡、身体畸形状态。
参考文献:
[1] 孙洪霞.少年武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0.2.
[2] 姜熙.柔韧性训练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测量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儿童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素质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挖掘武术文化的深层次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儿童身体素质、柔韧素质及武术运动成绩等起着重要作用,为儿童武术套路运动的柔韧素质发展提供良好的武术研究素材。
关键词 儿童 武术套路 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1]。这种屈伸的程度制约着动作幅度与灵活。在人类追求“更高,更强,更快”的永恒巅峰时代,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一次次推向国际奥林匹克竞技场上,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和征服人类的极限,从中获得真正的荣耀。如今,国际武术套路比赛正朝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对武术运动员的身体柔韧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体的柔韧素质已成为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笔者对儿童武术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探讨儿童武术运动的教学经验与问题,并提出了新的看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昆明市尚武武术俱乐部及武术产业部训练馆的儿童武术套路运动员共20名,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为了便于研究柔韧素质的训练而采取男女生人数均等指标。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柔韧性训练的相关文献,根据运动员项目的风格特点,收集和归纳反映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柔韧水平素质的指标。
二、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一)肩关节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所得结论:肩宽与转肩两户口之间的距离小于5cm的人数占总体人数的35%,大于5cm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5%。
(二)腕关节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所得结论:伸腕夹角度(左)主要集中在80-85度之间,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35%,而100度以上的只占10%,而伸腕夹角度(右)主要集中在80-85度之間,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40%,100度以上的只占5%,左右伸腕夹角度存在不平衡,在训练中应注意儿童腕关节柔韧度的均衡发展。
(三)腰部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得出结论:下桥手与足之距主要集中在5cm以下和11-15cm之间,人数都为6人,占总人数的30%,而16-20cm之间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5%,说明儿童的腰部柔韧素质较为良好。
(四)腿部柔韧性的调查与分析
表1 腿部柔韧素质调查情况
通过以上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左竖叉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5cm以下的人数为11人,占总数的55%,右竖叉的人数为13人,占总人数的65%,说明儿童的腿部柔韧素质左右竖叉发展不均衡,横叉人数为11人,所占总人数的55%,目前,处于柔韧素质良好阶段,但在儿童武术训练中应加强左右腿柔韧素质的平衡发展。
三、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柔韧性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一)性别、年龄
儿童男子的肌纤维长,横断面积大于女子,伸缩度较大。而儿童女子的肌纤维细长,横断面积小于男子,伸展性好,对关节活动限制小,全身仅有一半的肌纤维强而有力。因此,女子的灵活性好于男子。
(二)温度
影响柔韧性的温度有外界环境和体内温度,体内温度的调节用于补偿外界环境对机体产生的不适应。当肌肉温度升高时,新陈代谢加强,供血增多,肌肉的粘滞性减少,从而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柔韧性得以提高。
(三)疲劳程度
柔韧性和疲劳程度有关,当肌肉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疲劳时,其弹性、伸展性、兴奋性均降低,造成肌肉收缩与放松的不完善,各肌群不能协调工作,从而导致关节柔韧性的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儿童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得出柔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柔韧性逐步下降,伸缩性逐渐增强,屈伸能力逐渐变差。儿童时期的柔韧素质与成人相比,关节角度大、软骨厚、关节内外的韧带也较松弛。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都会影响柔韧素质训练,如性别、年龄、温度以及其他因素。
(二)建议
加强儿童武术运动的柔韧素质训练力度,如肩关节柔韧素质、腰部柔韧素质、腕关节柔韧素质、腿部柔韧练习,对儿童阶段尤为重要,柔韧性的好坏与武术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柔韧性又与各种身体素质相关。注重儿童武术运动的柔韧素质训练的平衡发展,避免出现左右肢力量与柔韧不平衡、身体畸形状态。
参考文献:
[1] 孙洪霞.少年武术运动员柔韧性训练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0.2.
[2] 姜熙.柔韧性训练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