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平:92岁仍给留守儿童补课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中旬,在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卜陈村“留守未成年人之家”,92岁的退休教师叶连平开始了暑假的忙碌。
  从2000年开始,叶连平免费给周边留守的学生补习语文和英语课,如今,已经有1000多个孩子在这里得到过帮助。当了一辈子老师的叶连平,最初只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留守的孩子们做点儿事情。没想到,这一做就是19年。
  平日里,叶连平和老伴的生活清贫、节俭,他们所住的房子还是30多年前盖的平房,可他对孩子们却格外大方。这些年,他没有收过孩子们一分钱,反倒为孩子们几乎花光了自己30多万元的积蓄。他还自己拿钱,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赠,成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用于资助学习优秀的贫困学生。面对一些流言蜚语,92岁的老人说:“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弱了,我拿着国家的钱,那是人民的钱,我就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初心,还得追溯到1965年。下放到卜陈村的叶连平,无依无靠,是乡亲们的帮助让他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后来,叶连平当上卜陈村的初中老师,他说:“咱们老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留下来,哪儿都不去,乡亲们的孩子需要我。”
  报恩之情和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让这位高龄老人一步不曾停歇,他要赶着和时间赛跑,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希望能再多教孩子们一點知识。
  教育,不止是教书,更是育人。老人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最精彩的人生之课。如今,已经毕业成才的孩子们纷纷回到卜陈村“反哺”,为弟弟妹妹们补课。当有记者问,如果老人家干不动了或者有一天没了,摊子散了,他不是白忙活吗?他资助过的学生杨鸿雁坚定地说:“我不会让它散,我会继续把它办好。”
  热议锐评:叶连平说:“教育就像种田,你播下种子它丰收了,用不着你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为教育事业、为留守儿童的满清热情,“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奉献之情,正是一位师者无声的身教,他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善”的种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已毕业成才的孩子们回乡反哺,正是赤诚、奉献精神的代代传承。
  素材运用:奉献;播种;善;传承;影响;
其他文献
如果说岁月是一条长河,那么在它缓缓流淌时,岸边日渐增多的石子,有的被河流卷起,从此沉入河中,不知所终;有的被磨圆了棱角,再度拾起时,便没了最初感情的浓烈;有的即使变了形状,也依然有其独特的韵味。漫步河边,看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总有一块石子、一件事,难以忘怀。指尖覆上石子,往事也缓缓浮现……  夜深了,入手的仍然只有一片冰凉,手早已不堪劳累,抖得几乎握不住笔杆。桌面上凌乱散落着的演算纸如一朵凋谢的花
我美丽的家乡,是渤海湾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月季之乡美名的滨海之城——莱州。  从小到大,春去秋来,我欣赏着四季美景,耳濡目染着小城淳朴向善的良好风貌,见证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你看,城市文化随处可见,公园两旁绿树成荫,大街小巷干净整齐,城市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从匠心独到的亭台楼阁,到别具特色的环卫箱,都成了这座城市的守卫者。我热爱小城的点点滴滴,欣赏每一个诚信友善的莱州
王梦麟自述:我喜爱读书,也喜爱写作。我的爱好莫过如此。我喜爱一个人,一本书;我喜爱一个人,一支笔,独自消磨一整个下午的时光。书的世界是浩瀚的大海,我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鱼,我贪婪地吮吸着书海的乳汁,无法自拔。书,是人生的佐料,它可以让你的人生溢满酸甜苦辣咸,刺激着你的味蕾。我用一支平凡的笔,书写我的人生,我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我不会用深奥的文字,我只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颗对文学痴迷的心,书写属于我的
秋怀  【金】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异乡时作。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①,况是蔡家
“雕虫小技”雕的是什么“虫”  “雕虫小技”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后来也用来比喻做事情时使用的不过是小技术而已。“雕”当然是刻的意思,这里的“虫”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书写字体。 据《说文解字》记载,古时字体中的虫书、篆书的花体,常常铸或刻在兵器、旗帜和符节上,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故稱“虫书”。 “雕虫”就是指刻写虫书。
人生中那些惊艳的风景、美好的际遇,往往藏在身边——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却宛若雾里看花,神秘而不易察觉。  我从不认为熟悉的校园里会有怎样特别的风景,每一天上学都是步履匆匆,目不斜视。我似乎也从未在这日复一日机械般的生活中发现什么风景,直到那个忙碌的身影的出现。  学校的木棉树,总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惹上一树火红。  那年花开,微风轻抚,侧耳倾听,有木棉花“啪”的几声坠下,顿时满地落红,仿若一小片红
父爱,是一株茉莉,在角落里默默地散发着香气;父爱,是一片宽广的海洋,深沉不可斗量。  ——题记  静夜中的一轮凉月,笼罩着潮润的雨丝,卷着空气中的花香,这便是夏夜最撩人心弦的景儿了。一抹橘黄色光影下,一个单薄的身影,正低头嘬着茶,随即,口腔里泛起一抹微甜,可很快被那苦涩取代了,我不禁蹙了蹙眉:“真苦!”烦躁的心情也浮上心头。  “怎么一个人喝茶呢?像个小大人!”一声洪钟般的话语打破了夏夜的寂静。我
【模拟金题】  请将 “_____之窘”补充完整,以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思路导引】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窘”有如下四个义项:①动词,“陷于困境”,如“窘于阴雨”“窘与饥寒”。②形容词,“穷困”,如“日子过得很窘”“生活窘迫”“窘困”。③形容词,“难堪”“为难”,如“窘境”“窘态”。④动词,“使为难”,如“算了,不要窘他了”。常用的含“窘”字的词语有“窘境”“窘况”,
他很爱画画。小时就痴迷画花、草、蝉、鱼、猫、狗……每次画出来之后,奶奶就竖起大拇指,大声称赞。其他的小朋友都不以为然,指着他的画说:“难看死了!”确实,和其他孩子的画相比,他的画差得太多了,有的画得根本就不像那么回事儿。他不管,就是不停地画。  为画画,他没少吃苦头。因沉迷而误事挨打的次数,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了。中学毕业,他毅然不顾父母的反对,报考了美术学院。正如父母所料,到了大学后,他发现同
读到过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先生的一篇文章,谈及他有十多年的散步习惯。最喜欢在人车寂静的平常夜晚,和太太一起,沿着台北市的一条林荫道缓慢行走,一直走到路的尽头,再坐下来喝杯咖啡,一边聊聊那些熟悉不过的香樟、菩提、栾树,观察它们的细枝嫩叶在春夏秋冬、暮去朝来的细微变化,顺便再聊聊外面的世界又发生了哪些稀奇古怪、山高水长的事情。天天如此,乐此不疲。  今天我们赶上的,恰好是一个物质日益丰硕的时代,每个人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