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缓冲空间的MRI研究

来源 :颈腰痛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MRI检查,观察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脊髓缓冲空间的变化。方法将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患者50例(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Pavlov≤0.75)作为狭窄组,另外性别匹配的50名正常志愿者为正常组。在颈椎MRIT:正中矢状位测量C3-7节段脊髓和硬脊膜囊直径,脊髓缓冲空间=硬脊膜囊正中矢状径-脊髓正中矢状径。对两组问C3-7各对应层面脊髓缓冲空间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组内不同测量层面脊髓缓冲空间的差异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狭窄组和正常组C3-7节段脊髓缓冲空间的范围分别为(2.93±0.56)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钉内固定和cage
本科采用UPASS—Ⅱ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周定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结果品示所有患者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得到有效矫正,为患者减轻了疼痛,恢复了脊柱稳定,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创造了条
目的探讨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背根神经节异位患者的术前诊断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背根神经节异位患者38例,对患者术后1、3、12个月及未次随访时
对于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常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传统的手术入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有出血多、术后腰背痛发生率高的缺点,近年来主要的改进在于经皮微创椎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PPSF)是对传统开放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一种补充,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现已广泛运用于胸腰椎骨折、脊柱退变、畸形、肿瘤、感染等病例中。术前定位及术中计算机辅
经皮椎体形成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因其创口微小、康复迅速、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