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来源 :学习与科普(知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不但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次改进,还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又有一定的规律或者相似的模式,所以新课改中高中数学学科将建模能力作为的一项重要的素养,鼓励教师重视课堂建模并教会学生自主建模,为其未来生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分享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数学建模能力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建模;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外,还要注重应用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数学建模就是一种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延伸,同时也是新课改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成为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新课改浪潮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认识到数学建模对于学生的现实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以此锻炼和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为其未来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利保障。
  一、数学建模的意义
  数学建模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支撑,缺乏了理论支撑后,学生们不管遇到什么数学问题都会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是建立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一种体现方式,更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掌握了建模能力的学生,不仅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产生更大的好奇心,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也会得到锻炼,其他素养也在建模能力的推动下向前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当下高中数学课堂中仍旧面临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学内容不科学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仍旧有教师将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目标,导致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更没办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建立联系。
  三、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对策
  结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以及数学建模的意义,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可以促进学生建模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的对策。
  (一)创设合理情境,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新时期,教师们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到追求标新立异,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人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这对于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作用。情境式教学手段是一种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总结出的激趣式教学手段,获得了很多教师的青睐。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并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建模,促使他们的建模能力随着学习兴趣的提升而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先通过知识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出几种学习的函数模型,并说出它们各自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际用途。随后,教师将自己设计的三种投资方案呈现出来,鼓励学生为自己挑选出最佳的投资方案。在合理的情境中,学生们会将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并根据投资天数和回报的关系列出三个函数。与此同时,在函数关系分析过程中,学生会结合具体的天数做出不同的评判,推理出具体的投资方案,并为建立三种不同的增长模型韩式基础。在建立数学解题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们通常会先梳理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将文字和数字转化为数学语言进行建模,再在解模的同时将实际问题与之联系到一起,为解决更多的问题奠定基础。此外,在建模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建模能力也随之发展。
  (二)组织激趣活动,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们十分重视兴趣培养,并通过组织激趣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达到此目的。建模能力对于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以及解题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所以数学核心素养将此纳入其中。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激趣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带着兴趣探寻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以此锻炼和增强他们的建模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应用”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某地温度变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图象建立三角函数关系,并解答一系列问题。同时,教师又将潮汐的周期性变化表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自主做出散点图并结合图象抽象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多媒体辅助下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可以自主观察到数字的规律性特点,同时学会了利用三角函数模型描述其中的规律性,进而建立起函数解析式。在激趣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堂主动性不断提升,建模能力也随之升高,当教师将题目延伸到弹簧振子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快速应用模型求解出函数解析式以及相关问题。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的提升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十分关键,所以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建模能力的培養。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促使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到建模的意义,并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快速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概率”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一上课便组织比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解答关于工考核过程中选取工人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将组合数公式应用到解答题过程中。当学生完成比赛后,教师将刚才的问题进行延伸,提出工人检测合格与不合格零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概率问题转化为排列问题,并运用排列组合的公式展开运算。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中除了选取概型和排列概型的设计以外,还可以将发生概型、统计概型、几何概型等总结出来,促使学生们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概率问题的解答都可代入这几种概型中。在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势下,学生们的解题能力不断提升,建模能力也随之发展,为其后面灵活地将各种概型运用到解答各种概率问题中奠定基础。
  (四)师生共同研究,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们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十分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建模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员,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更利于学生其他几种素养的快速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带领他们共同解决某一问题并建立起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的建模能力提升了,解题能力也随之升高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数列”相关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大学助学贷款的问题展示出来,并将关于月份、本金与利息的和的表格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假设出条件后思考“10000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和是多少”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尝试先自主解答了1个月、两个月直到24个月时的付款金额,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此问题是一个关于x的一次方程,同时式子与等比数列有关。随后,通过师生的共同研究,大家一个构建出关于x的方程,为解决更多关于分期付款方式等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使学生的建模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四、小结
  一言以蔽之,在新时代的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向,并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将更多高效的教学对策引入课堂,促使学生融入数学课堂的同时学会建模,并且能够使通过建模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为解决更多的问题以及获得更多的知识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俊涛. 刍议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J]. 中学数学研究, 2020(8).
  [2]杨晓兰.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8):574.
  [3]武天明.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建模在实际教学中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 新课程, 2020, 000(007):P.15-15.
  [4]高迎春.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3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发展策略。生物课堂上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利于教师优化生物教学环境,还能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从而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勤思考的好习惯。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运用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生活情境;高中;生物教学;
期刊
摘要:当前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版本多围绕统一话题推进单元活动,听、说、读、写各板块内容均抓住主线而展开,这一过程中体现了语言运用的多元功能,建立单元知识内在关联,把握统一整体,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优化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方案,应先把握教材编写特征,由浅入深挖掘单元要素,确定单元教学目标,重新调整与重组单元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入真实、生动的语境,深化实践与感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方案,顺利实现高效课堂根本目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越来越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除了对于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新一代人才。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教育部的不断改革,教育教学也从传统的应试教育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育人阶段,由受到学生特点不同的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认识到初中生物学科的价值和意义,为学生构建和谐、高效、创新的学习氛围。教师借助“合作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思想,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特点,在掌握生物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对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当中,都需要接受的教育课程,而古诗词的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世界上独有的存在,它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正确的思想理念,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措施进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措施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而语文教学是现代小学教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将语文教学和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教学案例策略,以期为实现语文新课改教学发展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信息技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问题”早已作为轴线贯穿整个课程,起到启发、引导、点明中心等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带领学生进行有思考的阅读。本文明确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此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前言: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师可根据具体的阅读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出发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出现,事业单位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相对于国内其他企业来讲,原本只有事业单位才完备的“五险一金”等福利保障,现在其他的社会企业也能够满足这方面的福利需求,也就是说这方面的福利保障已经做到了社会化,因此事业单位的人才将会离开事业单位,到企业去创造自己更大的价值,收获更大的财富,摆脱事业单位的同岗同酬。本文基于对相关知识的研究,探讨了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最后将本人所学的专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教育界的改革,所以社会中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培智学校中的学生的智商水平、生活能力都普遍低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所以应该给予培智学校的学生更多的资源,这样才会使这些学生得到同普通学生同等的待遇,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因此为了可以让學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在培智学校中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以及改进的措施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培智学校;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积极的认识和创造倾向,就是一种兴趣,。古罗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就提出“寓教于乐”理论,该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教”与“乐”的辩证关系:“教”寓“乐”中,“乐”为“教”存。这难道对我们的文化教育没有启迪吗?周恩来总理在谈到关于文化教育时,就曾经强调过“寓教于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