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源和本地水库水源原水混用的给水厂运行实践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tingl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深圳地区东江原水和本地水库的原水酸碱性及浊度存在差异的情况,某水厂通过总结多年原水混用经验,制定科学系统的混用方案及相关工程改造措施,解决了双水源水质差异对水厂运行管理及药剂投加带来的问题。实践表明,在东江支线水源和本地水库水源混合比例为4∶6~5∶5时,可有效改善双水源水质pH值和浊度差异问题,通过稳定原水水质进一步提升出厂水水质稳定性,使平均出水pH值由改造前的7.28~7.68稳定为7.43~7.57,平均出水浊度由改造前的0.11~0.21 NTU稳定为0.10~0.12 NTU。此外,
其他文献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渠务署致力协助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多年来在下辖的一些厂房安装了节能及可再生能源设施。随着香港"净化海港计划第二期甲"的正式启用,渠务署在昂船洲污水处理厂(全港处理污水量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安装了一套水力涡轮发电系统,利用流动污水的液压能量推动涡轮发电机,继而产生电力供厂内设施使用。对这套系统进行了介绍,包括推行相关工程项目时遇到的挑战,系统设计与施工的考虑和特色,以及系统的运行表现。
对正在编制的广东省标准《城镇地下污水处理设施通风与臭气处理技术标准》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压差控制、设置缓冲间、臭气风量、气流组织、主要恶臭污染物室内外排放指标、防烟排烟设计等方面的规定,以及最基本的节能措施等。该标准考虑了地下污水处理厂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工艺、建筑、风、水、电等方面做好对恶臭污染源的监测、控制与臭气处理,避免不同区域之间臭气的扩散。该标准在地下污水处理设施内外部空气环境控制效果
结合福州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案例分析与总结,提出生化系统挖潜步骤、深度处理工艺选择要点、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特点,并对提标改造工艺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根据3座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工艺、进水水质、区域环境功能、运行情况采用不同的设施改造和提标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均选用高效沉淀池,过滤工艺分别选用深床滤池、滤布滤池和活性砂滤池。实践表明,3座污水厂出水都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因地制宜选择深度处理
纯膜MBBR工艺系统不设二沉池,无污泥回流,以附着态形式存在的悬浮载体生物膜完成污染物的去除,生物膜在流化的作用下实现动态更新,无需反冲洗,具备极佳的抗低温性能,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可灵活应用于污水厂各工艺段,从而获得优良的出水水质。总结了纯膜MBBR工艺污染物的去除特性,描述了该工艺脱碳、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介绍了国外Lillehammer、Gardermoen、Sjolunda、Phi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