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党校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安源党校、北京党校是我们党成立的两所最早的党校。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回顾在安源大地上曾经发生的党建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具有重大意义。
  1924年寒冬时节,江西萍乡安源山下一个叫“八十间”的院落,简陋朴素的房间里,一群来自安源路矿的年轻工人和在校学生,开始了一段紧张严肃的集中学习……
  在外人眼里,这是一所刘少奇主任带领工人、学生新成立的一所补习学校,除了校规严格、学习紧张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实际上,这所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党校——安源党校(亦称团校)。
  安源党校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开办都带有许多神秘、耀眼的光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党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党校;同时党校与团校合办,做到既培训党员干部,又培训青年团员和工会干部;授课老师刘少奇、肖劲光、汪泽楷、任岳等赫赫有名;教材内容丰富、紧跟形势,甚至老师自编自印教材;从这里培养出的学员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样一所创办最早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党校,今天,依然朴实无华地矗立在青翠的安源山下,它像一位见证沧桑历史的老人,眺望远方,目光坚毅,无声地诉说传递着93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我们重温那些为数不多的历史记载和回忆资料时,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看到了那段秘密而紧张的学习场景。
  安源工运发展,党员数量骤增,亟需系统训练
  安源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之一,这是一块充满激情、充满火焰的土地。1921年,由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开始兴起。而这一运动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工人教育。
  据《中国共产党江西简史》记载,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和湖南株洲到萍乡的株萍铁路的合称,共有工人1.7万人。为了开展安源工人运动,1921年秋,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泽东到安源考察,向工人宣传劳工解放思想,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同年12月下旬,毛泽东偕李立三再次来到安源,考察安源工人的状况和组织工人团体的条件。12月底,李立三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安源开办平民学校,开始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
  随后,安源党组织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读书社、妇女职业部、工人师范班和劳动童子军,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人学校教育体系,在领导工人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另一方面,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全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而安源工人运动却奇迹般地继续高涨,出现了持续两年多的兴盛局面。安源党组织依靠工人的团结和斗争,有效地保卫了工人俱乐部和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
  1924年,随着安源工人运动的发展,安源党和团地委等组织也随之成立,安源的党员人数骤增,到年底,安源地委拥有198名党员,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994名)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
  当时,安源的大批党员虽然参加过工人补习学校、工人读书处的学习,并受过工人革命运动的熏陶,但毕竟未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黨的基本知识十分缺乏,因此迫切需要参加学习和培训。这一时期,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也十分重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在1924年9月至1925年5月俱乐部会计年度预算中,教育经费增加到15000元,占总收入一半以上。所有这些都在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条件。
  酝酿创办安源党校
  1923年2月7日,军阀吴佩孚用武力镇压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后,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更加残酷,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为了适应形势变化,中共安源地委按照毛泽东制定的“弯弓待发”的防守策略,开始将工运工作的重点放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在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前后,中共安源地委便在工人学校内开设了“特别班”,专对“工人居领袖地位者”实行“主义和政治上之训练”,使党员、团员“对主义之观念较前略有明确”,这实为中共安源地委党校的前身。
  安源党校的最终成立是在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召开之后。据史料记载,1924年召开的青年团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分别强调了进行团内和党内政治训练的重要性。特别是1924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上发出一个重要的声音:“要尽快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到的办党校的记载。
  由于安源拥有独一无二的无产阶级组织,会后,党中央和团中央领导人蔡和森、恽代英、林育南相继来到安源巡视,着重对党、团组织内部的训练给予指导。恽代英在他的巡视报告中写道:“安源为独一无二之无产阶级组织。”1924年秋,曾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过的汪泽楷、任岳、袁达时、胡士廉、肖劲光等回国不久,即被派到安源工作,从而加强了安源党、团、工会组织的领导力量,同时也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干部。安源党、团地委在1924年10月底、11月初召开联席会议时,决定合办党校(亦为团校),训练党、团骨干力量。时任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对安源党校十分重视,他指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要对党校的创办予以大力支持。遵照刘少奇的指示,俱乐部腾出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校作为党校校舍,那里宿舍、课堂、办公室、操场、厨房、厕所一应俱全。随后,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1924年12月,安源党校(亦为团校)开学,首批党校学员为60人。
  丰富的学习生活
  安源党校开学时,是在安源一个叫“八十间”的院落里上课,但由于地处闹市,房子又小,不适宜办党校,后在放寒假后搬到张家湾安源工人子弟学校第一校上课。
  党校的教室设在学校二楼,房间坐东朝西,宽敞明亮,里面摆放着十几张简陋的桌椅板凳,正面墙上挂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画像。首批到党校学习的学员,是由安源党、团地委派来的,分成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的学员是工人中的党员、团员,高级班的学员是学生中的党员、团员。由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汪泽楷和地委组织部长任岳,新任青年团安源地委书记袁达时和地委委员胡士康,以及安源工人俱乐部游艺股长肖劲光等任教,而刘少奇也曾到党校授课。
  据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才3年时间,没有自己的党史,所以授课的教材是由瞿秋白、王伊维所译的《政治经济浅说》《俄共党史》《少年运动史》等。安源党、团地委还自编《社会发展史》等教材,由教员刻制蜡版油印后,装订成册发给学员阅读,并每周授课3次6小时。授课时,教员结合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比喻,從原始社会讲到袁世凯复辟称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止。1925年5月,因大部分党校学员每天都要正常上班,加上他们都在党、团、工会组织中任职,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上课,又因时任安源地委书记汪泽楷等去醴陵发展党、团组织,而不能按时授课,于是决定将两个班缩减为一个班,共30人。课程亦缩减,仅讲授《政治经济浅说》和党的“四大”重要议决案。
  走向一线的学员
  学员们在安源党校学习后,有的去基层担任领导工作,有的调往外地委以重任,有的派到苏联留学深造。譬如,1925年9月送到苏联留学的就有曾任中共安源地委书记的宁迪卿、青年团安源地委委员胡子厚、地委候补委员左镇南、汤正清、罗寿如等。安源党校毕业的大部分学员,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25年9月21日,北洋军阀武装封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安源党校被迫停办。
  安源党校的创办,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所作的开创性贡献。它创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意义却十分重大和深远,为党培养了人才,造就了干部,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力和战斗力,达到了中共中央所希望的“养成指导人才”的初衷,为中国共产党以后创办党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作者:谢继炯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间:2016年04月  馆陶县偏于河北东南一隅,是一个很普通的贫困县。这儿的村庄基本没山没水没资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这样的村庄如何创建美丽乡村,其探索就有很强的典型意义。这本书正是这种探索的一些成果和总结。  这是一本很“写实”的书,对美丽乡村的具体创建有很多宝贵的实操技巧介绍,同时该书绝不是一本简单的美丽乡村建设“说明书”,它更大的意义是回答了“什么
期刊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好的家风,孩子们都能在好家风的影响下,努力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益的人。“城中村”,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外来流动人口进城务工而逐渐蔓延各大城市的社会现象,这些“城中村”的居民大多背负着沉重的生存压力,游走在城市文化的边缘,并衍生出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而这正是《一诺的家风》这部少年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小说的主人公唐一诺,在读者面前的第一次亮相,
期刊
《御窑千年》作者阎崇年是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等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瓷器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符号。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项伟大创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甚至在英文中,“中国”和“瓷器”共用一个单词“CHINA”。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英文中国的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也是中
期刊
好像一夜间,事物都拥有了灵魂,变成了智能。走在街头巷尾,偶尔都能听到人们聚在一起大谈如今的各种黑科技,音箱像是安装了大脑,会按照你的要求去网上寻找音乐;摄像头居然能辨出你家几口人;手机软件比你的家人还了解你各项喜好和需求……不得不感叹,科幻的世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一切设备和物品都像开了窍一样,越来越聪明。  在百度李彦宏等著的《智能革命》一书中,能读到更多这种神科技,看到更多人工智能在现实中的行
期刊
2016年的春节,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传遍了朋友圈。对于作者黄灯来说,这篇文章是她对家族历史的梳理,是她多年观察的一次偶然出场。由这个视点出发,她又将目光投向了与她生命产生关联的三个村庄:丈夫的老家丰三村、自己的出生地凤形村、和外婆生活的隘口村,对这三个村庄的回望和关照构成了她的新书《大地上的亲人》。  作为整个家族里唯一一个获得高学历的人,黄灯的成长经历,隐喻了一条逃离
期刊
近日,一则“惠州女子怀二胎为生男孩,花大价钱网上买‘生男神药’”的新闻引起人们关注,卖家宣称只要孕妇在怀孕7周内及时服用,就能够改变胎儿性别。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贺芳指出,胎儿的性别自精子和卵子受精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所谓“生男神药”纯属无稽之谈。  吃药可以改变胎儿性别没有科学依据  贺芳医生介绍说,人类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22对为常
期刊
作者:陈雨新  出版社:江蘇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中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叫“留守儿童”,他们只能从电话里感受父母的爱,却不敢奢望,自己的孤独与无奈有谁能懂。你,看得到他们的叛逆,看不到他们的心,因为他们从未说出:爱我,请理解我……  这是一部留守儿童书信集访谈录,16 个留守儿童的心声,全国6000 万留守儿童的缩影。蓝信封书信集项目组与留守儿童之间保持5 年的信
期刊
权胜良,艺名良越、禅墨斋,1967年生,安徽省寿县三觉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下有礼书畫院副院长。近几年绘画受国家一级美术师史国良教授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赵开雷老师的指教,进行古代畫谱的临摹。
期刊
杨春燕,字净萍,北京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美术系,首都師范大學首届书法研究生班。作品先后入选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妇女书法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北京书法家精品展等。
期刊
茶新菇,又名茶树菇,是我国近年来新开发比较成功的珍稀食用菌。菌袋污染是茶新菇栽培的难题。这里主要介绍茶新菇菌袋污染原因及控制技术。    一、菌袋生产常见的污染源    1.绿色木霉。竞争性杂菌之一。其菌丝生长浓密,初期呈白色斑块,逐步产生浅绿色孢子,菌落中央为深绿色,向外逐渐变浅,边缘呈白色;后期变为深黄绿色、深绿色,会使培养基全部变成墨绿色,受其侵染后养分破坏,严重时使培养基全部变成墨绿色,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