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杨舒春:不当外交官回乡开农场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1974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毕业生”、“外交官”、“贸易公司老板”、“菜农”,你也许很难把这几个身份联系在一块儿放在一个人的身上,然而这些都与无锡小伙杨舒春有关。他演绎了真实版的《中国合伙人》,为解决时下最令人揪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回到家乡无锡开办有机农场,同三名合伙人一起摸索、打拼出一条致富新路,还雄心勃勃要将自家小农场,打造成一家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
  不当外交官,
  远赴西班牙闯天下
  杨舒春出生在无锡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学习上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1999年顺利考取了北京大学西班牙语专业。2002年,当时还在北大读大三的他被外交部选中,公派到西班牙留学一年。
  2003年7月,杨舒春结束在西班牙的学习回到北京,参加了外交部的入职考试,并顺利通过。正式入职前有一个月空闲时间,杨舒春回到老家无锡,和父母团聚。杨舒春的爸妈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你想啊,人家一问起你儿子是干什么的,外交官,多神气!
  离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母亲满心欢喜地给杨舒春收拾行李,父亲也早早地就给他买好了回北京的车票。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回北京的前三天,杨舒春突然不见了。眼看去外交部报到的日期就要到了,可杨舒春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不见踪影,父母急得几乎崩溃。眼看着已经错过了去外交部报到的日期,老两口只能无奈地坐着火车去了北京,替杨舒春到外交部说明情况并交了违约金。
  他父亲说其实那不叫“赔”,叫“还”,因为学费生活费都是外交部出的。杨舒春觉得很对不起父母,自己不仅让他们失望,还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但他不敢回家,害怕爸妈知道他的决定做出过激举动,只能使出一走了之这一下策。杨舒春为什么要做出这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呢?其实他的转变,就发生在去西班牙公派留学那年。
  杨舒春从小就非常喜欢踢足球。在西班牙留学时,他在当地一家报社找了份报道足球比赛的工作。这家报社是一个中国人办的,那个人当年到马德里的时候几乎身无分文,最后赤手空拳一番打拼,竟有了几亿身家!此人颇具传奇色彩的创富经历,让杨舒春热血沸腾,决定放弃外交部的工作在异国搏一把。
  “如果让我一眼可以看到自己40岁、60岁的时候在干什么,会觉得很恐怖的。我的人生应该是每天充满变化,每天在奋斗中不断地前行。”带着白手起家、在异国干一番大事的激情和梦想,2003年9月,杨舒春再次回到西班牙。他一边在马德里大学攻读市场学硕士学位,一边在报社和进出口公司打工,攒钱准备创业。
  杨舒春在进出口公司打工时,认识了一些代理商,这些人专门帮像快餐店这样的零售企业采购促销时的赠品。2007年,他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50万元,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从中国定制小商品卖给那些认识的代理商,从中赚取差价。
  到2010年,杨舒春已经在西班牙有房有车,过上安逸的日子。他的一些朋友惊羡不已,有的还想去投靠他!其间,孝顺的杨舒春考虑到自己是独子,爸妈离不开他,准备把父母接到国外一起生活。不过在西班牙住了两个月,尽管生活环境和条件都不错,但由于语言不通老人觉得很不适应,认为还是在国内生活好。
  不可思议!
  旅欧老板竟要回国种菜
  2011年1月,杨舒春又突然做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在西班牙的一切回国种地。没有西装领带,只有布鞋、三轮车,吃住都跟村民在一起,这就是他回国之后的生活。“这小子真是脑子进水了,不在欧洲当老板竟回来种菜!”还有人猜测杨舒春是在国外混不下去,迫不得已才回老家农村躲债。听到这些议论,父亲连门都不敢出了。
  那么,杨舒春究竟发现了什么商机呢?原来,一次他从马德里回来陪父母过年时,得知近几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在市场上,即使你出大价钱想买一种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产品都很难,这让杨舒春非常担忧。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闪过,何不在家乡专门种“放心菜”?既能照顾爸妈又能创业!
  回到无锡后,杨舒春遇到中学同学丁晨。丁晨说,早在4年前他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就准备投资办农场,但因土质较差,整个地块整整闲置了3年。其间,他们不断翻土、晒土,让泥土起到自净作用,还投放微生物菌让泥土变肥。之前农民反映泥土很贫瘠,种植效果不好,不过经过3年修复,第一年他们种植的一大块水稻田水稻长势就非常好。多年种不好粮食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当地农民都很吃惊。这年他们种的水稻共收获稻谷1万多公斤,尽管价格比市场上高出不少,还是深受欢迎,没多久就脱销了。
  对方的绿色种植理念很受杨舒春欣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杨舒春把自己多年来打拼的积蓄投入进去,要和合伙人一起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农场,他什么活都干,甚至挑过猪粪,这些活之前他从来没接触过。
  对于他选择的这份工作,父母觉得很不值,甚至不好意思告诉亲友,一个名校毕业生放着很牛的外交官不当竟然回家种地。但杨舒春并不这么看,至少他做到了让全家人都能吃上放心菜,而且搞农场是他喜欢做的事。让更多人能够和自己一样吃上安全食品,这是他追求的梦想。
  位于无锡市鹅湖一个占地80亩的农场,就是杨舒春回国以后和三个合伙人一起办的。四人分工明确,有的抓生产,有的做外联,杨舒春就负责制定农场整体的经营思路,而这也正是他最有把握的部分。杨舒春的经营理念是:“一定要坚持有机的方向,绝不能因为追求产量和规模而放弃这个理想。”几个合伙人都表示赞同。
  有了这位北大高材生的加入,原本枯燥的农场更加生机勃勃。合伙人龚女士深有体会地说,杨舒春思维活跃,在经营中提了很多中肯意见。之前,大家曾想自己养牛,解决奶制品供应,被杨舒春否定了。因为解决奶制品质量的源头,必须有高质量的奶牛,而从国外进口大批奶牛不现实,况且无法提供那么多草喂牛。他提出的这些理由,让其他3名同伴都心服口服。
  杨舒春对欧洲的种植技术非常感兴趣,还专门到法国和英国的一些农场进行考察,并带回了不少经验和种子;他与国内多位农学院专家保持着联系,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及时向他们请教。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他们都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施肥”,而不是靠化学施肥。为了食品安全,也不使用除草剂,全部靠人工除草。这个小小农场还自成一个循环养殖系统,水稻去壳后稻壳制成糠喂猪,猪粪用于肥土,部分蔬菜喂鸡。有趣的是,在杨舒春的农场里,你还能看到把鱼炖汤给猪吃的一幕。“杂鱼炖汤喂猪,猪粪给蔬菜做肥料,菜叶又用来喂猪喂鸡,全部种植养殖过程,不使用化肥、农药。”   雄心勃勃,
  要把有机农场做成上市公司
  但杨舒春的独特思路也受到不少非议——这个农场虽然只有80亩地,规模不大,却种植和养殖了近30个品种,每一种都只有很少的量,这样的做法成了当地村民眼中的笑话,说他是标准的“小农经济”。
  地少,品种多,不仅因为无法机械化作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且每多种植或养殖一个品种,因为技术不同就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这样做非常不划算。尽管被笑话,可杨舒春就要坚持这么做。他认为,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具有消费高端农产品的经济能力,但很少有农场,可以同时提供餐桌上绝大多数食材,方便消费者采购。他就是要办一个这样的农场,甚至野心勃勃地要把农场做成上市公司!
  然而一年后杨舒春发现,事情远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比如,他的农场买了50头小猪仔,每天只喂玉米和青菜拌成的饲料,甚至用鱼汤补钙,而且猪群是散养的状态,肉的品质自然非常好。2013年5月,第一批养的黑毛猪最先到了可以出售的时候。当地普通猪一斤卖到6元多,他给自己的猪却定价30元钱。这样一头猪能卖6000元,50头就是30万。没想到因价格太高,这些猪根本就卖不出去。最大的一头后来长到400多斤,简直成了“猪模特”,令人啼笑皆非。2013年7月,眼看着第二批的30头猪也都可以出栏了,可第一批猪还一只都没卖掉。这50头猪卖不掉,不仅每天要增加200多元的喂养成本,而且农场一大块的收入都泡了汤,这让所有人都很着急。连合伙人也开始质疑杨舒春,他办农场的理念是不是真有问题。杨舒春的压力非常大,常常失眠。他开始动摇,问自己,当初回国创业究竟对不对。
  那段时间,杨舒春经常坐在农场挖鱼塘时堆起来的一个大土丘上思考,自己生产的绿色农产品,明明品质非常好却硬是没人买账,难道是大家不识货?后来他意识到,农场的黑毛猪之所以卖不出去,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找到愿意买高档农产品的消费者。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让消费者自己找上门来。
  2013年7月的一天,杨舒春找到无锡一家报社的记者,邀请对方来这里参观。那位记者看了他的农场,尤其了解其经营理念后大开眼界,觉得这家有机农场个性十足,很有推广价值。回去就写了一篇“北大高材生回家乡种地”的文章,而且上了头版。这篇报道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杨舒春和他的有机农场一下就火了起来。此后,很多人都来农场考察,杨舒春索性用自己生产的东西做一大桌子菜,让大家免费品尝。通过展示自家的产品,不仅把50头猪很快都卖了出去,而且农场的大米、蔬菜、鸡、鱼等农产品都供不应求,几乎每天都有很多客户打来订购电话,也有人自己开车过来购买。
  此后,杨舒春开始用优先供应的办法,吸引高收入群体成为自己的固定会员。“比如肉质非常鲜美的黑毛猪,因数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只能暂时对会员供应。买我们的猪,都只能通过团购,要凑满一定人数才能屠宰一头猪。”
  会员年初交数额不等的预付款,一年的蔬菜和鱼肉等餐桌上的食材,就全部由农场供应,并送货上门,而且品种非常丰富,光蔬菜就有20多种,有的还是市面上见不到的欧洲新奇特品种,再加上猪肉、鱼和鸡等,家庭所需要的绝大部分食材,都能在这里解决。杨舒春说,这不仅为大家提供了方便,最关键的是,这些农产品都是绿色环保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2014年是杨舒春回乡创业的第三年,这家有机农场已经按照他当时的规划,走上了正轨。到5月底,已拥有常年制会员350多人。
  其实这3年仅是摸索试验阶段,下一步,他计划把农场扩大到5000到1万亩,产品主要供应上海及周边地区。他的目标是每年利润超过1个亿,最终实现公司上市!
  令杨舒春感到最欣慰的是,如今父母已认可了他做“时尚农夫”的人生选择,老人还经常乐呵呵地到农场来帮忙。杨舒春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复制自己的创业模式,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市民能吃到绿色安全食品!
  编辑/刘 柳
其他文献
法国传媒大亨巴拉昂出了一道考题: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通过当地一家报纸征集答案,凡是答案与他预先锁在保险柜中的答案相同者,即可获得100万法郎奖金。结果,只有一个名叫蒂勒的小女孩拿到了全部奖金。她的答案是:野心。其实,巴拉昂所谓的“野心”不是指政治家夺取权位的野心,而是一个人有改变现状、不断超越、从而使自己抵达一个又一个人生高峰的梦想。  她出生在俄罗斯的乡下,从一个卖水果的小女孩到国际T台上的耀眼
期刊
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我抬手看表
期刊
上大学那会儿,宿舍四个人里,她有点特立独行。  每学期一开学,她的书桌上就会有一张新的作息时间表,从学期计划到周计划再到每一天的日计划。甚至还具体到大学四年要看的书、要去的地方、要参加的社团,乃至要在哪一年考完驾照,都被列入清单。让旁人只是看看,就觉得自惭形秽。  后来我们还发现,每天晚间九点,不管有多忙,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往家里打电话,和父母说一些学校里的琐碎。受她影响,我们其他三个人也渐渐开始定
期刊
夏夜,我慢慢地为女儿做一张小床。不急不躁,像在摆弄儿时的积木。孩子在即将做好的小巢和散落一地的钉子间,愉快地跑跳。我想象着当她躺进这崭新的,铺着蝴蝶床单的属于她的小木床上,梦,也必将前所未有地新鲜。当我不小心划破手指,她手忙脚乱地去找创可贴,笨拙地为我包扎,那一刻,我看到了她一颗感恩与疼爱的心。  我为她营造的不仅仅是一张床,还有一种缓慢的心境。  我告诉她,我喜欢那些看雪看得出神的人;我喜欢那些
期刊
在娘的“骄傲”里前行,  懒丫头陪你迈过人生的沟坎  娘的老家在山东,1937年她生于巨野县的一个小乡村,1960年为了躲避饥荒跑“盲流”来到黑龙江省安达市,在工厂里做了二十多年临时工。娘以前认得几个字,但不会写。二舅办小学的时候,娘五六岁,姥姥跟二舅说:“让她到学校玩吧,别掉坑里就行。”可没过两年因为战乱,娘上学的路刚刚开始就被迫中断了。  目不识丁的娘羡慕读书人,四十多年前我出生时,娘自作主张
期刊
妙龄女孩放弃大都市的工作机会,独自到深山中学当支教老师,她不仅与600多名留守孩子演绎出动人“母子情”,也邂逅了长相酷似周杰伦的恋人。但厄运却在婚后接踵袭来,她先后生育3个儿子全部夭折!忍着锥心之痛和误解嘲讽,她将孩子的眼角膜等器官捐给绝症儿童,为他们带去了光明和重生。  纵然一次次被命运抛进人生风暴中,这位“最美支教”却从未离弃那帮山里娃,并要扎根深山一辈子,用大爱之心照亮他们的天空……  深山
期刊
周迅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当红女星,她有过四段公开的恋情。每段感情她都全情投入,却以受伤结束。2014年5月,周迅大方公开了与好莱坞华裔男星高圣远的恋情,爱情里越挫越勇的她不仅赢得了数万网友点赞,也收获了万千粉丝祝福……  浪漫游戏催生跨国之恋  2013年春天,周迅应邀赴香港拍摄一款化妆品广告,著名导演陈可辛为妻子吴君如举办生日晚宴,周迅成为座上宾。数十位宾客中,一位名叫高圣远的帅哥很是打眼。他玉
期刊
从“2014·虾米西湖音乐节”到“北京乐谷音乐节”,作为压轴演出的郑钧彻底疯狂了一把,长达50分钟的激情献唱嗨翻了现场,十足的郑钧小型演唱会。  郑钧的铁杆粉丝们永远记得,当年的郑钧能将一条破烂牛仔裤穿十几年;他用留长发来表明他桀骜不驯的人生态度;他还可以本着对音乐负责的执著精神,在选秀节目上对不靠谱的评委当场翻脸……我行我素,视音乐为生命,将灵魂和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直在和世界拧巴或自我拧巴
期刊
面对跳下爱情“火坑”的女儿,爱女心切的母亲决绝地以冰水挡之,竭力浇熄女儿的爱情之火……亲情与爱情开战,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悲剧也由此而来——  母亲的无奈,  女儿恋上绝症离异男  2012年3月的一天,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手术室门外,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在激烈争吵着。女孩在手术室门口的等候区来回踱步,泪水涟涟,口中喃喃自语:“祥杰,你要坚强,我等着你……”中年妇女却不住地“泼冷水
期刊
她,是个普通的女工人,曾经拥有着运动员般健美的身材和温馨幸福的家庭。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安逸的生活承受了炼狱般的折磨。红斑狼疮、神经末梢炎、失去右脚、婚姻破裂这一系列悲惨故事,在她身上一一上演。“命运给咱啥,那就接着呗!”在乐观的自我调整中,她立志成为了女学霸。患病期间,拿下中文、司法、金融、工程等领域的十几项专业证书。并成功地从一名普通女工跨界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她因而成了众多女性心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