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前葡萄膜炎(AAU)治疗前后眼前节的UBM扫描图像特点,评价UBM在AAU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45例(45眼)AAU患者纳入研究,炎症程度为中至重度。患者于治疗前以及当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到患眼前房细胞和玻璃体细胞消失时行UBM检查,测量房角开放角度(AA500)、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和睫状体厚度(CBT)等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患眼治疗前各个象限的AA500、AOD500、CBT均大于对侧健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2、3.950、5.277、6.350、5.455,P<0.01)。经过治疗炎症消退后,患眼AA500、AOD500、CBT较治疗前减小(t=-16.990、3.964、5.373、6.360、5.629,P<0.01),和对侧健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0.296、-0.371、-1.693、-0.811,P>0.05)。
结论AAU患者的AA500、AOD500和CBT在炎症的发展和消退过程中发生动态变化,UBM可实时监测AAU治疗前后眼前节结构的变化规律,为AAU的诊治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