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没有绝对的科学依据,但这种亡羊补牢式的手术已成为斯威士兰的全国性运动。
巴内勒·沙班古是非洲东南部国家斯威士兰一名18岁的高中毕业生。他躺在一家小诊所的病床上,吓得浑身发抖。带着大口罩的护士手里拿着装满麻醉剂的针管,把麻醉剂注射进巴内勒的生殖器根部。
巴内勒疼得大叫起来,毕竟挨针扎的地方是“命根子”。在正式动刀以前,巴内勒还需要追加一针麻醉剂。
巴内勒接受的是该国正流行的男性割礼手术,专业的说法叫包皮环切手术。这本来只是一项可以帮助男性改善个人卫生的简单小手术。候诊室里还坐着十几个准备动手术的男性,其中不少人尚未成年。
男士们如此踊跃来“挨刀”,是听说割礼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斯威士兰全国共有119万人口,接近1/5的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贫穷、医疗资源匮乏以及男权文化是艾滋病泛滥的主要原因。
令人惊讶的是,一夫多妻制至今仍在斯威士兰广泛流行,无节制的性行为和滥交也很严重。2010年9月,该国居然曝出了22岁的王妃趁国王出访之际与已婚司法部长偷情、被警方双双捉奸在床的新闻,而这位让国王“戴绿帽”的风流女子已经是国王陛下的第十二任妻子了。
斯威士兰是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家,与南非相邻,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实行绝对君主制的国家之一。它与中国尚未建交,许多国人也对这里感到陌生。
拥有优美自然风景和充沛旅游资源的斯威士兰被一些旅行者描述为“宛若处女地的异域之国”,然而,斯威士兰的未来很可能被嚴重的艾滋病泛滥毁灭。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由于艾滋病泛滥,该国的人口死亡率在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上升了一倍;壮年男女中,将近一半感染了艾滋病毒;1998年之后,斯威士兰的人均寿命从61岁骤降至47岁。
2006年,斯威士兰政府开始提倡男性接受割礼手术。2010年,由南非、乌干达和肯尼亚联合进行的一组对照试验表明,接受过割礼的男性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下降了60%。就连科学家们都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斯威士兰政府还成立了“男性割礼特别工作组”,主席乌斯·马加古拉表示,政府必须也有权采取任何措施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割礼成了一场全国性的运动。截至2010年年底,斯威士兰有16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性接受了手术。政府工作小组还计划在全球招募更多医生进行这项简单的外科手术,斯威士兰卫生部长安亚达·恩克托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证明非洲可以团结一心对抗艾滋病。”
巴内勒的手术很成功,十天之后,他又带着两个朋友来到了诊所。斯威士兰已经在学校里推广了环切手术,候诊室里挤满了未成年的男孩子,还有不少人在窗外观望。
在斯威士兰全国各地,工作人员把成年男子和未成年人分成两组,分别宣讲割礼的好处,旁边播放着舞曲“助兴”,每隔10分钟就有人拿起麦克风问台下的人:“兄弟,你割了吗?割礼能降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风险,轻松无痛,赶紧到工作台报名吧!”
也有卫生专家对这种荒唐的全国性运动提出质疑:虽然很多斯威士兰的男子表现得很主动,但“目的不纯”。很多民间组织对轰轰烈烈的割礼表示担忧:这会不会让斯威士兰人在性行为上更加无所顾忌?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割礼会使人百分之百安全,对艾滋病完全免疫。为了防止这种趋势蔓延,民间组织主动向接受手术的人提供咨询,告知他们今后仍需要使用安全套,并且提供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服务。
2010年7月,一些医学专家呼吁艾滋病高发的非洲国家领导人带头禁欲一个月,斯威士兰预防艾滋病的机构对这个主意表示欢迎,但即使领导人们都响应了号召,一个月后会发生什么?人们会不会爆发式地来一场“性狂欢”?
巴内勒·沙班古是非洲东南部国家斯威士兰一名18岁的高中毕业生。他躺在一家小诊所的病床上,吓得浑身发抖。带着大口罩的护士手里拿着装满麻醉剂的针管,把麻醉剂注射进巴内勒的生殖器根部。
巴内勒疼得大叫起来,毕竟挨针扎的地方是“命根子”。在正式动刀以前,巴内勒还需要追加一针麻醉剂。
巴内勒接受的是该国正流行的男性割礼手术,专业的说法叫包皮环切手术。这本来只是一项可以帮助男性改善个人卫生的简单小手术。候诊室里还坐着十几个准备动手术的男性,其中不少人尚未成年。
男士们如此踊跃来“挨刀”,是听说割礼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病毒。斯威士兰全国共有119万人口,接近1/5的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贫穷、医疗资源匮乏以及男权文化是艾滋病泛滥的主要原因。
令人惊讶的是,一夫多妻制至今仍在斯威士兰广泛流行,无节制的性行为和滥交也很严重。2010年9月,该国居然曝出了22岁的王妃趁国王出访之际与已婚司法部长偷情、被警方双双捉奸在床的新闻,而这位让国王“戴绿帽”的风流女子已经是国王陛下的第十二任妻子了。
斯威士兰是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国家,与南非相邻,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实行绝对君主制的国家之一。它与中国尚未建交,许多国人也对这里感到陌生。
拥有优美自然风景和充沛旅游资源的斯威士兰被一些旅行者描述为“宛若处女地的异域之国”,然而,斯威士兰的未来很可能被嚴重的艾滋病泛滥毁灭。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由于艾滋病泛滥,该国的人口死亡率在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上升了一倍;壮年男女中,将近一半感染了艾滋病毒;1998年之后,斯威士兰的人均寿命从61岁骤降至47岁。
2006年,斯威士兰政府开始提倡男性接受割礼手术。2010年,由南非、乌干达和肯尼亚联合进行的一组对照试验表明,接受过割礼的男性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下降了60%。就连科学家们都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斯威士兰政府还成立了“男性割礼特别工作组”,主席乌斯·马加古拉表示,政府必须也有权采取任何措施来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割礼成了一场全国性的运动。截至2010年年底,斯威士兰有16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性接受了手术。政府工作小组还计划在全球招募更多医生进行这项简单的外科手术,斯威士兰卫生部长安亚达·恩克托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证明非洲可以团结一心对抗艾滋病。”
巴内勒的手术很成功,十天之后,他又带着两个朋友来到了诊所。斯威士兰已经在学校里推广了环切手术,候诊室里挤满了未成年的男孩子,还有不少人在窗外观望。
在斯威士兰全国各地,工作人员把成年男子和未成年人分成两组,分别宣讲割礼的好处,旁边播放着舞曲“助兴”,每隔10分钟就有人拿起麦克风问台下的人:“兄弟,你割了吗?割礼能降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风险,轻松无痛,赶紧到工作台报名吧!”
也有卫生专家对这种荒唐的全国性运动提出质疑:虽然很多斯威士兰的男子表现得很主动,但“目的不纯”。很多民间组织对轰轰烈烈的割礼表示担忧:这会不会让斯威士兰人在性行为上更加无所顾忌?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割礼会使人百分之百安全,对艾滋病完全免疫。为了防止这种趋势蔓延,民间组织主动向接受手术的人提供咨询,告知他们今后仍需要使用安全套,并且提供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服务。
2010年7月,一些医学专家呼吁艾滋病高发的非洲国家领导人带头禁欲一个月,斯威士兰预防艾滋病的机构对这个主意表示欢迎,但即使领导人们都响应了号召,一个月后会发生什么?人们会不会爆发式地来一场“性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