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noonki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即通过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与职业生涯指导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8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到全球,我国经济也受到影响。2008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为9%,2009年1季度和2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6.1%和7.1%。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开放的经济实体,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也不能独善其身。虽然金融危机已经受到抑制,部分经济体出现了经济复苏的势头,但是业界对经济是否能在2010年复苏,仍然持审慎的态度。于是,就业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势态,一面是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人力需求收紧,一面是浩浩荡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军。我们不得不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空前严峻。2009年我国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达到了611万人。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据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但是据推测将接近700万人,加上以前年度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不会少于1000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比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虽然爆发于虚拟经济,但是会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显而易见,就业岗位的数量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以下不利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大学生就业的岗位总量下降。
  在GDP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时,我国每年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大约在1000万个,但这些机会是针对于我国每年约2400万城镇就业人口的。在没有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的就业岗位缺口就在1300万左右。金融危机到来之后,面对严峻的经济环境,各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的控制成本,减少招聘计划,甚至是冻结人力需求。而大学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往往成为企业人力需求冻结的首选。可见,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岗位总量下降。
  (二)部分行业受重击而引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汽车、航空、广告等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许多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小出口型企业也经营困难。因此,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原本的热门行业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中小企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也大大降低。金融危机使得部分行业受到重击,引发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三)高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企业的校园招聘缩水,但是企业却也在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储备高端人才。相差无几的薪酬待遇,一边是无需培训、经验丰富的高端再就业人员,一边是甫入社会、需要大量上岗培训的应届毕业生,企业的天平自然倾斜。高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社会、学校、学生各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困难程度。总体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一)社会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失衡,决定了就业需求与供给总量的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出现了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社会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新增的就业岗位无法及时的吸纳新增的就业人口。从总量上看,就业需求与供给是不平衡的,并且这个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二)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导致就业市场分割。
  由于户口制度、社会保险体系、分配机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发展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的就业市场呈现出分割状态。人才无法在行业、区域之前合理的流动,造成了如下的现象: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门庭若市,西部地区门可罗雀。大、中城市僧多粥少,老少边穷地区无人问津。
  (三)信贷体系、社保体系不完善,大学生创业缺乏支持。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信贷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银行对个人放贷没有充分的授信依据。此外,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支持,大学生一旦创业失败,生存都成问题。
  (四)用人单位的“人才储备”观念扭曲,盲目设置障碍。
  我国的大学教育正在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浩浩荡荡的就业大军,使得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的优势地位凸现。许多单位“人才储备”的观念扭曲,盲目攀比,给应聘者设置硬性障碍。比如,盲目的要求硕士、博士等高学历,重点院校的教育背景,1-2年的工作经验等等。忽视一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可塑性、培养潜力,招聘条件脱离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五)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引发就业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差异。
  尽管我国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已经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模式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的需求脱节:
  1、总体上,我国教育资源投入不足。高校连年扩招之后,采用大班授课、“批量生产”的模式培养。教学质量因为学生人数的急剧上升而受到影响,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部分高校还是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专业、学科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此外,安排招生计划前,或是缺少市场调研,或是因为学校的资源限制,不能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匹配。导致毕业时,部分专业人才紧俏,部分专业人才积压。
  3、部分高校的教育重点还放在专业知识的教授上,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模式还有待改进。比如,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课程才刚刚开设,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尽早适应岗位的需求。美国、欧洲的大学毕业生一般在进入工作单位之后的3~6月就能独立工作。我国的大学毕业生通常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独立工作。
  (六)大学生自身定位不清晰,就业心态需要调试。
  除了上述种种客观原因以外,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在读期间,对自身的发展方向没有清晰的规划,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能在学有所长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就业时,对自身定位缺乏清楚的认识,出现盲目高估或是盲目“屈就”的两极分化情况,就业心态需要调试。
  三、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各方面的努力。本文将从国家宏观调控、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分析重点是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方面。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国家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和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只有继续发展经济,才能从总量上逐步解决就业需求与就业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在解决就业需求与就业的结构性差异和就业市场分割的问题上,2008年12月1日,教育部联合其他有关部委推出了四项“新政”:对在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达到一定年限的高校毕业生,由国家代为偿还其学费和助学贷款;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各类院校毕业生的新政策;扩大招收研究生和普通高校双学士学位的规模等。我们需要把这些政策落实,加大引导大学生下基层力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了促进人才流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我们需要在社会保障体系和信贷体系上进行改革。比如,允许社会保险跨地域转移,方便人才的合理流动。比如,建立个人信贷评级机制,由政策性银行给大学生毕业生进行借贷,通过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二)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是人们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用人单位做出贡献而获得劳动报酬的工作。职业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满足的来源。高校要春风化雨般,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既不高估也不盲目“屈就”,在就业市场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
  2、优化专业设置,改进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接轨。不同的院系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培养基础研究型人才的院系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系,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上要有所区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院系,要加强“校企合作”、“校市合作”,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3、建立“老师、学院、学校”三级架构,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第一级是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层面:加强职业指导领域的专职辅导员培养,着力提高专职辅导员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市场拓展能力。鼓励专业教师把科研转化为生产力,承担横向课题,并利用自有资源推荐优秀学生上岗。第二级是学院层面:要以学院为单位,促进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第三级是学校层面:可以参考国防生的培养模式,为大型企业或中小企业联盟培养后备管理人员、储备干部。
  4、树立就业辅导全程化的概念,设立完整的就业与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就业辅导全程化包括了:进校前咨询、大学四年分阶段辅导、就业后追踪信息三个阶段。所谓进校前咨询是针对高校招生阶段,能够给予潜在的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选其所爱,爱其所选”。大学四年的分阶段辅导是针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不同的特征,帮助学生构建核心竞争力。大一时自我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大二、大三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四开展就业适应性训练。就业后追踪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了解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状况,反思在校教育的成效和不足。
  (三)大学生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要树立争取的就业观,既不过分高估自己,也不盲目“屈就”。首先,选择专业时要有充分和自主的思考,对所在专业的情况认识清楚,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其次,进校后要在分析了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生涯规划。在大学学习的四年期间,按照学习生涯规划,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以大学生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是自身独有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的能力。最后,在准备就业时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全面清晰的认识自我,确定职业定位。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与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jidusj.
  吴晶.四项“新政”拓宽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01/content_10440438.htm.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编著.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核心能力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鸣.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应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4).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地铁这一交通方式在便捷市民出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备受关注和喜爱,但是随着客流量的成倍增加,地铁的安全保障难度有所上升,故在地铁列车监控中引入先进可靠的
期刊
本文论述了影响带钢轧制运行过程稳定性的机理,分析了影响轧制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影响轧制稳定性的控制措施和策略,为保证轧制稳定,降低生产成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随着我国财政支农领域和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中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有效监督各相关部门对涉农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本文分析了涉农财务
本文试从离岸并购这一特殊的企业并购税收筹划方案为视角,立足新政策、新形势,剖析税务主管部门对这一特殊并购模式的征管及执法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并提出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高技术产业是技术密集性产业领域,组建产业联盟、开展协同创新,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协同创新会促进知识流外溢,形成产业发展聚合效应,这离不开系统
税收管理部门的腐败在许多国家是根深蒂固的 ,并且与其他腐败形式相互依存 ,其经济危害、政治危害巨大。本文从税收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入手 ,探讨了税收腐败形成的若干途径
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煤矿储备资源较大,另一方面,当前的能源体系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山西作为我国的产煤大区,煤炭的生产及消费结构占有极
财务估计是对企业未来效益进行判断的理性分析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科学量化的估计来对持续经营价值进行分析,在这个判断与分析的过程中,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因为进
美丽警营尽显山水园林魅力rn走进庙山派出所大院,沁人心脾的花香阵阵袭来,鸟儿在枝头欢唱跳跃.环绕办公楼的绿化带里,金丹子和对节白蜡盆景坐落其中,鲜红的茶花、艳黄的月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