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对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例肾衰竭危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一周2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长期存活,其中,1例患者脱离腹膜透析治疗,且肾功能稳定。结论 对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安全性和简便性较好,能够有效提高肾功能衰竭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急诊;腹膜透析置管术;肾衰竭危重
对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有效性较高[1]。如危重患者出现血液透析相对禁忌症,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法,对挽救肾衰竭危重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5例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例肾衰竭危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70.8±9.8)岁;合并症:5例脑出血,4例感染性休克,2例消化道大出血,3例心力衰竭,1例凝血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膜透析适应症,无伴有腹膜透析禁忌症。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对2例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10例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3例患者采用基础麻醉结合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平卧位,部分患者斜坡卧位或者头高位。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使其处于持续吸氧状态,并建立静脉通道,如有必要患者服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在患者腹部正中或者旁正中进行切口,将暴露出的腹膜逐层切开,腹膜切开后,缝合荷包。使用双涤纶套直形Tenckhoff腹透导管作为腹膜透析管,使用卵圆钳将腹膜透析管夹持到腹壁置入膀胱直肠窝或者子宫直肠窝中,结扎荷包后缝线。将深层涤纶套放置在腹白线深面或者腹直肌中,然后将腹壁逐层缝合;最后,在弧形皮下隧道切口6-8cm位置将腹膜透析管引出,距离皮肤出口2cm位置为皮下涤纶套。
1.3 腹膜透析方案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Baxter公司生产的葡萄糖透析液,将系统管路进行双联,按照液体平衡情况确定患者使用的腹膜透析液,主要包括1.5%、2.5%以及4.25%等三种腹膜透析液。术后,对患者进行间接性的腹膜透析,每次透析液交换为1000mL,留存在患者腹腔时间约为1-4小时,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每日交换次数。术后一周,将患者手术切口缝线进行拆除,如患者病情严重或者切口愈合速度较慢,则拆除时间延缓至两周。将切口拆线后,透析液交换量调整为2000mL,依据患者病情调整腹膜透析方式,确定间歇性或者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2 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3d-3年的随访,手术治疗后,一周后出现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脑出血,1例重度感染;其余13例患者长期存活,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术后22周、36周和66周,死亡3例患者,1例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1例为营养不良继发性肺部感染,另外1例为反复消化道出血致循环功能衰竭。剩余的10例患者,7例患者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2例患者由于超滤衰竭、依从性差等原因改为维持性血液透析,1例患者在术后11周脱离透析,肾功能较为稳定。另外,术后早期2例患者出现腹透液切口渗漏现象,渗漏一周后停止,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30周出现腹膜炎,采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无出现腹腔内出血、腹透管移位、腹透管阻塞、腹透管出口处感染以及腹壁疝等症状。
3 讨论
肾衰竭指的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导致出现的肾功能全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的病理状态,主要包括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2]。其中,急性肾衰竭病情发展较快,主要受到肾脏血流供应不足、毒物伤害或者损伤功能等因素影响;慢性肾衰竭主要受到肾脏长期性病变,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给肾脏功能产生影响,最终发生肾衰竭。腹膜透析主要将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在重力作用下,将提前配制好的透析液运用导管将其输入到患者腹膜腔内,进而在腹膜两侧形成溶质浓度梯度差,产生弥散作用,高浓度溶质朝低浓度溶质移动,水分从低渗侧朝高渗侧移动,最终在不断更换腹腔透析液的原理下,起到清除患者体内代谢物、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清除毒性物质的效果。和常规性血液透析进行对比,腹膜透析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干扰较小,不会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且对符合血液透析相对禁忌症、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以及严重脑出血患者等均适用。肾衰竭危重患者易出现大量失血、脑出血、重度感染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血液净化治疗。相关研究表明,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病死率达到50%-70%[3]。在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一周2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长期存活,1例患者脱离腹膜透析治疗,且肾功能稳定。
综上所述,对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肾功能衰竭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昊.急诊腹膜透析置管术19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10(21):103-104.
[2] 崔晓雪,冯鑫宝,于瀛瀛,郗雅娟,等.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10):57-58.
[3] 胡伟平,张燕林,黄继义,余毅.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和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漂管率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1,11(20):20-21.
【关键词】 急诊;腹膜透析置管术;肾衰竭危重
对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有效性较高[1]。如危重患者出现血液透析相对禁忌症,采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法,对挽救肾衰竭危重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5例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5例肾衰竭危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70.8±9.8)岁;合并症:5例脑出血,4例感染性休克,2例消化道大出血,3例心力衰竭,1例凝血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膜透析适应症,无伴有腹膜透析禁忌症。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对2例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10例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3例患者采用基础麻醉结合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平卧位,部分患者斜坡卧位或者头高位。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使其处于持续吸氧状态,并建立静脉通道,如有必要患者服用血管活性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在患者腹部正中或者旁正中进行切口,将暴露出的腹膜逐层切开,腹膜切开后,缝合荷包。使用双涤纶套直形Tenckhoff腹透导管作为腹膜透析管,使用卵圆钳将腹膜透析管夹持到腹壁置入膀胱直肠窝或者子宫直肠窝中,结扎荷包后缝线。将深层涤纶套放置在腹白线深面或者腹直肌中,然后将腹壁逐层缝合;最后,在弧形皮下隧道切口6-8cm位置将腹膜透析管引出,距离皮肤出口2cm位置为皮下涤纶套。
1.3 腹膜透析方案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Baxter公司生产的葡萄糖透析液,将系统管路进行双联,按照液体平衡情况确定患者使用的腹膜透析液,主要包括1.5%、2.5%以及4.25%等三种腹膜透析液。术后,对患者进行间接性的腹膜透析,每次透析液交换为1000mL,留存在患者腹腔时间约为1-4小时,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每日交换次数。术后一周,将患者手术切口缝线进行拆除,如患者病情严重或者切口愈合速度较慢,则拆除时间延缓至两周。将切口拆线后,透析液交换量调整为2000mL,依据患者病情调整腹膜透析方式,确定间歇性或者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2 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3d-3年的随访,手术治疗后,一周后出现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脑出血,1例重度感染;其余13例患者长期存活,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术后22周、36周和66周,死亡3例患者,1例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1例为营养不良继发性肺部感染,另外1例为反复消化道出血致循环功能衰竭。剩余的10例患者,7例患者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2例患者由于超滤衰竭、依从性差等原因改为维持性血液透析,1例患者在术后11周脱离透析,肾功能较为稳定。另外,术后早期2例患者出现腹透液切口渗漏现象,渗漏一周后停止,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30周出现腹膜炎,采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术后无出现腹腔内出血、腹透管移位、腹透管阻塞、腹透管出口处感染以及腹壁疝等症状。
3 讨论
肾衰竭指的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导致出现的肾功能全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的病理状态,主要包括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2]。其中,急性肾衰竭病情发展较快,主要受到肾脏血流供应不足、毒物伤害或者损伤功能等因素影响;慢性肾衰竭主要受到肾脏长期性病变,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给肾脏功能产生影响,最终发生肾衰竭。腹膜透析主要将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在重力作用下,将提前配制好的透析液运用导管将其输入到患者腹膜腔内,进而在腹膜两侧形成溶质浓度梯度差,产生弥散作用,高浓度溶质朝低浓度溶质移动,水分从低渗侧朝高渗侧移动,最终在不断更换腹腔透析液的原理下,起到清除患者体内代谢物、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清除毒性物质的效果。和常规性血液透析进行对比,腹膜透析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干扰较小,不会对凝血功能产生影响,且对符合血液透析相对禁忌症、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以及严重脑出血患者等均适用。肾衰竭危重患者易出现大量失血、脑出血、重度感染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血液净化治疗。相关研究表明,急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病死率达到50%-70%[3]。在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一周2例患者死亡,13例患者长期存活,1例患者脱离腹膜透析治疗,且肾功能稳定。
综上所述,对肾衰竭危重患者采取腹膜透析置管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肾功能衰竭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昊.急诊腹膜透析置管术19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10(21):103-104.
[2] 崔晓雪,冯鑫宝,于瀛瀛,郗雅娟,等.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4(10):57-58.
[3] 胡伟平,张燕林,黄继义,余毅.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和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漂管率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1,11(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