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蚯蚓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幼儿;探究能力;好奇心;再生功能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8-0076-02
  案例实录:
  一场春雨过后,我带着孩子们走在幼儿园的小花园里。这时,浩浩叫了起来:“老师,你快看这里有条好长好长的虫子。”所有孩子的目光一下子转移到泥土上。星星吓得尖叫起来:“一条小蛇、一条小蛇。”瑶瑶着急地说:“不对,不对,这是蚯蚓。”听到瑶瑶的回答,我告诉孩子们:“别害怕,它是蚯蚓。”孩子们一下子围拢过来了:“老师,蚯蚓没有脚它怎么爬啊?”“老师,蚯蚓没有嘴巴它怎么吃饭啊?”……
  “老师,快看!这条蚯蚓死了,”一个尖锐的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是小涵在叫,“是被小山踩死的。”在一旁的小山着急地说:“不是我,不是我,它本来就死了。”看着这条断成两截的蚯蚓,我提议:“我们一起来救救蚯蚓吧。”我们在空瓶子里先装入一些泥土,正准备将蚯蚓放入瓶子时,孩子们的疑问又来了。“老师,我们先给受伤的蚯蚓包扎一下吧,”“我们先带它去保健室消消毒吧,”“对对对,我受伤时妈妈都是给我消毒的,”“用创可贴包扎一下。”孩子们的问题又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孩子们,你们都很有爱心,但是蚯蚓和我们不一样,它有自己的办法,我们把它带到教室里慢慢观察吧。”
  我把瓶子放在了养殖角的显著位置,刚开始几天,孩子们一有空就会来到瓶子前,但一切似乎没有变化。小山问:“老师,蚯蚓会烂掉吗?它会不会融化在泥里?”面对他的问题,我提醒他们再等待几天或许有变化。在被遗忘的时候,浩浩发现了蚯蚓的变化。“老师,快看,蚯蚓在动,”浩浩的话又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蚯蚓真的没有死!”“两条蚯蚓都活了!”……教室里沸腾了。
  看着孩子们的好奇心,我预设了一个关于动物再生功能的集体活动。活动中解答了孩子们对再生蚯蚓的疑惑,同时也了解了更多有再生功能的动物。
  一、分析
  (一)亲近自然、喜欢探索
  好奇、好问、好探究是这个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当孩子们被泥土中的蚯蚓吸引驻足观看时已经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促使孩子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蚯蚓,从而发现一条断成两段的蚯蚓。在这个观察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很多“适宜的探究问题”,如“老师,我们先给受伤的蚯蚓包扎一下吧,”“我们先带它去保健室消消毒吧,否则伤口要感染的,”“还要用清水洗一洗,再用创口贴包扎一下。”作为老师应肯定幼儿的探索,针对提出的问题正确引导他们,告诉他们蚯蚓和我们不一样,它不需要你们说的这些方法,它有自己的办法,引导孩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5~6岁的幼儿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他们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猜测,收集证据进行验证。他们不只是简单地、静止地、孤立地观察一个事物,而是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观察、比较和分析。所以,在发现孩子们对断成两截的蚯蚓感兴趣时,我将它们装入瓶子里放在养殖区,让孩子们观察蚯蚓之后的生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将瓶子里的蚯蚓和在花园里发现的蚯蚓进行观察比较。制作简单的记录表格让孩子们记录下蚯蚓的变化过程,从简单的猜测到具体记录,让孩子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来验证他们的猜测。最后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发现断成两截的蚯蚓都各自存活了下来。从”会不会死?”到“怎么活下来的?”孩子们的求知欲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教育活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
  (三)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探索,探索的目的之一是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5~6岁的幼儿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从孩子们的这次探索活动中,他们了解了蚯蚓有再生功能,即使断成了两截的蚯蚓通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也能变成两条蚯蚓。通过生成集体教学活动,孩子们不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蚯蚓的再生功能,对于其他有这个功能的动物也有了一定了解,孩子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
  二、反思
  (一)尊重幼儿的探索
  “刨根问底”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倾向的表现,因此,教师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在活动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支持就没有了后面的探索活动,幼儿们的收获也许只是认识了蚯蚓,对于蚯蚓的“再生功能”也许只知道这个词,具体的如何再生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一知半解。生活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探索,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二)支持幼儿的探索
  一个探索活动有了教师的支持,孩子们才会有继续探索的机会,才能收集材料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支持下他们对蚯蚓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记录,通过书籍和视频的验证,证实了蚯蚓是有“再生功能”的。在活动中,当幼儿对于蚯蚓的“再生功能”存有疑问时,我用书籍和视频说话,让幼儿观看视频用最直观的影像解除孩子们心中的疑虑。作为教师应支持幼儿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下开展多样化的探索活动,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一定的探索精神。
  “教育源于生活,生活融于教育,”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教育契机,教师应把握好这些契机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让无意教育变成有意教育。更好地体现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其他文献
如果冠心病患者感觉心前区疼痛,或出现早搏,并感到胸闷等症状,则应及时躺下来休息,减少心肌耗氧量。然后.采用主动的用力咳嗽方法,这样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争
无花果为桑科无花果属的落叶小乔木,是一种亚热带果树。果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能净化空气,还是优良盆栽观赏树种。树姿优雅,盆栽时可修剪成花篮形状,再加上漂亮的果实点缀,非常优
辽宁省林业厅直属机关团委、青工委在"五四"期间,到阜新县紫都台乡宝合堂村进行扶贫助学活动.厅机关、厅直各单位团支部书记、青工委委员共40人参加了活动,扶贫助学仪式由厅
重点介绍了非原位复合法与原位复合法制备TiB2/Cu复合材料的过程及材料性能,归纳总结了纳米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转园;情绪;快乐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1-0079-01  菲菲入园已经半年,和班里的老师、小朋友都很熟悉了,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但是菲菲妈不知从哪儿听说另外一个私立园的老师资历深、学识高,对孩子要求非常严格,好多家长对那位老师都非常认同。菲菲妈觉得女儿依赖性太强,为何不把女儿交给严格的老师呢?这样就能比较严格地要求孩子了。 
齐白石不闲过 艺术大师齐白石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连作4张条幅,中午仍不停笔墨,坚持再画完一张。窗完题词曰:“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安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期刊
介绍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概况,总结了纳米改性沥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一种新的角度开展了零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的探索,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零维纳米材料改性沥青可
以废旧物品作为制作游戏的道具,有目的地设计幼儿喜欢的体育情境游戏,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锻炼、勤于锻炼。
通过仿生自组装法在室温下制备了纳米碳酸化羟基磷灰石/胶原(nCHAC)复合材料,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分析、热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的观察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该材料具有与天然骨
内蒙古辽中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最大的复混肥生产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土肥站指定的测土配肥基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