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影视作品掀对华“文化冷战”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huy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俄罗斯过去一直是对立面,尤其是克格勃,更被丑化成无恶不作、与全人类为敌的罪恶集团。但现在在西方影视作品对立面排行榜上,俄罗斯已退居次要位置,中国反而逐渐上升。
  英国广播公司一出间谍电视剧,讲述3名中国间谍潜入英国,掳走为英工作的中国科学家,然后在俄罗斯协助下入侵军情五处网络,控制军情五处的电脑系统,又勒索官员逼他交出秘密基因武器蓝图,继而威胁在伦敦发动炸弹袭击。这出名为《间谍》的电视剧,想像力丰富,充满冷战思维,中国间谍似乎成为西方世界的头号破坏者。中国间谍代替俄罗斯间谍,成为西方影视作品的主要敌人,显示出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感不断加深。
  类似的影视作品在西方国家已不少见,好莱坞今年初拍摄了一部反华电影《红色黎明》,讲述金融海啸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修补美国经济”及“我们是来帮忙”的名义入侵美国,并在美国广设“配给证发放中心”,象征解放军的“八一”军徽亦被印在类似纳粹的长条旗上,最终一群美国青少年担起救国重任。该片其实是旧片新拍,旧版讲述美国一夜间遭苏联及古巴入侵,如今苏联红军变成解放军,邪恶的苏联变成红色中国。
  美国近年推出的动作片《24小时》,也有多集与中国密切相关,讲述美国反恐特工跑到中国驻美使馆大开杀戒,之后被中国特工抓住。该片极力渲染反恐英雄受到中国特工摧残的画面,激发美国人对中国的憎恶。影片还讲述中国特工不择手段攫取俄罗斯核武器密码,在美国肆意破坏,最后被美国特工全部铲除。
  在这些影片中,中国间谍成为无孔不入、无恶不作的头号大坏蛋,其危险性甚至超过“基地”组织。这些影视作品不断增多,清晰地向世界发出一个讯号,也就是西方文化精英们正掀起妖魔化中国的文化冷战,令西方民众仇华、排华。
  众所周知,西方影视作品早已不是什么装饰,而是有其极强的战略和政治意义。若说电脑模拟实兵演练是军事行为,那么同类军事间谍题材电影就绝对不是玩笑话剧,而是一场政治心理战、军事心理战。更可怕的是,它还打着娱乐中立大旗,以一种轻松方式,将某种理念悄无声息地传播。
   影视作品是西方外交政策的折射,美苏争霸时,苏联是西方影视作品中的敌人;9·11之后,伊斯兰世界是西方影视作品中的敌人;如今美国重回亚洲,将中国视为头号对手,中国特工便成了西方影视作品中的敌人。中国一直宣扬自己和平发展,但在西方文化中,中国总是野蛮、毫无人性、毁灭人类的象征。这是他们的政治需要。
   (摘自《参考消息》2010.11.16)B①
其他文献
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3亿吨至6.1亿吨,而国内可供量却只有1.8亿吨至2亿吨,缺口达2.5亿吨至4.1亿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1995年的7.6%增加到2000年的31%。到 2020年,石油的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辑的《辞海·增补本》(16开本),年内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本书系将《辞海·语词增补本》和《辞海·百科增补本》合为一卷,与1979年版三卷本和缩印本配套
基本经验工业立县、农业强县、商贸富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建设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平安城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干部实绩考核、解决民生问题综 The basic experien
数列是高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同学们在数列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忽视细节或者对数列中某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从而造成一些表面看起来正确而实际上是错误的判断
在中国商业电影领域,冯小刚是一个比较靠前的探索者。尽管他还不能商业经典两不误,但就是这种领先一步,某种意义上促成了他的成功2007年,冯小刚的又一部贺岁电影《集结号》上
“林家货铺”有点生不逢时,刚开张一个月,距离不到500米处,同类型的超市“世纪百货连锁超市”也跟着开门营业了。有商人的地方就有商业竞争,“林家货铺”的老板林大伟不怕竞
普契尼一生虽然只创作了12部歌剧,但均为经典之作。在普契尼的歌剧作品中,戏剧效果和音乐效果相融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的歌剧在内容上大多是反映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中国林学会于1980年6月22日至29日在苏州召开了“平原绿化”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林业科研、教学、生产以及新闻,出版等有关单位的代表137人,其中
他擅于制造永恒轮回的人性地狱。他懂得营造悬疑的氛围,但他却不喜欢卖弄技巧,因此在他的电影中通常不会留有悬念,但观看过程却惊心动魄。他将观众置于股掌之间,他是一个造梦
如今,很多90后对推理小说都是先知道柯南再知道柯南道尔了,好在BBC为我们献上了新版的3集迷你剧《神探夏洛克》(Sherlock),让千千万万福尔摩斯迷心中的圣地贝克街221B号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