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二元结构的深层探析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化解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对此,漆向东、徐永新、刘利仄等在其新著《中国农民非农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中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精神为支撑,揭示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部分农民走向非农化的深层次矛盾,为现阶段科学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独到见解,富有特色。
  (一)历史地分析了农民非农化的战略地位。农民非农化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农民就业问题,而农民就业又与市民就业及其他行业社会阶层的就业相联系,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农民的職业、身份和就业领域及就业地域都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农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和土地规模经营已成为新的趋势。农民非农化能否顺利推进,直接关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成败,是当前面临的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二)深入剖析了农民非农化的客观必然性。书中以大量事实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农民非农化模式及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道路,总结了农民非农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应当汲取的教训,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农民非农化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着重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非农化的产生与发展进程,认为中国农民非农化的难点起因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强调指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殊性:国外的农民非农化大多表现为由农民直接向市民过渡,而中国农民非农化则要经过由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的转变,由此带来中国城镇化特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特征。
  (三)多视角揭示了中国农民非农化途径和农民流动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农民工既与传统农民传统工人相区别相联系,又与现代农民现代工人相区别相联系,他们的分化流动具有与时俱进性和“准市民”特征。他们源于农民,与农业和农村关系密切,往往以血缘、业缘和地缘关系集聚,构成复杂,不稳定,流动性大且处于分化中。
  (四)系统考察了中国农民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制度障碍,探寻了加快推动农民非农化进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当前,农民工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户口在农村,就业在城市,存在着职业流动、就业地域流动而身份特征和户籍管理不能流动的矛盾和悖论,这种矛盾和悖论又引发了农民非农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就业歧视、住房歧视、收入分配歧视、社会保障歧视、教育培训歧视、子女就学歧视及许多合理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坚决破除过去长期形成的阻碍农民自由流动的“门槛”,取消二元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阻碍劳动力流动进而在经济上实行城乡分割、管理上实行城乡分治的政策,创造新的适合并推动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公平、规范有序、竞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依法确定和保护农民在非农化进程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身份、地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推进农民非农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目标。
  《中国农民非农化研究》是作者在多年来撰写的一系列论文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作者试图将在那些论文中提出的各种观点融进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为进一步探索城乡劳动者流动就业尤其是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供一套有价值的框架和思路。特别需要倡导的是,该书在学风上体现了求实的探索精神。希望这本好书的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更上一层楼。(作者系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汪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官僚行政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中小企业政策走向了强调效率的工具理性方向。在工具理性政策的激励下,中小企业短视行为加剧,导致了经济社会的频繁波动、产业结构难以调整、贫富差距扩大等深层次社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要改变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政府中小企业政策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把中小企业看作是市场的主体,通过制定平等竞
期刊
摘要:在多主体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中,我国农村地区大约2/3的农户都存在借贷需求;而大约2/3的农户借贷需求是通过民间借贷满足的,国家金融制度安排的“主渠道”名不符实;农户的借贷需求是希望还款期限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和农村商业活动往往是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用途,这些借贷需求的主体往往是较富裕的农户。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户;借贷需求;特点  中图分类号:F3
期刊
“崛起”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或对全局有重要影响力的强势地区。所谓中原崛起,简言之,就是经过长期努力,使河南成为与其历史传承、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相适应的中国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区域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中原崛起”的提出与演进    从目前可以查到的文献看,最早提出“中原崛起”概念的是李长春同志,时间是1992
期刊
摘 要:“钱文”把《韩非子·难一》中有关矛盾律论述的矛盾之说曲解为逻辑悖论是不正确的。逻辑悖论,(从普通思维看来)矛盾是一种逻辑矛盾,它乃是由人们认识上的错误引起的。“钱文”认为,逻辑悖论矛盾既非逻辑矛盾,也非辩证矛盾,而是第三种所谓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理性”的产物的矛盾,这也是不正确的。唯有唯物辩证法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逻辑悖论的本质。唯物辩证法需要发展,但决不能用逻辑悖论的矛盾“修正”唯物辩
期刊
在殷墟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中”和“原”都是作为单音节词出现的。“中原”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出现,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和《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之句中的“中原”,意为原野之中。后来,“中原”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的名词,成为一个区域地理概念和历史文化概念,其内在意义也因此而更为丰富。    一、“中原”的区域地理意义    作为一个区域地理概念,“中原”有广义和狭
期刊
新形势下怎样实现“中原崛起”,考验着亿万河南儿女的智慧,基于战略层面的考量,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要领    “四个重在”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又深深植根于中原大地、符合河南发展实际,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河南发展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实现中原崛起的总体要求和重要指针,更是指导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工作的实践要领和行动准则
期刊
摘要:要有效地将软实力概念和理论运用到城市发展实践中,需要构建一个中国大陆城市软实力的评价体系。城市软实力的评价体系包含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环境舒适力等8个大类、21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可以对中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城市的软实力进行实证评价,对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城市软实力;评价指
期刊
摘要:《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应增加房地产居间商的如实报告与尽职调查义务;应坚持《合同法》第427条的规定,允许居间人在居间不成时仍有权请求委托人支付必要费用;应规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对于其所促成的房地产交易合同,不享有合同权利,不负担合同义务;应对委托人私下签订购房协议的法律后果加以规定。  关键词:房地产居间;房地产管理法;权利义务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
期刊
摘 要:晚清域外游记作为兼具文学文本和历史文献双重性质的宝贵资料,为还原百年以前中国借径西方、自强救国的艰难历程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海外行旅与文学变革这一命题提供了诸多第一手材料。分析这些文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中国文学从传说向现代转型的轨迹,梳理海外行旅与新文体、海外纪游诗、小说救国神话以及戏曲改良等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嬗变线索。  关键词:域外游记;海外行旅;文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I206.5
期刊
编者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传统的传媒产业格局开始瓦解,媒介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语境下的媒介融合既是一场传媒产业的重构,也注定引发一场引人注目的社会变革。媒介融合不仅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格局和新闻实践,还深层次地影响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整个社会。那么,这场由新老媒体的融合所引发的变革带给中国传媒产业怎样的机遇及挑战?媒介融合能否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其最终能否牵动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