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集并运输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来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成为加强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国际铁路货物联运需求的不断提升凸显了口岸能力不足、境外经营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既有集并运输组织模式缺乏统筹考虑,为进一步优化集并运输组织模式,阐述集并运输组织发展的现状,总结集并运输组织的影响因素,分析当前集并运输组织面临的挑战,设计适应不同场景的“多点集并”、“单点集并”等集并运输组织模式,并从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运力资源保障、加强口岸作业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扩大陆海双向开放度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海铁联运班列组织存在的问题,从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海铁联运联合营销、优化海铁联运班列服务、提高通道沿线通关效率、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为了明确公铁联运目标市场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优势,需要开展集装箱公铁联运竞争力分析.基于货物价值特性,利用层次聚类法将货物分为时间高度敏感类货物、时间中度敏感类货物和时间低度敏感类货物,建立集装箱公铁联运竞争力Logit模型,分析货物初始价值、货物贬值常数、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对公铁联运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公铁联运主要目标货源为时间中度敏感类货物和时间低度敏感类货物,提高公铁联运相对分担率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干线运输速度、提高中转效率、简化流程手续等.
基于车车通信的信号系统不仅能适应复杂的运营场景,还能满足大运量需求.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信号系统在运行服务方面的可用性是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公理化思想的信号系统故障延误影响分析思路与流程,从不同角度对车车通信信号系统与车地通信信号系统在运行服务方面的可用性进行比较,论证了车车通信信号系统的可用性水平有较大提升,可为车车通信信号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