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与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主体,农民的科技需求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前提与依据。通过对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的调查发现,农民科技需求强烈,科技需求趋于多样化;受需求方和供给方双方面的影响,农民科技应用效率整体偏低,反映出农村科技供需不平衡。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的有效需求;引入以农民需求为取向的农村科技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供给体系,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效率。
其他文献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通过二者互动可以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困扰我国发展的“三农”问题,特别是能有效地解决引起“三农”问题产生的诸多深层次矛盾。所
利用延迟更新过程理论可讨论旅游高峰期的平均到达时间和两高峰期的平均间隔时间,从而可得到旅游高峰期预测的计算公式。
发达地区和国际成功经验表明,合作社发展越完善,该国或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就越高、产业化实力就越强。其服务全面化、系统化,合作多样化、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区域化,中介作用
从企业取得资金的权益特性不同,企业的融资有两大途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而低成本高效率的债务融资往往是首选。作为债务融资的四种主要途径——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小额
大量的外来人口以租房的形式进驻到城中村,与村民比邻而居。但在村民与外来民工两个群体之间却体现着一种排斥关系,这种排斥表现在经济、政治、社区福利、社会关系四个方面。
制度建设是实现农村治理与善治的关键。本调查表明农村在村规民约制订与执行、村务公开、纠纷调节、选举、习俗等方面虽有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政治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势必酝酿巨大的社会冲突。本文从
方志取材丰富,分门别类,为研究历史,尤其是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与方志同时诞生的方志·物产,在农史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为农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方志·物
为了帮助决策者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北京市通州区果树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选择进行了实例研究。将AHP法与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资
汉代政治、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盟誓之风。汉代的盟誓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政治性盟誓和私人性盟誓。两种盟誓波及的范围都很广,足可看出汉代的盟誓之风。汉代的盟誓采取两种严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