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仔:背后隐藏着谁?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城市,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20岁左右的年纪,以女孩为主,一袭大学生特有的着装:运动鞋、牛仔裤,休闲装,可能,是美特斯邦威的牌子。
  
  在我们的城市,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她们20岁左右的年纪,以女孩为主,一袭大学生特有的着装:运动鞋、牛仔裤,休闲装,可能,是美特斯邦威的牌子。
  他们可能守候在大型超市、高档百货商场门口,可能行走在地铁人流集中的站点,也可能来到某个小区,轻轻按响你的门铃。
  “阿姨,耽误你几分钟可以吗?”
  他们确是大学生,带有几分学生特有的清纯和对社会的羞涩与陌生站在你的面前。他们需要你帮助的是回答一个问卷,可能告诉你是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可能告诉你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的社会兼职。
  或许,因为他的真诚,你停住了步伐,给了他十几分钟;或许因为他的可信,你让他走进了家门。
  你眼中的这些年轻人,却是与他们身后某个商业调查机构签订了合同的临时员工。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寻访员,或者叫信息搜集员。
  了解他们工作的过程,你或许会明白,为何一个与你此前毫无联系的商场、俱乐部会突然将它们的商业宣传资料寄到你府上;为何,一个你从未接触过的保险公司、化妆品牌或者银行会突然给你家中打来电话,对你的信息了如指掌,试图说服你购买它们的产品……
  
  专业培训
  
  吴蕊(化名)是沪上某高校的大三女生,老家在江西的一个小山村,年前一个寒冷的冬日,她在淮海路某商场前拦住一个女白领试图劝其做问卷时被我发现。年后,因为要做个人信息安全的这个调查,我再次找到她,她有点慌张,“是不是我们这样做有问题?”她试探着问我。
  吴蕊兼职信息搜集员已有两年,刚升大二时,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她做起了这份工作,在她的潜意识里,其实一直存在一个疑问,那就是公司让她搜集这些信息到底派上了怎样性质的用场。
  我决定用口述的方式来记录这个女孩对自己这份工作的隐忧。
  增加社会阅历、赚点零花钱,是我们这些大学生找兼职时最主要的目标,而市场调查在种类不多的学生兼职行业中是一种很辛苦却很锻炼人的工作,做得好也能有一定的收入,我的一个同学风雨无阻,一个月多的时候可以有近两千元收入,为此我們都青睐市场调查这份工作。
  让我们觉得幸运的是,与很多企业将在校大学生拒之门外不同,现在市场上的调查机构越来越倾向于聘用大学生来担当调查员。我们供职过的那些咨询公司的老师说,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同度,能让被访者感觉欺骗性相对较低,从而降低抵触心理,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因此,只要有熟人(以前在公司做过的同学)介绍,或通过一些中介公司、校园广告,我们都不难找到市场调查的工作。
  我已经做过好几家咨询公司的调查员,我们也叫访员。有些公司不太正规,自始至终就只有一个人跟我们单线联系,谈好价钱,给我们卷子,给我们地点,然后做完了交还给他,稍经审查也就给我们钱,最后我们连公司的名字都不知道。
  当然,只要拿到工资,其他的我们也不太关心,这样的情况我把它称为“一次性工作”。还有一类被我们称为“会员式工作”,这是指我们和一些在我们感觉中相对正规的公司建立相对长期的工作关系。
  进这些公司要先通过培训,即学习一些调查的形式、提问的方式以及一些特定问题的把握,比如调查分为入户调查、企业访问、电话访问、预约访问和中心地访问(又叫街头拦访)。
  每种形式的调查对访员要求都不一样,而提问方式也相当讲究,如要留被访者联系方式要放在最后问,卷子要求留的可以是手机号码、家庭电话或单位电话,提问时不是直接读出来,而是先说“能留一下您的手机号码吗?”,如果对方抵触,就“退一步”说“那么麻烦留一下您的家庭电话好吗?”,再遭拒绝后,就再“退一步”说“那留一下您的单位号码可以吗?”,如果还是不行,就得说“麻烦你了,我们刚刚耽误你那么久的时间,如果您现在不给我留联系方式的话,我们就都白做了,就当作废卷了。留下联系方式是公司为了防止我们做假卷。我们公司很正规的,您的个人资料我们一定会保密,公司说了会送到国家档案局销毁。
  是否送到国家档案局销毁,我们也不知道,反正培训老师教我们这么说的。经这般捣腾,很多人都会留下号码及姓名或者姓,当然也有些人会留空号。
  就这样经过几个小时的简短培训,再安排一次估计只有口吃者才会出局的面试,我们就都被录取到公司了。但加入公司前还要签署一份合同,包含对访员的要求、责任及公司的薪酬总体制度,合同上还要求填写身份证号码及学校住址,声称“一旦产生什么法律问题会追究至学校及个人”。
  签不签这个合同我们也是有顾虑的,这是我第一次签合同,万一访问过程中发生问题了,会不会给我带来麻烦。我又不敢问培训的老师,只有问以前做过的同学,她们说不会,我也就签了。
  终于成为公司一员之后,公司有了项目,人事部就通知我们各个学校的访员去公司进行具体的项目培训。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项目督导,对该次项目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指导。这类培训更为具体。
  如选取哪些重要的过滤条件,“在上海住满两年”、“本人或家人没有在政府部门、传媒行业、公关公司、调研公司等工作”、“过去六个月内光顾过某商场若干次以上”、“在该商场消费若干元以上”等等。这些条件是街头拦访或者电话访问的开场白,要在对方拒绝之前,迅速问出这些问题以确定对方是否符合调查条件。
  老师说,一旦符合,就要想办法让对方答应接受我们的访问,一般都微笑地说“麻烦您一下,就耽误一刻钟时间”,对方若还不答应,就敏捷地站在行人的正前方挡住去路,然后用苦肉计:“您看我们大学生出来打工也不容易,很苦的,现在都一点多了我们还没吃饭,做完这份我们就去吃饭了,您就帮个忙好吗?”或者有些做汽车访问的访员,就干脆冲进人家车里,坐着不走,直到对方把问卷做完。
  当然,我也听说有少数业界“高人”,为了做完卷子,就称家人生病了,等着我打工赚钱,只是,我撒不来这样的谎,那样会觉得太心虚了,连做访问都会没底气。
  
  访问感受
  
  按照吴蕊的介绍,事实上对他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老师所教的这些与被访者公关的语言技巧,他们听了还是觉得很茫然,好在这份工作对这些大学生而言另一个简单之处就是,反正公司是按照问卷数计薪酬的。
  “一开始掌握不了,大不了我就少拿一点报酬呗。”吴蕊说。
  在懵懵懂懂中,这些孩子带着一叠问卷走上街头,开始了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一点点摸索,这也是他们所看中的“很锻炼人”的地方。
  一开始,站在街头,看到满街的人都不知道该拦谁,也不敢拦,生怕被人家骂,也有点抛不开面子,总是涨红了脸,后来看到别的同学行动了,心里一横也就干了。
  做街头访问的确给人很强烈的挫折感,常常问了一上午也未必能做下来一两份卷子。看见我们拿着卷子,有些穿着时髦的白领老远就瞪着眼避开,当然有些长得慈眉善目的、走路不太匆忙的、跟我们年纪相仿的路人还是会给我们机会的。
  渐渐地也就熟练了,当然和三寸不烂之舌的地步差远了。比如,做入户调查是最有难度的,被调查者往往很不愿意让陌生人进门做调查,并且现在科技发达,要入户除了要躲过小区门口保安的“法眼”,还要冲破进楼梯的电子门。
  为此,不使用技巧根本寸步难行。有时进入小区就是一场不小的考验。有一次,我跟另一个访员商量好后,径自若无其事地走进小区。被保安拦下后,灵机一动,说“小区内有个同学过生日,我们去他家玩”。
  保安凶巴巴地问:“哪个楼?哪间?……”我的同伴经验老到,“打个电话”给“那个同学”:“我到你们小区门口了,保安不让我们进来。”听到这个,保安立刻紧张地解释:“我没不让你们进去啊,只是让你们登记一下。”
  “挂了电话”,拿了学生证,这是我们的必带之宝,就进去了。攻克电子门也不容易,开始我们拨人家房间号,说明来意,让人家给我们开门,此举的成功率极低,有时呼叫了十家,也未必有一家开门。后来有些人胆子大了,就学会紧跟着居民后面进去,若对方用异样眼光看着,就笑笑说“来亲戚家做客,不怎么记得密码”。
  进去之后再一家家敲门,先掏学生证,再说是做老师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不完成就不好交差了。这样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拒绝率。做这类调查,一旦屋主允许进门,那基本上就把这份问卷拿下来了。
  当然,如果是做企业访问或者调查对象比较高端,比如商场的VIP客户,公司还要求我们访员穿正装、谈吐得体。我们一些同学还专门为此买了一套价钱适中的正装装老成。
  一般来说公司要求调查的项目类型比较多样:广告片测试比较多,就是一些广告要投放前做个市场效果调查,要求我们在人口集中地拦人到指定地点观看广告片,之后做个问卷;还有一些是产品测试,就是一些新产品(多是西餐食品试吃)上市之前对产品味道及价格进行受众意见征集;我还做过一些商场的调查,主要包括商场内卫生、环境、商品的种类、布局以及商场周围交通便利程度等等。
  这些商业性调查往往都是受客户委托针对竞争对手展开的,每个项目我们都会被分成好几组,分好几个地点进行调查。
  每一种调查,除了电话访问外,都有礼品相送。街头拦访一般是送小礼品,如指甲钳或者钥匙扣等。如果是预约访问,多是针对VIP会员的访问,也就是通过电话约好地点、时间进行访问的,可能是三四十元礼金或者一个特制金属书签、精致水杯。
  我们这些访员自己的工资有时候还不及送出去的礼金。现在客户要求获得的信息越来越细致,因此,问卷越来越长,我所做过最长的卷子有45页,一般做下来都得45分钟甚至一个小时,这期间要反复多次安抚被访者的情绪,防止半途而废,很多时候我就是乖巧一点,施展苦肉计博得对方的同情。
  我们工作的时间一般是早九点到晚上七八点,没有规定的吃饭时间,并且一些调查公司为了不泄露商业机密,都要求访员自己把问题读出来,不能让被访者看问卷。
  即使这样,往往一份卷子也就给我们15元薪酬左右,听说这跟客户报给公司的薪水相比缩水了很多。也有一些公司按页数计算的,每页编排紧凑,差不多一元一页。做得好的访员一天下来能做十份左右,不好的可能一天就一份,甚至是零。
  此外,初进公司的访员必须按规定将工资乘以0.9的系数实领,一般要工作半年后,表现较好才能得到乘以1的工资。
  
  背后动机
  
  吴蕊说,做调查,与被访者接触的第一分钟至关重要,也许就决定了胜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被访者拒绝自己前,让他对自己建立好感,至少也要有信任感。但是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用吴蕊的话说:就看个人造化和运气了。
  她承认,一般而言,年长的被访者对他们还是蛮和蔼的,没有多少戒备,只要不是很忙,能帮也就帮帮这些孩子了。
  我大学时代的一个同学现在想来当时应该也是与吴蕊一样的兼职信息搜集员,那时候他每天早出晚归。他说是去各个小区抄门牌号码,一天薪水80元左右。我当时不解,门牌号码抄了何用?
  后来,他去做一个家庭访问,在上海闸北区一个小区,我出于好奇,随他前往,他很熟练地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女主人一脸茫然:“我们是来调查的,看看你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有没有什么困难。”
  那时快临近春节了,随机访问的这家正好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女主人与她上初中的女儿对我的这个同学很感激,以为是区政府派人下来问寒问暖的,热情地迎进门,倒茶、让座。
  同学当时问了怎样的内容我记不清了,记忆中有数十页,足足访问了半个多小时。女主人将家里的成员结构、工作单位、收入状况、消费习惯还有电话号码悉数留在了问卷上。
  同学后来告诉我说,这是帮一个大卖场做的前期市场调查。临走,他留给了这对母女的赠品是:一瓶试用的洗发水。
  我当时望着这对母女信任的眼神,心中很是罪恶感。数年后的今天,吴蕊接受我的采访,她坦言,被访者的联系方式、收入状况、工作单位,甚至使用哪家银行的信用卡,使用频率,喜欢做哪些业余活动,有哪些消费习惯,诸多的信息都是在他们寻访的范围之内。
  吴蕊说她还会继续做下去直至找到实习单位。
  她一直沒有明白他们所带回的那些做好的问卷,交给调查公司后,公司的另一些部门如何“深度处理”,譬如有效问卷筛选、信息归类统计,之后,问卷又是怎么处理的,那些他们搜集到的信息又被公司卖给了哪家客户?又会给她的那些被访者带来什么。
其他文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弟子“坐而言志”的一次谈话。该文简练含蓄地塑造了师生各异的形象,充分体现了孔子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以及建立太平盛世的崇高理想。如果我们把这次师徒谈话看作是一堂课的话,那么《侍坐》在“问志”、“传道”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教学智慧呢?    一、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
不同于二般的哲理小品,这篇课文写得真切而动人心弦,看似稚拙实则精妙绝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起笔精彩    这篇课文的开头非比寻常,不同凡响。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到。”开头这句话的作用有三:一是说明故事的时间和地点。事件发生在费城,是夏日里的一天。其二是渲染气氛。作者一开始就为我们创设一种闷热的情景,从而用一种热切的语调来叙说他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这篇小小说,情节简单,立意新奇,人物鲜明,通过一包奶糖。表现了伟大母爱的主题,结尾化悲为喜,又很惊奇,而标点的运用更令人惊叹。    一、一叹三味    小说中离异的母亲在王小亮八岁生日这天,到学校接自己的孩子。来到传达室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干什么?”传达室的老头面带愠色走了出来。  “亮!我的小亮!”像喘息,又似哭泣。  我们比较一下,如果把文中的“亮!我的
《墨池记》可谓尺寸之间,景象万千。但是这万千景象却不是一眼就能看透,需要我们耐心揣摩。  文章的二、三两段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作者在文章内部铺设了纵横两条线索,巧妙地借“墨池”表达了“劝学”的思想。  纵线是:第二段从“羲之之书晚乃善”切入,指出书法大家的成就不是天成,而是“精力自致”(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着眼于王羲之学书法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概括为“精力”两个字,虽未多加描写,却因有了前面的“临池学
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武器。从商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青铜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戟大量用于车战,为“车战五兵”之一。汉代出现的钢铁制作的卜字戟更是一直到三国时期都是广为流行的制式兵器。这种中国特有的武器,可钩、可啄、可刺,使用技法丰富。但是在汉代之后,戟好像慢慢的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有种论调说戟是车战用武器,汉代之后战车被骑兵淘汰,所以戟也慢慢消失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说文解字》记载:“戟,有枝
说起应该为刘邦逃席承担责任的人,大家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指向项羽,因为项羽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头脑简单,他错失了在鸿门宴会上杀掉刘邦的机会,以至于酿成千古遗恨。当然也有人认为项伯在刘邦的逃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项伯目光短浅、顾小义而失大义,他为报张良“活之”之恩,把军机毫无保留地泄露给项羽的政治对手,然后又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在项庄舞剑之时以身翼蔽刘邦。笔者在教学《鸿门宴》后认为,在对
2020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通过视频发表了致辞。他说,新学年始于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冲突和疫情让一切发生了改变。在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面前,他一直在思考大学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以下是演讲节选:  “學术研究、教育、保护与实践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我们理解过去,让我们基于前人得来不易的成果,找到自己仍需要做的事,从而带来改变。  “面对诸如此类的挑战,你会跟
一、斯文·赫定的家庭  瑞典知名的藏书家罗闻达常请我们到家里吃饭,斯文·赫定学会的会长霍坎·瓦尔奎斯特是罗闻达的好友,偶尔会来做客。他谈话兴致好,不愧是人类学者,跟一般拘谨的瑞典人很不一样。  我抓住谈话机会,想知道斯文·赫定喜欢吃什么中国菜。  “一种甜味的烧猪肉。”霍坎说。  “嗯,红烧肉。”悦然猜得出来。咕咾肉也可能。  瑞典人爱吃猪肉。瑞典古老神话里有一只猪,傍晚宰了吃完,第二天又在院子里
《绿》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朱自清先生把梅雨潭醉人的、奇异的“绿”描绘得鲜活灵动、淋漓尽致;把“绿”凸现得美貌可人、神韵悠长。我们真为先生的生花妙笔拍案叫绝!那么,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能够把梅雨潭的“绿”写得如此美妙而富有神韵呢?  一、烘云托月,借宾衬主  红花需要绿叶陪衬。文章极为成功地运用了烘托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梅雨潭的绿之美。文章的题目是“绿”,文章赞美的中心是梅雨潭的绿,可是开篇以后却花较多笔
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一堂成功的“问题教学课”,关于课堂提问法的研究表明:语文课程中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相生,随答问能力提高而优化,以教师提问水平优劣为基准条件。①    一、设计主问题,深入启发    问题当然应该由教师首先提出。教师必须善于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重要问题,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有时甚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能迅速提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