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最宽容我的总是家乡人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到中国最具知名度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人到中年,再次回归影视,还捧得了“金鸡奖”,她自称是“最成功的下岗再就业典型”……青岛老乡倪萍的每一次转型,不仅有惊无险,而且总是让她再次攀登到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2011年春节前夕,倪萍推出了自己的最新力作《姥姥语录》,这是她与众多读者和粉丝在时隔数余年后的再次重逢。《姥姥语录》里讲的都是朴实的人生道理,倪萍说,它就像水和空气一样,不张扬,但谁也不能说自己不需要它们。而倪萍,在青岛老乡的心里也像水和空气一样不可替代: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就像一位多年的老朋友,我们会不自觉地关心着她的近况、成就或波折!“回家”签售
  
  四个小时,签出3000多本
  
  青岛是倪萍新书签售的第一站,2月13日下午两点,倪萍一出现在读者见面会的现场,大家就对这位青岛老乡报以热烈的掌声,而门外等待签售的队伍从一楼排到了五楼,还在大厅里拐了好几个弯。倪萍却说:“来青岛签售是出版社安排的,安排好了才通知我,我不愿意来青岛签售,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26块钱也是钱,我不想让青岛老乡花这个钱。”随即倪萍还调侃道:“要不今天书店赠书?”
  有读者表示喜欢看倪萍的书,倪萍则说:”拉倒吧!都是些废话、大白话,有点文化的人还写不出来。”轻松的自我调侃让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倪萍表示:“我书里写的都是家长里短,如果你喜欢看,说明你家里也有这些事儿。”
  整个见面会上,气氛轻松热烈,倪萍用青岛方言和荣成方言和大家聊起了家长里短,聊的都是童年时的白菜帮子、姥姥的人生智慧、自己身上根深蒂固的“青岛人的毛病”,现场有小朋友拜年倪萍还送上压岁钱。“虽然我离开青岛30多年了,但青岛人都不把我当外人,我回来觉得很亲切。”她说。
  《姥姥语录》记录的是姥姥99年中走过的平凡日子和她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倪萍在书的开篇中说,这部她20天完成的作品,其实在心里写了50年:“写本《姥姥语录》是姥姥生前我俩就说定了的。”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当天,她一口气签了三千多本,仅次于1 997年她在体育场签售《日子》、一天签出四千本的火爆纪录。但她却说:“无论如何不能再签了,我的心都签空了,不知所措了。卖了这么多书,可我心里挺纠结,干嘛呀?从十七岁离开青岛到现在,真没给家乡人做什么,可最宽容我、最替我说话、最爱我的其实总是家乡人。”
  对比十四年前签售《日子》,倪萍说“这两次签书不可同日而语”,读者的阵势深深地感动了她,“预告的下午三点才签,有早上就来的,有头天晚上就从临沂、潍坊、济南专程赶来的,连我小时候住的齐东路上的邻居都来了。还有我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家都老了,一脸的褶子,可都一眼就让我认出来了。全是青岛话,全是大实话,一阵阵惊喜,一阵阵感慨,楼上楼下全是乡情,感动得我呀……”
  在家乡青岛,过年的饺子、爱吃的地瓜干、久违的海带包子,这些来自亲人和老乡的给予让倪萍觉得亲切和温暖。个性质朴和坦率的她在博客中写道,“岁数大了,不愿去惹乎自己了,最害怕哭,最害怕感动了,最盼望当个木头人。我问儿子木头的反义词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是树吗?可别是树,树有叶子、有根儿,有叶有根就得有心,有心多累呀!”自己的日子
  
  写字、画画、陪陪孩子
  
  倪萍在开篇中说,姥姥那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智慧,在她的成长生涯中,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比如画画。
  《姥姥语录》中特别配有倪萍的画作20幅,每幅图画还专门配了文字,亲切自然,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倪萍还会画画!倪萍说,自己是专门为了这本书,才从2010年夏天开始画画的。凡是她能想起的花,从鸡冠子花、牵牛花、桃花什么的都往上画,“真是胡画八画就画成这样了”。
  倪萍没有专门学过画画,只是上小学、初中、高中美术课画过,但从小就爱画画。经常拿树枝、粉笔,在灶台上画苹果、梨,一画画一串。她说:“姥姥小时候对我的夸奖对我画画的信念非常重要。在家里我经常在姥姥的灶台上画三毛,因为我有本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姥姥夸我,别再画了,再画就上桌吃饭了,咱不给他吃。有时我在画着,啃着苹果,那时我们家苹果有的是,别画了,你看,三毛抢你苹果吃。那时才5、6岁。”
  而姥姥说的“一辈子没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这些朴实的道理,她都一直铭记于心,并努力践行。
  谈起自己的现状,倪萍说:“写书、画画,尽量少拍戏,我现在尽量减少工作时间多陪陪孩子。”
  倪萍的儿子王倪曾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如今已经治愈。“孩子还小,读五年级,是小孩,正是人生观还糊里糊涂的时候,有时做母亲的能够在身边,能够知道他的走向……如果拍戏,把孩子一扔好几个月,做母亲的觉得放不下。”
其他文献
10月28日-29日,来自美、英、中、俄等18个国家海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齐聚“2011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共同探讨“蓝色经济”发展之路。  在主题为“蓝色经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这届论坛上,400余位海内外海洋经济,科技,管理领域专家就区域创新集群与海洋科技产业化、海洋科技进步与蓝色经济区建设、深海战略与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海洋环境保护与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八个方面
期刊
Geek,中文译作“极客”,原意指电脑怪胎、古怪思维的人。现在引申至一些热烈追求技术与想象力的“非主流”,Geek-词保留了拥有超群的智力和努力的本意,又通常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所以俗称发烧友或怪杰。例如:compuergeek(电脑怪杰),techno-geek(科技怪杰),gamergeek(玩家怪杰)。    请区分计算机用户与Geek!  并不是天
期刊
“在休闲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和开阔视野,他们需要追寻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和情感体验。”多次前往胶南,这种感觉愈发强烈。这里的旅游,凸显了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的核心优势,富有浓浓的意境和韵味,直达人心。    只识胶南花海山    胶南,给我的感觉一直是交融甚好的古城与新城,且没有城墙,舒缓洁净的海岸线、古迹千年的琅琊传说、无处不在的波涛海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观光、休闲、度假的
期刊
2011年春节过后,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外来人员,从祖国各地涌入青岛这座“全国受外来人员欢迎的城市”。来到青岛伊始,他们感受到的第一缕城市的温情,便是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春风行动”。  春节过后,青岛市全面启动就业促进“春风行动”,预计提供各类岗位用工信息20余万个,力争一季度实现城乡就业7,5万人。搭建这一“给力”的平台,是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矛盾,同时帮助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农民
期刊
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一词迅速走红,这个词不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更阐释了党中央对全面改善生态文明的诚意和决心。青岛是座美丽的城市,滨海之浪漫沙滩、八大关之斑斓秋色、崂山之绮丽壮美是青岛的自然之美:胶州湾畔的人与海鸥嬉戏的和谐画面,浅滩湿地天鹅、大雁纷飞的美丽景象,都是美丽青岛的生态图景;岛城纷纷涌现的最美乞丐、最美司机、最美乘客是“美丽青岛”的心灵之光;青岛流光溢彩的四大商国和摩登
期刊
一千多年前,居住在中原一带的一些汉人为躲避战乱和天灾,辗转南迁至闽西粤东赣南交界的崇山峻岭中生产生活,被称为“客家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长期交往融和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文那就是独特的客家文化。今年正月,本刊记者在闽西行走一千多公里,感受到了客家文化民俗独有的古朴、神秘和震撼。  闽西最南端的永定县聚集着许多客家建筑——“土楼”,也称“围楼”。是采用黄土、碎石、杂草加入糯米汤夯成坯砖,结合木料建成的
期刊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青岛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和青岛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隆重开幕,代表委员们肩负全市800万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为青岛的发展建言献策,畅谈岛城经济建设和民生话题,描绘青岛2011年的城市新蓝图。    市南年内新增20处“三个中心”——人大代表市南区委书记李学海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市南区将继续把保
期刊
风华正茂    朱时茂1954年出生于山东烟台福山区的一个普通人家,因为天生一副浓眉大眼的端正相貌,一上中学他就被选入了文艺宣传队。1970年,16岁的朱时茂被选入了福州军区文工团话剧团,成了一名舞台演员。五年后,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相中了他,让他出演《西沙儿女》中的傅海龙。虽然这部影片因故“流产”,但却开启了朱时茂的电影生涯。  20年前,他扮演了《牧马人》中的许灵筠,他俊朗的外形、忧郁的气质,
期刊
历史上有这么一年,提到这一年时:你会为有人因“末日论”而囤蜡烛的事,粲然一笑;你会想起,这年一位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轰动一时;可能,你还会记起一篇疾呼“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的文章。  而奥巴马回首这一年,会发现2012年11月7日自己在微博上写道:“再干四年。”穆尔西大概会想起开罗街头游行的场面。  这一年,中国有大量“龙宝宝”出生,而叙利亚胡拉镇惨案中百余人丧生。  这一年,鸟叔唱着《江
期刊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海城帆——这12个字彰显了最具青岛市市南区风情的特质。从中解读,不难看出,在市南区除了逶迤的绵长海岸线,郁郁葱葱、婆娑多姿的妩媚山光,同大海一道,糅和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移步换景,造景生趣的山光风情,一点不亚于滨海气质。  不错,山光处处,与海景遥相呼应,是市南区秀色的另一经典。初到市南区的外地人通常吃惊市南区竟有如世崎岖的山。道不宽,路曲曲折折,弯弯绕绕,似乎要把青岛的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