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与其性状关系的研究

来源 :耕作与栽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冬小麦覆膜,露地两种种植方式、3个密度处理适期播种,研究其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温度影响小麦出叶速度、随温度的升高出叶速度加快;(2)穗分化不同时期对温度的反应不同;(3)主要通过前期温度对穗分化的影响,后期对穗数、穗粒数的影响而影响产量构成因素;(4)旗叶、倒2叶、倒3叶面积、干重地膜大于露地;(5)密度对出叶速度和穗分化影响很小,但对产量构成因素及倒3叶、倒2叶、旗叶面积和干重影响较大,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由此说明温度对小麦各器官的发育影响较大,而密度对其生长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薇菜(Osmunga japonica Thunb.)属蕨类植物门紫箕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黔东南州分布在海拔400~1 800 m的湿润山谷、阴山林地或坡地、林缘草丛、疏林草甸、潮湿荒坡的酸性或微酸
在氮磷钾及有机肥施用水平相同且磷钾肥及有机肥全部基施的情况下,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的不同施用时期对黔兴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肥20%作基肥、10%作苗肥、
一般认为,围绕着科学的合理性问题的争论,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形成了两种传统: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除此以外,在现代西方事实上还存在着第三种重要的科学哲学传统,即现象学学派,其显著
绥粳3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199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表现出高产、早熟、优质、抗倒伏以及适应性广等特性,深
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稻田油菜栽培产量的形成不在于耕作方法,而取决于氮肥施用量及栽培密度,并得出了稻田油菜采用免耕栽培技术,能节本增效,氮肥施用量以15k/667m2为经济有
我始终希望这段遭遇是某种错误,而不是故意。    去年,我来到浙江义乌,开始工作。未婚夫给我办了一张联通的电话卡,使用一直没有什么问题。他和我的号码使用的套餐是一样的,3G-B-96套餐。但是从2010年12月份开始,他总是抱怨,国际长途接通两秒后就自动挂断,只能听到对方:“Hello。”这样的情况计费是肯定的了。于是电话咨询、营业厅检测,结果联通方面什么都回答不了,只是告诉我们手机卡工作正常。 
临沂市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临稻10号,产量高、品质优,高抗穗颈瘟病.1999-2001年参加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产量居参试品种首位.产量比对照(1)圣
"番茄/菜豆"高效种植模式,是独山实施贵州省农业厅农业结构调整重点示范项目--夏秋反季节蔬菜和贵州省科技厅课题--"贵州反季节蔬菜种植制度及配套无公害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