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娘子厨房:玉子烧、学学餐厅创意菜(五)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l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子烧
  
  鸡蛋有营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这样教育他们。小毛头从能吃1/4蛋黄到1个炖蛋,渐渐长大,直到会自己动手煎荷包蛋、炒蛋炒饭。前几天女儿的外教上课提问:“哪个同学会做菜?”一个班级的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外国人很奇怪,转念一想,又狡诈地问:“谁会做与蛋没有关系的菜?”结果没有一个同学举手了,你看我,我看你,哈哈大笑。
  鸡蛋在日语汉字中为“玉子”,挺形象的。日式玉子烧台湾人叫咸蛋卷,甜甜的,女孩子很喜欢吃。黄色的玉子烧中间粘一圈绿海苔的寿司,在上海的旋转寿司店也有卖,刚刚开始尝试寿司,讨厌生鱼片腥味的女孩子可以一试。
  以往的母亲节,女儿总用小恩小惠慰劳我,今年女儿忙于做志愿者,没有空准备。那天我下班回家,女儿让我拿出3个鸡蛋,她从电视节目中学到做玉子烧,中午已经实践过了,晚上要表演给我看。
  3个鸡蛋打散,加少许盐、味精,一点点酱油和稍微多一点的糖,再打到起泡。在平底锅中放烹调油少许,煤气用小火,将鸡蛋液的1/3倒在锅内成条状,稍稍凝结后,翻面,接着贴紧蛋卷前倒第二次蛋液,随即将凝结的蛋卷翻盖在蛋液上向前卷;再倒第三次,动作要快,蛋液看上去有点流动没关系,就是要嫩。做好以后将蛋卷装盘,用小刀切成2厘米厚的片,从横切面看,玉子烧呈卷状,焦黄和嫩黄间隔,吃上去香香甜甜。
  因为有第一次太咸的经验,女儿对此次作品很满意,只给我吃了一块,自己啊呜啊呜快要吃光了,我赶紧咳嗽一声才又吃到一块。原本我以为那是母亲节的礼物,到这时算是失望。
  这个菜做法有趣,像做游戏似的。怪不得电视台请来示范的嘉宾是一个时尚美丽的女孩。仿佛与蛋有关系的菜做起来都比较简单,所以家长教孩子做的第一个菜都与鸡蛋有关系。
  母亲节结束前,女儿过来看看我的脸色,疑惑道:“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的礼物吗?”什么?我跳起来,女儿冤枉死了:“我发给你的贺卡没有收到吗?浪费我的感情啊!”我马上连线打开MSN,音乐响起来,一头小牛向一头母牛深情地倾诉……
  
  学学餐厅创意菜(五)
  
  马来牛肉咕肉
  看到粤菜菜单,脑子里就有烫、油、甜三个字,我口水直流,直接点久违了的咕肉。蜜汁沾在脆皮上,中间是滑嫩的精肉,菠萝、甜椒、圣女果。咬一口,酸甜刚刚好,很开胃。可是看似简单的咕肉,做起来却不容易。肉切好要拍一拍,是西餐牛排的做法。一个小窍门是,“牛肉吃了水”才会很嫩,用苏打粉捏后,冲洗,加美极鲜酱油、嫩肉粉和料酒,让牛肉把水吸进去;然后上生粉,用大油锅炸;再加入洋葱、青椒和圣女果翻炒,勾芡。算了别学了,上店里吃吧。这盆菜很便宜。
  这个菜非粤菜馆叫“马来牛肉”,标明创意上海菜,“马来”在哪里呢?也许是颜色比较马来,很热烈鲜艳,阳光灿烂的。
  
  橘味干煸小河虾
  野生小河虾到了季节就很饱满,带点儿虾子,因为样子小巧玲珑,有些人嫌吐壳麻烦,就连壳一起吃。在家里做油爆虾虽说比较简单,高手和生手出的活却大相径庭。做得好的油爆虾,干、蜜、入味,你可以完全不用吐壳,只只津津有味。如果你能再加点创意,切一些腌制过的橙皮进去一起炒,橙香渗透入虾肉,连壳吃的时候便更加喜欢了。
  用蜜饯陈皮可以,新鲜橙皮用盐和糖腌制几个小时也可以,我甚至想,换作柠檬,说不定也很妙的呢。
  
  芥兰菜蒸梅干菜
  这是一个有创意的家常菜,是我在粤菜馆吃到的,味道不错。白灼芥兰是广东厨师的拿手好戏,爽脆度高是鉴定厨师技术的关键。所以,芥兰不可能是上笼蒸的,一定是组合而成。芥兰菜白灼后入凉水,使菜色鲜艳,然后切段排列在盘底。干菜用鲜汤熬制,也许是蒸出来的吧,调味时加了糖,所以不会那么咸而涩,粗菜精做,使很低廉的材料焕发光彩,让你一下子认不出它的真面貌。湿漉漉的鲜味干菜带汤带水地浇在芥兰上面,吃上去,干菜比较韧,也很嫩,有吃笋衣的感觉。与芥兰可以说是咸淡交错、脆软结合。
  
  带子京葱点豆腐
  其实这个菜就是一块嫩豆腐打底的,但是那么雅致、味道好是我始料未及的。这豆腐是自己点卤的,豆浆和点卤剂用得比一般的精心,放在一个特制的容器中,让豆腐成型后抽出来,还要保持温度,一点也不能粗心。上面放的是鲜贝撕成的丝,我们俗称带子,如果用干贝,会比较硬,颜色也不如鲜贝白,配如此娇嫩的豆腐得更加小心翼翼。京葱是万葱中最雅致的,是大家闺秀型的,味道香而低调,不喜欢夺别物的味道,装饰在这里也增添了高雅的趣味。一圈红色辣椒看似随便,却也是不可少的颜色,与绿色遥相呼应。
  豆腐上面浇了美极鲜酱油,是经过调制的,稍稍淡一些,略微放一点精制油。记住不能用麻油,也不能用香葱。这味菜要的是高雅的感觉,在客人吃到半饱的时候上桌,舒缓一下情绪,品一品,聊一聊,使宴会渐入佳境。
其他文献
任何形式的牌局都可以被看成人生的一种外延,因此我朋友说,将牌一张张摸上手一回,就像投一回胎,我有同感,因为“手气”的好坏仿佛就是一种命运的好坏。我想,也许这正是打牌的迷人之处,世上有无数的人想重新投胎,在现实中无法投,就来到牌局里反复投。  于是,那一副副被抓起来的就不仅仅是牌,也是一种命运的模拟和人生的经历。我们在摸牌与出牌之间,领略着不同色彩的命运,心中激荡着反复出现的喜怒哀乐。牌抓齐之后,有
期刊
梁实秋先生曾在《雅舍谈吃》中回忆当年他品尝金华火腿的往事,梁先生吃过金华火腿后赞其“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料下饭为无上妙品”,以至于“至今思之,犹有余香”。我乃布衣草民,没有梁先生的雅兴,但对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也早有耳闻,这次有幸去金华旅游,自然不能错过大饱口福的机会。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峰、洞、瀑、湖一应俱全。那日我们游览了金华双龙风景
期刊
25年前,19岁的奎尔特不幸患上了喉癌。医生最终切除了他喉管上的恶性肿瘤,然而他的声带也遭到了彻底损坏,再也无法开口讲话。  然而,坚强的奎尔特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的创办起一家在当地颇具规模的洗衣店。之后,奎尔特娶了一位漂亮的姑娘为妻,第二年,他们的儿子戴斯出生了。  小戴斯聪敏可爱,尤其是那双灵动的大眼睛,蓝宝石般的明亮很是招人喜爱。  时光荏苒,转眼间,21岁的戴斯即将
期刊
食品设计:    感受吃之外的乐趣  Ciboh公司的展台内围了一大群年轻女孩,两位青春活泼的意大利女孩在给前来的女孩免费化妆。正在纳闷食品展上怎么会跑来化妆品公司,定睛一看,化好妆的女孩子脸上沾满了一粒粒彩色的“雀斑”;浓密的“眼睫毛”忽闪忽闪,还有巧克力色的腮红,一切都将女孩衬托得可爱极了。女孩走出人群,舔着嘴唇上的“口红”,兴奋地大叫:“好甜的草莓酱!”想不到吧,这些化妆品都是可以吃的:“雀
期刊
在过去,农村人一日三餐多是端着碗往门槛上一蹲,或坐在磨盘上,呼噜呼噜就吃开了,可谓随便至极。但一遇待客或赴席,个个都有板有眼,规矩大得很。这就是“穷讲究”,越穷越要讲礼数,以免被人瞧不起。  农村人对食礼的遵循,犹以“吃席”为典型。旧时农村常有红白事情,我还穿开裆裤时,常跟着去吃席,深觉有时吃也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情。  农村水席,桌是八仙桌,入座前须推让半天方能安坐。席是流水席,上一道撤一道。每道菜
期刊
1659、林彪爱吃黄豆。电影《辽沈战役》反映塔山阻击战那幕场景,就有林彪一边吃着黄豆一边说:“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据程子华和胡奇才回忆,这是林彪原话。  1660、罗贵波陪同毛泽东在1951年秘密会见越南主席胡志明,在宴会上胡谈起越南人也喜欢吃辣椒。说越南辣椒,是一二米高小树,辣椒朝天长,将它放入鱼露,加些柠檬配在一起吃。毛也介绍,自己是湖南人喜吃辣椒,朱总司令是四川人,吃得
期刊
“上海菜就是浓油赤酱”,这似乎是许多人对上海菜的总体印象。仔细考察“上海味道”的形成过程,“浓油赤酱”跟海边渔村的饮食习惯好像是“浑身勿搭界”。几千年来,上海的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头是一日两餐,后来慢慢衣食丰足了,才得以一日三餐。据我在40年前下乡搞“四清”时,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体会,即便一日三餐,也多是两稀一干,不过晚上的粥稠些。农忙时才准许两干一稀,但晚上必定是菜饭——糠菜半年粮
期刊
“萨莉亚”的店堂并不大,米黄色的墙壁和欧式吊顶,挂几幅欧洲风情的油画印刷品。前后两个大厅,各有三四十张桌。我特别欣赏两尺见方的小餐桌,面对面只有两张椅子,桌上的小竹篮里面放着两副刀叉和银匙,两个白瓷小碟子,银色金属架上有一小瓶黑胡椒和一小瓶细盐,这种布置简洁温馨,别具匠心,好像与客人心心相印。桌上还有个大口玻璃杯,存放很多餐巾纸,任你取用。  傍晚五点半,“萨莉亚”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沿着墙壁有一
期刊
有个成语叫“巧舌如簧”,其意是指舌头灵巧得像乐器中的簧片一样,形容人能说会道,花言巧语。  小小的一个舌头,只有10厘米长、60克重,但其内部结构却令人瞠目惊叹。舌内肌的4块肌肉分别各自收缩或组合收缩,可使舌头伸长缩短,变窄或变薄。再加上3对舌外肌,使舌头可向前伸出嘴外,可后缩,将食物有力地推入食道。人有了动态万千的舌头,才能准确发音讲话、唱歌、吹口哨。只要稍加训练,舌还能发出巧妙的弹音,唱地道的
期刊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这是乡村百姓常挂嘴边的农谚,两句农谚还真体现了村野之民勤快的美德,用现在的观点来审视,看出村野之民多么珍惜土地资源和农事时令,哪怕仅有那么一小块旮旯地,都要让四季长出鲜艳的色彩。房前屋后那一小块一小块的旮旯地,种上四季青菜后,就成了一个小家庭的菜篮子,基本满足了一个小家庭的盘中餐,还营造了文化与自然的居家生态环境,既增添了春意,又收获了秋色,何
期刊